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作者

唐甸强

海口革命英烈红军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深入探讨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包括精准把握课程标准要求、精心选择阅读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以及加强阅读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面。通过这些路径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路径

一、引言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思维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路径,以适应新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需求,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思维,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精准把握课程标准要求

1.深入解读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标,深刻领会其内涵,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新课标重视阅读的个性化体验,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而不是单纯追求标准答案。

2.明确高段阅读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鉴赏能力。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如让学生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等,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三、精心选择阅读教学内容

1.立足教材,拓展阅读资源

教材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但仅靠教材中的文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拓展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鲁迅的《少年闰土》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故乡》全文,进一步感受作品中展现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情感;在学习 “革命岁月” 主题单元时,引入同主题的课外书籍《红岩》《小兵张嘎》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2.关注学生兴趣,选择适合的读物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强、富有时代气息的读物推荐给学生,如儿童文学名著《小王子》、科普读物《昆虫记》、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三体》(儿童版)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去。同时,也要注意读物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获得成就感。

四、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1.问题导向教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文本。问题的设置应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从简单的文本信息提取到深入的文本内涵挖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上册《桥》这篇课文时,可以提问:“老支书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的思考。

2.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逼真的阅读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和情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时,播放老北京春节期间热闹非凡的视频,展示各种传统习俗,如庙会、守岁、拜年等场景,让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更深刻地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老北京春节的热闹与喜庆,以及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如讨论文章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写作手法等。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相互启发,拓宽思维视野。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时,各小组讨论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举对他们个人和整个革命事业的意义,每个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共同总结出较为全面的答案。

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1.批判性思维培养

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事件、人物行为等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例如,在阅读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这篇寓言故事时,让学生思考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的依据是否合理,故事所传达的道理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存在局限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2.创造性思维培养

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如改写故事结局、续写故事、创作与文本相关的诗歌或短文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阅读中积累的素材。比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穷人》后,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加强阅读教学评价与反馈

1.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阅读表现。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如课堂参与度、阅读笔记的质量、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等;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成果,如读后感、读书报告、阅读分享等。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发展情况。

2.及时反馈与指导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反馈,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例如,在批改学生的读后感时,不仅要指出文章的结构、语言等方面的问题,还要针对学生对书籍的理解深度和独特见解进行评价和引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七、结论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索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通过精准把握课程标准要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阅读思维能力培养以及加强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仍需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进一步优化阅读教学路径,为学生营造更加优质、高效的阅读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热爱阅读,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茁壮成长,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同时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 余映潮。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30 讲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