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单元整体视角下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王品忠

濮阳市实验中学457000

摘要:在新一轮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特别是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扩展形式,它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整个单元的角度,讨论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怎样进行实践作业的设计。本文在对目前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的基础上,根据整个单元的总体目标,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单元整体视角;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引言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传统的家庭作业大多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缺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在新的教学观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元”的实践性数学作业,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思维水平。通过与现实中的问题相联系,提高了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和运用水平。

1、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作业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目前,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即教学任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很多学生的数学功课都是以抽象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或教科书上的练习为主,缺少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家庭作业,常常使学生觉得无聊,看不到所学的实用价值,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是一种应用科学,其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要解决现实问题。但是,在很多传统的家庭作业中,很难发现数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学生所做的工作大多是计算公式、求解方程,或是简单地进行数字推理,这样的工作很难使他们体会到在日常的工作中数学是怎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的[1]。

1.2作业形式单一,缺乏深度与多样性

中学的学生的家庭作业也比较简单,不够深入,不够多样化。目前,许多的数学作业仍然依靠传统的课后问题和练习来完成,这种类型的作业通常只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忽略了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大多数的家庭作业都是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为主,这种类型的题可以检测出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和技巧的理解,但是却很难对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由于作业的形式过于简单,制约了学生的思路拓展,致使其在实践中往往沦为知识的反复练习,缺乏对思想的有效运用。

2、数学实践性作业实施中的策略与方法

2.1 作业布置的策略

在设计并执行数学实操作业时,作业的安排策略扮演着核心角色。首要任务是突出以任务为核心的设计思路,也就是利用特定的数学题目来唤起学生主动学习和探讨的热情。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不止是单一的知识传授,更着重于激励学生进行深思、协作探讨和实际操作。同时,作业的布置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分层次的设计。学生在理解与处理数学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深度,教师应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和任务。举例来说,对于数学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更具难度的题目,比如开放式问题、实际问题的建模分析等,以此推动他们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则可以布置一些有助于他们巩固基本技能的练习,如基础练习题和情境题,逐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利用分层次的作业设计,能够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在已有基础上得到恰当的挑战,进而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成效。

2.2 作业批改与反馈的策略

作业的批改与反馈是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调整学习策略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作业评阅中,要注重即时的回馈,并采用过程性评估。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而忽视了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实践作业的修改要注重解决问题的路径,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2]。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和学生自我反思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回馈,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从而使自己的数学思考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归纳,同时要注意学生能否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能否从反馈中得到灵感,从而完善自己的思想。在解决问题时,老师可以通过设置有目的的引导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思想,促使他们在以后的研究中不再一味地寻求解答,而是关注过程。

2.3 作业评价与反思

家庭作业评价是一种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的综合性测试。在对数学实践作业进行评估时,常规的标准化评估方法明显不能完全体现出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首先,在家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的评估。在以往的家庭作业评估中,强调对计算的正确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视,忽略了对解题的思考。在实际的数学作业中,既要有深刻的思考,又要有创新的思想。通过对问题求解策略和探究过程中的思考途径的剖析,对学生能否将所学的数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进行评估,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3]。

结束语

以单元整体视角为出发点进行的“实践”练习,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作业的形态和内容进行持续的探讨和优化的过程中,它可以使教学与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造性思想进行培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丽; 刘明. 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讨[J]. 数学教学研究, 2023(5): 12-15.

[2] 张强; 李雪.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观察, 2022(8): 45-48.

[3] 陈晓; 孙艳.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J]. 中学数学教学, 2021(10): 56-59.

本文系“濮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4—JKGH—096《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