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学校自行车项目训练负荷监控与疲劳恢复策略优化
马奔
安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引言:自行车作为体育运动学校中的一项关键训练项目,应当受到教练与学生的重视和关注,但对于自行车运动来说,其是一项具有周期性的耐力项目,需要学生有着良好的持久力、心肺功能、神经协调能力,而这就要求体育运动学校落实创新训练方式,并注重在训练中关注学生的运动负荷监控以及疲劳恢复,以此来承担起培养竞技后备优秀人才的责任与义务。通过精准监控学生的训练负荷是避免疲劳过度的前提保障,并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一、在体育运动学校中的自行车项目训练
自行车运动是一项耐力项目,所以难免学生会在经过训练后存在疲劳现象,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恢复疲劳恢复策略,是需要教练关注的主要问题。在体育运动学校中,自行车作为一种常见的训练项目,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顽强拼搏的精神,从而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自身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在进行训练时,教练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并开展及时、科学的运动负荷监控、疲劳恢复工作,以此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进行自行车项目训练中的实际情况。自行车训练主要分为长距离、短距离运动项目,短距离自行车训练是无氧代谢供能,而长距离自行车训练则是有氧代谢功能,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自行车运动都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教练在进行训练时应当关注训练负荷,如果在日常训练工作中,运动负荷已经超出了学生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范围,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存在过度疲劳的现象,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1]。
二、在体育运动学校中优化自行车项目训练负荷监控的具体途径
在体育运动学校中自行车项目训练负荷监控工作的开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通过训练负荷监控来了解学生在实际训练中的情况,而要想提升训练负荷监控的专业性、有效性,就要获得量化数据的支持,并善于总结分析学生生理特点,以此来制定个性化方案。其中应当构建多维度复合指标监控体系作为保障,其中需要进行监控的外部负荷指标主要有功率输出,采用功率计进行实时监控;骑行距离、骑行时长需要计算训练压力分数 TSS,而在进行内部负荷指标监控时,要求关注学生的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主观感觉指标,其中学生的生理生化指标主要体现在心率变异性 HRV 分析疲劳风险、肌酸激酶 CK 监测肌肉损伤等,而学生的主观感觉指标主要体现在用 Borg 量表评估自觉用力程度,教练也可以提前制作恢复 - 压力问卷 REST-Q,以此来实现准确记录学生在参与自行车项目训练的综合感受。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基于数据的自行车项目训练负荷调控手段,要求教练要落实开展专业的周期化与个体化设计工作,即教练要依据自行车项目年度比赛来进行合理规划每一个训练周期的负荷,确保始终坚持遵循“渐进超负荷”与“适时恢复”的基本原则。同时,教练还要实现构建动态调整机制作为辅助,要求教练能够通过定期分析急性负荷、慢性负荷两者的具体比值,即“ACWR”,并实现综合考虑生化指标与主观问卷等来进一步预警存在过度的自行车项目训练风险,如果发现存在过度的自行车项目训练风险,就要及时采取减量或者科学调整强度、增加恢复日等有效手段进行缓解风险,教练也可以运用各种现代化、专业的训练管理软件进行整合分析多源数据,以此来给教练的各种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作为支持 [2]。
三、在体育运动学校中优化自行车项目训练疲劳恢复的具体途径
(一)生理疲劳恢复策略优化
在体育运动学校中的自行车项目训练难免存在疲劳过度,并且在各项训练项目中都有着“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这一说法,疲劳是检验学生训练效果的关键指标。所以在参与自行车项目训练时,产生疲劳是正常现象,疲劳主要分为肌肉、神经、内脏疲劳等,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疲劳程度,而为了实现在帮助学生在完成自行车训练后缓解疲劳,这要求教练科学安排自行车项目训练大小周负荷变化,合理采用训练手段,完善训练条件、场地,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生活与训练节奏,也可以给学生制定健康、完整的生活制度,以此来减少疲劳 [3]。剧烈运动会导致学生的内环境失调,所以即使是通过一定时间恢复,也不能及时好转,恢复到正常状态,而这就需要科学安排学生的膳食平衡,以此来实现缓解疲劳。根据数据显示,在学生参与完训练项目后,如果及时给予碳水化合物作为补充,学生的机体糖原合成也会随之增加,并且碳水化合物还会实现加快其他恢复成分的恢复,像学生在训练完后摄入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而胰岛素则会进一步刺激蛋白质合成,以此来更好地帮助学生疲劳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学生的体质、恢复时间不相同,所以如何控制训练的时长、强度是很难把握的。在面对不同学生个体时,教练要让学生缓解生理疲劳,充分休息、摄入碳水化合物与微量元素、维生素,从而有着良好的营养、充足的膳食作为支持,这样即使是存在代谢性过度训练也可及时恢复 [4]。
(二)心理疲劳恢复策略优化
在自行车项目训练中学生所存在的心理疲劳与其心理因素有着联系,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大部分心理素质较为薄弱,从而有可能增加心理疲劳频率,如果学生存在心理疲劳,那么很难再高效地投入到自行车项目训练环节中,甚至有可能开始厌烦自行车训练,而这就需要教练优化学生心理疲劳恢复策略,其中需要重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即教练应关注学生的爱好,以此来转移学生对训练的注意力。或者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喜欢的讲座,教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美术、音乐、书法等各种讲座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教练也可以适当给学生添加其他项目的训练,像游泳训练、篮球训练、跑步训练等。或者转变自行车项目训练形式,确保训练过程更加丰富,实现缓解心理疲劳。
二是让学生在保持充足的睡眠,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从而确保身心处于愉悦状态,以此来缓解心理疲劳 [5]。
结束语
在体育运动学校自行车项目训练中,教练应善于改革与创新,在关注训练手段优化的背景下,还要落实监控学生的整个训练负荷,避免训练负荷过大,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也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疲劳恢复策略,注重对学生生理疲劳、心理疲劳的恢复。教练要意识到自行车项目训练的负荷监控与疲劳恢复策略其实是一项结合运动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要求在后续训练环节中能够以数据驱动负荷管理,实现构建多维度监控体系,以此来实现对学生开展动态化、个性化的监控。还要积极实施综合性恢复策略,并考虑学生的特殊性,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规律、承受能力、训练需求来采用个性化的训练方式,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侯向锋 . 中国优秀男子铁人三项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及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 [D]. 山西大学,2020.
[2] 包大鹏,矫玮,王霄英,etal. 递增负荷运动疲劳对耐力项目运动员脑神经功能连接的fMRI 研究[C]//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 马国强,李之俊,杨涛,etal. 按摩放松和恢复骑行应用于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力量训练疲劳消除的比较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1,30(3):6
[4] 阮雄英 . 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训练后生理疲劳及心理疲劳的产生及恢复[J]. 丝路视野,2021(32):74-74.
[5] 蔡怀敬,李梅容,陆星辰,梁效忠 . 冷热水交替浴对国家自行车队优秀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疲劳恢复的疗效观察[J]. 保健文汇,2022(19):2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