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民间体育游戏在寄宿制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融合与运用

作者

张艳兵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中心小学

摘要:在开展小学体育学科教育工作时,合理融入民间体育游戏优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民间体育游戏在寄宿制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寄宿制小学的体育教育特点,分析民间体育游戏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在融合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应用民间体育游戏组织教育活动的策略。目的是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育人价值,助力寄宿制小学学校学生完成更高质量的体育学习活动,在能力、素养等方面都可以获得理想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寄宿制小学;体育教育;融合应用策略

前言:在开展寄宿制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工作时,民间体育游戏的合理应用,可以对传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起到优化和丰富的效果。对于寄宿制学校小学生来讲,更能为学生带来新奇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在体育学科学习活动中获得接触新内容、新运动项目的机会,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教学成效。基于此,对民间体育游戏在寄宿制学校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问题,应当进行深层次地研究、分析,精准把握教学方向,优化教学细节,确保学科教学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一、在寄宿制小学体育教育中融合与运用民间体育游戏的重要性

(一)利于丰富学生体育运动内容

合理结合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融合民间体育游戏设计教学课堂,可以对传统教学体育运动内容进行优化、创新、丰富,进一步满足当前时期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需求[1]。结合教学实践观察寄宿制学校学生体育运动情况,可以明显发现,大部分小学生都存在着缺乏运动兴趣的问题。而通过把学生感兴趣的民间体育游戏融合进体育教学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自行利用课堂时间,完成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游戏,如,打沙包、踢毽子。学生几人为一个小组,合作完成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四肢协调能力,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另外,教师指导学生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形式、规则进行创新,创编出新的体育运动项目,也能使学生在更加开放的学习空间中感受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具有重要影响价值的[2]。

(二)利于形成学校体育教育特色

寄宿制学校与普通学校在办学、管理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别,例如,寄宿制学校展开的常规管理、教学管理工作要更加细致,关注学生生活起居、学习成长等多个方面。寄宿制学校能为工作繁忙、缺少足够时间照顾学生的家长带来帮助,协助家长承担起大部分家庭教育责任。在学科教学方面,寄宿制学校通常以小班教学的形式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普通学校无过多差别。而通过把民间游戏资源融合到寄宿制学校体育教学当中,可以借助“跳绳”、“穿城门”等游戏项目,使寄宿制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呈现出独有的特色。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既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也能借助这类民间游戏感受到传统民间文化的魅力,从而在校园范围中形成一种特色文化,为学生坚持文化自信也可以奠定坚实的根基[3]。

二、民间体育游戏在寄宿制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融合与运用问题

(一)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指导精神,在开展体育学科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深入感知体育运动的乐趣,保持较强的积极性,完成更高质量的学习活动。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未能保证学生以自主、开放、灵活的形式完成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经常使学生保持被动的学习状态展开体育学科活动,因此,对学生体育关键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都会带来束缚性影响。

(二)课堂教学理念有待革新,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在寄宿制学校的体育学科教学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能否贴近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指导精神,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同时,结合大部分寄宿制学校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进行观察,可以了解到,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普遍缺少热情,难以凭借着自主意识积极完成体育运动。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三、民间体育游戏在寄宿制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融合与运用策略

(一)明确课堂教学主体目标,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在寄宿制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合理渗透、应用民间体育游戏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坚持明确教学主体目标,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以此为基础,借助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实施体育教学工作,保证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活动后可以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民间体育游戏资源丰富、多样、趣味性强,更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8]。因此,在选择民间体育游戏设计体育教学课堂时,教师应当重点围绕着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项目组织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在针对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展开体育教学工作时,及时地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观念,也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结合小学生的基本特点、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主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体育学科教学中民间体育游戏资源的融合形式、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应当革新教学理念,保持教学的开放性,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表现,让学生拥有探索体育运动、感知体育运动魅力的机会,从而进一步保证体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理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展现民间游戏育人价值

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也会对寄宿制学校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质量带来影响。同时,教师要意识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融合民间体育游戏资源,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民间游戏的育人价值,使学科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凸显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师也可以采用拓展实践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布置课后研究活动:收集更多我国民间体育游戏的相关信息,创编成自己喜欢的游戏形式,在下节课进行展示。以此形式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更好地保障学科教学的效果。

总结:综上所述,在寄宿制学校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工作中,民间体育游戏资源的有效融合,可以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创新,丰富学科教学形式,保障学科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讲,学生能接触到更多新奇、有趣的学习资源,也可以进一步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始终保持较强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运动。因此,对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融合问题,应当进行深层次地探究,精准把握教学方向,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使寄宿制学校体育学科教学获得更理想的质量,借助体育学科教育工作助力小学生的良性成长。

参考文献:

[1] 曹彤.玩中学 学中乐——融合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 2022(49):7-11.

[2] 刘润环.浅议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合[J].新课程, 2022(17):176-177.

[3] 周晓明.关于传统民间游戏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研究[J].灌篮, 2022(1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