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作者

陈杰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本文深入剖析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通过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揭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面临的挑战,从体育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竞赛与活动组织、体育精神塑造以及评价体系构建等多维度详细阐述针对性策略,并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展示实施成效,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实现身心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一、引言

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发育、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这不仅关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注重培养其体育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涵盖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主要维度。运动能力包括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以及专项运动技术的初步学习,使学生具备参与体育活动的身体基础;健康行为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生活习惯以及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体育品德着重塑造学生的体育精神,如坚韧不拔、勇于拼搏、遵守规则、尊重对手与队友等,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挑战

(一)教学内容单一

部分体育教师教学局限于传统的田径、球类项目,且教学方式僵化,仅注重技能的机械传授,忽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例如,在短跑教学中,反复进行起跑、冲刺练习,学生易感到枯燥乏味。

(二)忽视体育精神培养

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比赛成绩,忽视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引导,如在团队竞赛中,未能充分利用契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公平竞争精神,学生难以领悟体育的深层价值。

(三)缺乏系统性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多以技能考核为主,忽视学生在课堂表现、进步幅度、体育精神展现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成长轨迹,不利于激励学生持续发展。

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结合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引入新兴体育项目,如轮滑、武术操、啦啦操等。例如,开设轮滑课程,既能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协调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新鲜体验中提升运动能力。

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基础的差异,将课程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在篮球教学中,基础层注重运球、传球等基本技能练习;提高层进行简单战术配合训练;拓展层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战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成长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

创设趣味体育情境,如 “森林探险” 主题的障碍跑课程,设置模拟河流、山丘、陷阱等障碍,学生扮演探险家,在情境中完成体能训练,提升运动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体育技能融入游戏,如 “接力投篮大赛”,学生分组接力完成投篮任务,在游戏竞争中强化投篮技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组织多样化竞赛与活动

定期举办篮球、足球、跳绳等校内联赛,让学生在正规比赛中积累经验,感受竞技氛围,培养坚韧意志与竞争意识。以足球联赛为例,从班级组队、训练到比赛,学生全程参与,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

设立 “趣味运动日”“体育文化节” 等主题活动,开展亲子运动、体育知识竞赛、传统体育项目体验等活动,拓宽体育学习边界,促进家庭体育氛围营造,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

(四)强化体育精神塑造

教师以身作则,展现良好的体育精神风貌,如在示范动作时的认真严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坚韧。同时,引入体育明星故事,如刘翔克服伤病勇夺奥运冠军的事迹,激励学生追求卓越。

在体育训练与比赛中,故意设置一定难度,让学生经历失败挫折,引导其正确面对,培养抗挫折能力。如在长跑训练中,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即便体力不支也坚持完成既定目标,锤炼意志品质。

(五)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在小组合作完成体育项目后,学生自评在活动中的努力与收获,互评团队协作表现,教师综合考量各方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从运动技能、体能提升、健康行为养成、体育品德展现等多维度评价。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进步幅度、是否遵守规则、能否鼓励队友等细节,以全面、客观的评价激励学生成长。

五、小体育课上的教学实例

在一节小学五年级的体育课上,教师以 “小小特种兵” 为主题开展障碍跑课程。课前,教师根据学生体能差异分层分组,布置模拟战场的障碍场地,包括攀爬网、平衡木、匍匐前进区域等。课中,学生分组依次 “穿越火线”,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帮助、鼓励,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竞赛环节,各小组竞争激烈,为团队荣誉奋力拼搏。课后,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分享在团队中的成长与感动,教师从运动技能、团队协作、意志品质等多方面给予评价反馈。通过这堂课,学生不仅体能得到锻炼,团队合作、抗挫折等核心素养也显著提升,对体育课的热情高涨。

六、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大有可为。教师需紧跟教育潮流,从课程、教学、活动、精神塑造与评价等多环节精心谋划,充分挖掘体育教育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强健体魄、锤炼精神、提升能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终身健康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石。

参考文献:

[1] 趣味田径,快乐体育——谈小学田径趣味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 杨锦玥.田径,2022(06)

[2] 小学趣味田径运动的教育价值及实施路径[J]. 李维.田径,2022(06)

[3] 趣味田径教学的创新探索[J]. 孙德纯.小学教学参考,2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