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评价的构建研究

作者

李令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四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养成和个性发展。因此,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体系,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评价构建

引言

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旨在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与社会责任感。在小学阶段,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承担了重要的德育功能。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恰当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将德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基于此,探讨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评价的构建,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学语文在落实立德树人中的重要地位

小学语文在落实立德树人中具有重要地位。首先,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和经典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人文情怀,培养情感和审美能力。其次,语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学可以采用启发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通过阅读、理解和解读文本,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此外,语文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演讲、写作和朗读等形式,学生可以提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增强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评价内容片面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多注重学生的语文技能和表现,而忽略了学生的语文兴趣、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评价内容过于片面,只看重学生在语文考试或演出中的表现,而忽略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度和进步情况,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评价主体单一,效度不足

审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现状,教师往往是评价的主导者,而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重视。第一,学生评价缺失。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对课堂质量具有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学生课堂评价的声音不可忽视。然而,学生常缺乏参与评价的机会,造成了课堂评价结果的失真。第二,同伴评价流于形式。同伴评价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与指导,对比其他评价更有平等性。但由于缺乏系统且充分的指导,即使设置了同伴评价,但往往是部分学生积极参与,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和改进。

(三)评价追求标准化

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老师评价以形式为主,过分追求标准化评价。回答往往是有分数的,而且当他们得到了正确的回答后,他们就会根据这个标准给他们打上分数。这样的评分方式使得回答具有标准化和唯一性,而标准的回答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存在的,这样就很可能造成对提高创造性思考的能力无益的刻板印象。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评价的构建策略

(一)细化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作为师生评价的依据,发挥着“指南针”的作用。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仅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的方式,而是应当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出发,细化评价标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发展。

(二)运用有效的评价语言

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评价的现象,然而,很多学生由于表达能力有限、理解不够深入,往往会导致答案的不准确。面对学生主动提问时,一些教师常常会采用“嗯”“很棒”这位学生表现得很出色”这种确定性不强的评语进行评估。教师的这种评价是片面的,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教学价值,还可能会误导学生,从而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因此,教师要通过分析这些错误的原因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帮助他们改正,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运用“多元主体”的评价

传统的课堂评价往往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课堂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当采取“多元主体”的评价策略,充分发挥不同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以确保课堂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第一,重视学生评价。学生作为课堂的直接参与者,其作用不容小觑。学生对授课的语文教师的观察最为仔细和客观,对授课质量和内容最有评论权利。此外,学生能力的提升,不能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表现去判断,应重视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突出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结果更加接近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状态。第二,改进同伴评价。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同伴评价不仅是让学生相互评价作业或表现,更让学生学习如何给予和接受反馈,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教师需要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指导。如同伴评价不应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说“好”或“不好”,而应给出具体的评价标准。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评价技巧的培训,可以包括如何识别问题、如何提出解决方案、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给予和接受反馈等。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体系中,教学评价是关键的一环。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靳如平.小学语文德育课堂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研究[J].吉林教育,2019(36):28-29.

[2]高红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J].下一代,2020(03):35.

[3]黄艳琼.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20(1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