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特质焦虑者注意偏向影响的实验研究
邵秀巧 李烨
石家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35
1、引言
特质焦虑是指在焦虑倾向上所表现出的相对持久的、稳定的个体差异,即把外界环境刺激知觉为危险的或有威胁的倾向,以及对这个威胁可能产生焦虑反应的倾向,而状态焦虑是一种暂时的紧张情绪状态[1]。 特质焦虑的注意偏向理论认为,特质焦虑者对环境中的威胁性信息过度警觉 [2]。大量研究表明,注意偏向受状态焦虑、刺激的情绪特点和刺激呈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3]。已有研究表明,特质焦虑者对威胁信息有注意偏向[4]。 本研究考察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探讨特质焦虑者空间维度注意偏向的特点。
2、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中文版《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的特质焦虑问卷(T-AI)从400 名河北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中筛选出高特质焦虑、低特质焦虑各 24 人,共48 人,男女各半。年龄18-21 岁。
2.2 实验范式
该实验任务是根据Macleod 的点探测任务改编而成。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设计:
采用 2×2×2 混合设计,其中,第一个“2”为被试间变量,即二个特质焦虑水平(高特质焦虑、低特质焦虑);第二个“2”为被试内变量,即两种图片类型(高威胁、低威胁);第三个“2”为被试内变量,即探测符号位置(同侧探测、异侧探测)。因变量为被试对探测符号的反应时。
2.3.2 实验材料
刺激由144 张正式图片组成,图片来自国际情感图片系统(IAPS)。
2.3.3 情绪诱发
在正式实验前,要求被试看两段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的电影片段,两个电影片段共需8 分钟左右看完,并要求被试在看电影前、后分别填写状态焦虑问卷,以评定情绪诱发的结果。
2.3.4 实验程序
实验在安静的实验室进行,被试在笔记本电脑上完成实验。 首先向被试介绍实验过程,告诉被试本试验包括一些来自 IAPS 的不愉快图片,如果他们感到不适,可以随时退出研究。每一被试实验的程序为:填写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问卷——练习(12 个试验)——看电影——填写状态焦虑问卷——正式实验——致谢并赠送礼品。
3、结果
3.1 低状态焦虑条件下,刺激呈现时间为 500ms 时,特质焦虑高、低分组对不同水平威胁图片的反应时分析
对被试的反应时进行2(特质焦虑水平:高、低) ×2 (图片类型:高威胁、低威胁) ×2 (探测位置:同侧、异侧)重复测量的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1 和表 2 :
表 1 高、低特质焦虑组对不同探测位置的不同类型图片的反应时

表 2 高、低特质焦虑组对不同探测位置的不同类型图片的反应时的方差分析


如表 2 所示,图片类型主效应显著,高威胁图片的反应时长于低威胁图片。图片类型、特质焦虑水平与探测位置交互作用不显著,F( (1,45)=0 .000,p>0.05 。说明高、低特质焦虑组对高、低威胁图片在不同的探测位置时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高、低特质焦虑组对高、低威胁图片没有注意偏向。
4、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状态焦虑条件下,刺激呈现时间为 500ms 时,高特质焦虑组对高、低威胁刺激都没有注意偏向。这说明高特质焦虑者的注意偏向有情景依赖性。
同样,在低状态焦虑条件下,高、低特质焦虑者即使对高威胁信息也没有注意偏向。按照 Mathews[5] 的观点,个体在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即便是威胁信息被觉察到了,但是由于当前的任务,这一信息会被压抑,只有状态焦虑水平提高时,威胁信息才能被充分激活,从而使个体对威胁信息警觉。
这说明轻松愉快的情绪有利于高特质焦虑者脱离威胁信息的干扰。现代认知治疗的基本理论观点认为,有偏向的认知直接影响情绪的易感性。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高特质焦虑者就可能脱离负面情绪以及负面信息的干扰,有利于保持情绪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赵云龙,赵建新 . 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关系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10):22-24
[2] 周路平,孔令明 . 高特质焦虑者在风险决策中有更多的风险回避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24)2 :28-30
[3] 徐芳芳 . 高特质焦虑的注意偏向研究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20(5):91-92.
[4] 赵永红 , 李军 . 特质焦虑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 . 中国体育科技 , 2020(4):67-68.
[5] Mathews A, Macleod C. Induced processing biases have causal effects on anxiety. Cognition Emotion, 2002, 16(3): 331-354.
作者简介:
一作 : 邵秀巧(1971.11.12 )女,汉族, 籍贯:河北省晋州市,博士, 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情绪管理与调控,工作单位:
二作:者李烨(1988.7.12)女,汉族,籍贯:山西省大同市,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工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