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融合泰兴黄桥传统文化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设计与社会参与活动实践

作者

戴志强

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银杏分校 225411

引言

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理解中外文化内涵,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当前初中英语教材虽包含部分中国文化内容,但缺乏地方特色,导致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薄弱,文化传承意识不足。泰兴黄桥作为历史文化名镇,拥有“黄桥烧饼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桥战役”(红色革命文化)、“木偶戏”(民间艺术)等独特文化资源,为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鲜活素材。

1、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与目标定位

1.1 理论依据:核心素养与地方文化的融合需求

英语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要求学生“具有中外文化视野,能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而本土文化是文化意识的根基。黄桥传统文化作为地方精神的载体,其融入英语课程符合“从身边文化出发,拓展国际视野”的逻辑。

1.2 课程目标:三维融合的培养方向

语言能力:掌握黄桥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词汇、句型,能熟练运用英语准确介绍文化现象、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在不同场景中清晰、流畅地表达与黄桥文化相关的观点和信息。

文化意识:深入理解黄桥传统文化的内涵(如黄桥烧饼中的工匠精神、战役中的爱国精神),能对比中外饮食文化、革命历史等方面的异同,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尊重并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价值。

学习能力:在学习融合黄桥传统文化的英语校本课程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学会利用多种资源(如网络、实地调研、访谈等)收集与黄桥文化相关的信息,并能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运用,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校本课程模块设计

2.1 模块一:黄桥物质文化——舌尖上的非遗

以“黄桥烧饼”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设计“饮食文化”主题单元,包含“认知—表达—创新”三层次活动。

文化认知:通过双语视频(中文字幕 + 英文旁白)了解黄桥烧饼的历史 (始于元末明初,兴盛于黄桥战役)、原料(面粉、芝麻、猪油)、制作工序(和面、 擀皮、烘烤等)。学生完成填空练习:“Huangqiao sesame cakes are famous for their ______ (crispy crust) and ______ (fragrant sesame).”

语 言 应 用: 设 计“ 烧 饼 制 作 说 明 书 ” 写 作 任 务, 用“First...Then...Finally...”等连接词描述工序;开展“虚拟美食节”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摊主与外国游客,用英语推销:“Try our traditionalsesame cake! It’s a symbol of Huangqiao’s history.”

2.2 模块二:黄桥精神文化——红色记忆与民俗风情

融合黄桥战役红色文化与民间曲艺(如木偶戏、说唱),设计“历史与艺术”主题单元,侧重“叙事—议论—传播”能力培养。

红 色 文 化 单 元: 通 过 英 文 简 化 版《 黄 桥 战 役 简 史 》, 学 习“militarystrategy”“unity”等词汇。学生分组制作“战役时间轴”,用英语标注关键事件:“In 1940, the New Fourth Army won the Battle ofHuangqiao, showing their (bravery).”开展“战地小记者”活动,模拟采访“老战士”(由历史教师客串),用英语记录访谈:“What made youfight for Huangqiao?”

民俗艺术单元:邀请本地木偶戏传承人演示经典剧目,学生用英语描述木偶操作技巧(“The puppeteer moves the strings to make the doll(dance)”) ;学唱改编版《黄桥烧饼歌》(英文歌词保留原曲韵律),理解“烧饼支援前线”的革命情怀。

2.3 模块三:黄桥文化传承——从保护到传播

聚焦文化保护与创新,设计“社会参与”主题单元,衔接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

文化现状调研:学生分组调查黄桥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如年轻传承人不足、传统技艺改良争议等),用英语撰写简短报告:“Many young people arenot interested in learning to make traditional sesame cakes becauseit’s (time-consuming).”

传播方案设计:分组完成“黄桥文化英文宣传册” 制作,包含景点 介 绍( 黄 桥 战 役 纪 念 馆、 烧 饼 文 化 园 )、 实 用 短 语(“Welcome toHuangqiao!”“This way to the museum”);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英文标签,如烧饼礼盒包装上的“Taste of History: Huangqiao Sesame Cake”。

结语

融合泰兴黄桥传统文化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通过“课堂学习—社会参与—文化传播”的闭环设计,实现了“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双向价值。学生在介绍黄桥烧饼、讲述战役故事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更深化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理解“黄桥烧饼不仅是食物,更是团结精神的象征”,“战役历史不仅是记忆,更是奋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校本课程开发 : 案例与反思 [J]. 俞晓东 . 教育探索 ,2025(04)

[2] 校本课程开发十大误区 [J]. 袁作钰 . 教学与管理 ,2024(22)

[3] 试论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策略 [J]. 冯铁山 ,田云伏 . 继续教育研究 ,2024(04)

注:本文系泰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社会参与视角下校本课程之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实施案例研究》(课题编号:txjyj201801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