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探索

作者

李心怡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实验学校

一、小学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多样化探索的意义

当前小学音乐鉴赏课存在教学模式单一、互动匮乏的问题,课堂多呈静态被动状态,学生常机械聆听记忆。多样化教学方法能突破这种固化格局,将枯燥的知识传授转化为生动体验,有效改善沉闷氛围,显著提升学生参与度,让音乐课堂焕发生机、重现活力。小学音乐鉴赏课实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其意义是在尊重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打造充满活力与魅力的音乐鉴赏课堂,将学生被动听赏转化为主动体验,使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感受音乐之美,提升音乐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二、小学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探索

笔者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身势律动教学法

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抽象的音乐元素难以通过单纯聆听内化,而身势律动能激活学生多感官联动,让学生在抬手、踏步、摇摆中直观感受旋律起伏、节奏强弱与速度变化,将无形的音乐转化为可感知的身体记忆。使学生听觉转化为视觉化、动作化的体验,从而契合其认知特点。

如在六年级下册第 7 课管弦乐曲《卡门序曲》一课中,我以 A 主题为基础设计拍手、转圈等动作。B 主题根据《卡门》的故事背景,以斗牛士为灵感设计仿牛角、拍身体、甩手等动作。C 主题分声部律动,一部分绕圈踏步,另一部分跟着旋律跳长拍,最后两个动作合在一起,完成个人身势二声部,该部分为整个律动的亮点。A 主题总共出现了 3 次,每一次出现都在基础动作上改变形式,且需要相互合作完成律动。本课身体律动设计有趣,学生特别喜欢挑战不断加深难度的律动,高效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协作性。

(二)音乐图形谱教学法

音乐图形谱在小学音乐鉴赏课中是连接抽象音乐与具象认知的重要桥梁。小学生对旋律、节奏等抽象元素的理解往往存在局限,而图形谱将音乐要素转化为直观的图形——用点、线组合起来表现音乐的旋律,图案大小表示音的强弱变化,不同颜色区分歌曲结构。图形谱契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特点,能降低理解难度,激发主动探究欲。

如在五年级下册第 14 课管弦乐曲《胡桃夹子组曲》中《进行曲》一课,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乐曲的结构和背景故事,我选择制作音乐图形谱授课。该图形谱所使用的图片均为《胡桃夹子》里的角色,如士兵、老鼠、圣诞树、糖果仙子等,使故事的情节和音乐联系起来。乐曲中 A 段和 B 段我多采用了点的方式呈现音乐中旋律的步伐性节奏和胡桃夹子与老鼠战斗的场面。C段以糖果仙子为型,采用线条与点对比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旋律线条的连贯性。本课使用的图形谱不仅展示了音乐的故事情节,也清晰地展现了乐段与乐曲结构,学生更容易掌握本课知识点。

(三)打击乐器教学法

打击乐器是小学音乐鉴赏课中激活参与感的重要工具。小学生对具象化操作充满兴趣,铃鼓、沙锤、三角铁、非洲鼓等乐器能让他们从“听”转向“动”,在演奏中直观感知音乐要素,打击乐器在此起到辅助鉴赏的作用。

在鉴赏五年级下册第 10 课二胡独奏曲《赛马》一课上,我选择了用乐器组合演奏辅助鉴赏。乐曲分为三部分:A B A’,A 段由摇铃和双响筒组为甲组,串铃和响板为乙组,甲乙组前后敲击演奏,营造你追我赶的画面,让节奏层次更丰富。乐曲的 B 段,非洲鼓在前先演奏,摇铃跟随在后演奏进行“模仿”,两个乐器好似在赛马一般越“赛”越激烈。随后的华彩部分——万马嘶鸣,我们根据不同的乐器特点模仿马匹的嘶鸣声。最后,A 部分再现,该部分我们选择轮奏和齐奏,热烈欢腾的赛马景象好似重现在听众眼前,在欢腾炽热的气氛和模仿马鸣声中欢乐结尾。

(四)音乐游戏教学法

音乐游戏是小学音乐鉴赏课中点燃学习热情的关键载体。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游戏化设计能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趣味活动,让鉴赏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这类活动契合儿童“玩中学”的天性,既能集中注意力,又能在愉悦中感知音乐,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经验与音乐要素之间的联系,并逐步转化为音乐经验。

比如,在授花城版一年级《艺术唱游·音乐》上册第5 单元《顽皮的杜鹃》一课时,我设计了以“感知—掌握—运用”为导线渐进式的音乐游戏。阶段一游戏:“寻找小杜鹃”,游戏目标:利用双手打开提手腕踮脚、压手腕半蹲的音高律动动作,感知5(sol)、3(mi)的音高关系,并在游戏中熟悉歌曲;阶段二游戏:“小杜鹃找朋友”,游戏目标:在唱游中熟练模唱 5(sol)、3(mi),感知歌曲乐句,用踏步感受音乐的稳定拍;阶段三游戏:“杜鹃咕咕唱”,游戏目标:跟着歌曲旋律,在创编处能运用5(sol)、3(mi)自由创编不同的杜鹃鸟叫声通过三个阶段的游戏。通过音乐游戏,学生能建立生活经验与音乐要素之间的联系,将生活经验逐步转化为音乐经验。

三、结语

总而言之,身势律动、音乐图形谱、打击乐器、音乐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用于小学音乐课堂上,不仅能够从不同角度将抽象音乐具象化,让老师和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课的乐趣与魅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耀华。小学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 尹爱青。音乐教育学 [M]. 人民音乐出版社,2020.

[3] 李虻。小学音乐鉴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J]. 中国音乐教育,202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