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视域下幼儿园艺术性劳动的深度实践探索
裴恺烨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华兴蓝光幼儿园 210000
幼儿园作为个体接受系统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具备重要作用,其中艺术性劳动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对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进行锻炼,还可对其责任感进行培养[1]。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在幼儿园艺术性劳动教育当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幼儿园艺术性劳动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丰富学习体验,因此本文则探究人工智能视域下幼儿园艺术性劳动的深度实践策略。
1. 人工智能视域下实施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1 教师方面
首先是教师对于人工智能和艺术性劳动融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掌握度不够,缺乏相关性的培训与实践,致使难以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在非遗“扎染、编织”艺术性劳动中,二者均具备较高的技巧性,部分幼儿园教师可能未能经过系统性的专业培训,导致无法向幼儿传授正确的操作方法、技巧以及和人工智能融合的手段,从而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同时由于教师在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艺术性劳动教学过程中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与资源,以及如何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导致难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兴趣[2]。
1.2 课程与教材方面
当前专门针对幼儿园艺术性劳动和人工智能融合的课程资源较少,导致教师难以找到高适配度的教学内容与活动方案,例如大班幼儿在进行扎染学习时,可能只是零散的展开一些简单的扎染活动,却未从基础至进阶展开递进式的学习安排。同时现有的劳动教育教材多面向普通的院校,缺乏针对幼儿园艺术性劳动特点的教材,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吃力。
1.3 幼儿方面
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可能导致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弱,难以理解人工智能在艺术性劳动当中的作用与意义,例如,幼儿可能无法理解人工智能如何辅助进行图案设计,更难以将其和自身的实践进行联系。其次,幼儿也可能存在过度依赖心理,会习惯性的依赖人工智能所提供的结果,却忽视自身的劳动实践与创造力的培养 [3]。
2. 人工智能视域下幼儿园艺术性劳动的深度实践策略
2.1 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创意激发
首先可借助人工智能工具以智能化生成图像,例如教师可以依据扎染或者编织的主题来进行关键词的输入,从而生成多种创意性图案和色彩搭配方案,并且将生动的图像向幼儿进行展示,以有效激发其创造力与想象力,之后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生成的图案应用至自己的编织与扎染作品当中,如通过输入“扎染、自然元素、几何图形、编织”等关键词,来生成具备启发性的视觉素材。同时还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利用简单的手势操作以及语言指令,来让幼儿直观性了解自身的创意在虚拟场景当中所呈现的效果,以有效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与调整设计的欲望,例如,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扫描技术对幼儿的扎染作品进行扫描,展示其在不同背景下所呈现的效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色彩和图案的搭配。此外,将创意故事作为驱动,利用人工智能以生成和扎染、编织等相关的创意故事与情境,例如,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精灵”扎染布料来制作魔法衣裳的故事,从而引导幼儿来自行设计,便于幼儿在故事当中找到灵
感,激发创意。
2.2 通过人工智能以实现个性化指导
首先可利用人工智能的评估系统,对幼儿在艺术性劳动当中的作品展开多维度分析与评估。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依据所预设的标准,来从色彩搭配、图案完整性以及构图等多维度给出客观的评价,例如,针对扎染技术的颜色搭配美感度、图案的丰富性展开即时反馈,并且生成个性化的反馈建议,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自身的创作,并且激发幼儿不断改进的动力。同时还可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管理系统,结合幼儿在扎染和编织活动当中的表现,为其规划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例如,对于在扎染图案设计上存在困难的幼儿,可以系统性为其推送相关的图案设计教程,以便于满足不同幼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此外还可以引入语音图像提醒,来引导幼儿完成扎染与编织的步骤,并且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
2.3 创设人工智能互动情境
首先可设计智能互动游戏,和幼儿展开活动,以提供创作灵感与指导,例如在进行绘画撕纸活动当中,人工智能则可以通过语音对话的方式,来向幼儿介绍不同纸张的特性与撕纸技巧,也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撕纸艺术的视频,以展示如何撕出简单的形状,例如碎片以及长条等,让幼儿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依托进行规定的手撕画游戏,在有效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还便于幼儿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对手撕画的基本技巧进行掌握。同时还可依据幼儿的绘画撕纸主题,来推荐适合的纸张与颜色,并且引入智能语音助手,让幼儿在进行绘画撕纸活动过程中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语音互动,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幼儿园艺术性劳动的深度展开研究,可有效揭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当中的巨大潜力,因此,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课程设计进行结合,从而开发更多适合幼儿的智能教育平台与工具,来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韵 . 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幼儿园建设的实践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3,25(19):168-170.
[2] 未灿.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幼儿园人工智能教育活动的思考[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10):64-66,70. .
[3] 谢卉 . 关于人工智能时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思考 [J]. 中外交流 ,2021,28(5):1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