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
李春燕
江西省宁都县河东学校 江西宁都 342800
引言
伴随时代的迅猛发展,汉语与英语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当下英语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小学英语作为该学科的起始阶段,其目标在于培育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不良部分、汲取精华,切不可盲目照搬、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尤其不能引入西方一些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相冲突的内容。这便要求小学英语教师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结合我国优秀思想文化,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品格素养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着重渗透这一问题,密切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确保教学质量,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英语课堂学习,不仅有助于其健康成长与发展,还能有效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精准把握学生的身心素质,在逐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推动其自身的良性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小学教育阶段,英语作为一门极具重要性的基础学科,若能在英语课堂教学进程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过程中持续深化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将更有助于学生的后续良性发展。因此,在着力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与提高,以及学生基本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个体学习品质。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的资源与中国的德育教育相结合
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阶段,部分教师存在一种错误认知,即认为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需依托优良的本土英语学习环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完全脱离汉语发展的文化土壤。然而,这种教学方式易使学生滋生崇洋媚外的心理。鉴于此,英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在教材编写阶段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元素,摒弃将英语作为单一学科进行教学的传统观念。目前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多数内容设定的文化背景偏向国际文化。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以本土文化为德育教育的主要背景,实施因材施教策略,促进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进而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渗透式教学。比如,英语当中向别人问好可以用“How are you ?”跟别人道谢可以用“Thank you !” 回别人“ 不客气” 时可以说“You'rewelcome !”等,通过这些基本的文明用语的实践练习,此不仅更加利于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又有助于学生优良的英语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在深入领悟中华礼仪文化的过程中逐渐懂得礼让他人,礼貌待人。另外,为能够更好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又可以适当地补充和梳理教材内容,并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带领学生去探索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以英语句式“Where are you from ?”为例,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这句英语句式时,便能合理回答问题,比如像“I'm from China !”之后再由教师给学生展示中国国旗,教学生掌握相关国旗的一些知识点,由此除了使英语教材得以拓展以外,也让学生学到了更多关于中国国旗的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采取多种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避免“灌输式”课堂对实际教学成效产生不良影响。
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深入探索并创新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在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通过多元化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与兴趣。在此过程中,将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从而确保小学英语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步,教师于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特定教学情境,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例如,以学生初次到校的情境为依托设置情境,随后让学生基于自身理解将该情境进行演绎,再运用英语表达内心想法。此环节需以“Hello !”进行打招呼,紧接着相互询问“What's your name ?”在理解情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悟到中华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涵盖人与人初次见面应先行问好,且初次见面不宜贸然询问他人姓名。在掌握特定口语交际礼仪知识的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持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第二步,教师可结合生活场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旨在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内容。原本课堂上学生在学习与接受知识时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通过创设情境,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且在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通过综合性实践活动为德育教育开展创造契机
就德育教育而言,其本质是在潜移默化中开展的。若教学仅依靠简单说教,必然难以展现出预期的教学成效。因此,有必要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把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也可将其拓展至课外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学习德育相关知识要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将德育教育内容全面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以有效提高课堂德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可根据中国传统的节日缘由,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例如,在教授“Mother's Day”这一章节内容时,可在母亲节来临之前,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为母亲做一些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在英语教学中适度融入德育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语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工作,是英语教师应履行的职责。这一举措对于学生塑造良好人格、培育优良道德品质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均具有积极影响。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赋予英语教师的使命,它势必会对学生良好人格与道德品质的养成以及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谢留莉 .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研究 [J]. 吉林教育 ,2024(31):57-59.
[2] 庄婷婷 . 小学英语学科德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J]. 教学与管理 ,2024(0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