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低段班级管理员选拔与培养策略

作者

李龙芳

成都七中东部学校

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承担着协助老师、维持秩序、搭建沟通桥梁及发挥榜样示范的重要作用,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成效。优秀的班集体往往需要一群得力的班干部,而培养优秀班干部则离不开班主任的科学指导与引领。接下来从班干部的选拔、培养、支持体系及特殊情境应对四方面谈谈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策略。

一、科学规范的选拔机制

(一)选前动员

班主任需做好动员工作,通过生动讲解岗位意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班级责任感,为后续选拔奠定良好基础。

(二)选拔原则

遵循自愿申请原则,由同学和教师综合评估后确定人选。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珍惜管理员身份,从而尽职尽责为班集体服务。

(三)岗位设置

结合班级日常事务,细化管理员岗位,落实“人人有事做”,确保每项事务都有专人负责。建立“双人搭档制”:每个岗位设 AB 角,由两位同学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减轻心理压力。

(四)试用期

设置“三日管理员”体验岗,借助“事不过三”的说法,让学生明确职责、大胆尝试、增强自信。体验后确定最终岗位人员,除特殊情况外,一学期内保持稳定;若岗位工作表现良好且学生未提出换岗意愿,则不做调整。

二、全面系统的培养路径

(一)明确职责,鼓励创新

让班干部清晰了解自身职责,班主任学会“放手”,允许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班主任只需明确工作目标和所需结果,方法由学生自主探索,学生也可向其他同学寻求帮助,班主任则加强关注与指导。

(二)指导人际交往技巧

班干部若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易在班级树敌,产生心理困扰,分散精力。因此需指导他们:以公正之心处理班务,做到对事不对人。工作中不因亲疏关系区别对待同学。注意沟通语气,避免傲气与急躁。遇到不理解的同学,耐心做好解释。

(三)平衡学习与工作关系

小学生意志力相对薄弱,而班干部需兼顾学习与工作,因此要引导他们: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时间,确保两者都能做好。提高学习效率,上课专注学习,不处理班级工作。工作时全心投入,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力。控制班级任务量,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锻炼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加强心理沟通

加强与班干部的心理沟通,将师生间的回避型关系转变为安全型关系,加深相互理解、包容与支持,倾注更多关心,实现师生心理的相互体察。当管理员工作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可在课间或放学后与其谈话,站在学生角度看待问题,不一味批评,而是询问难处、教授方法,帮助调整状态。

(五)差异化指导绩优者与绩庸者

对理解力、沟通力强,执行力高、工作成效优的绩优班干部,分配更多、更难、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提出高要求,提升综合能力。对沟通力弱、行动慢、工作效率略低的绩庸班干部,布置“跳一跳”能达成的工作,让他们通过努力达到要求,逐步提高,增强成就感。

(六)合理回应诉求

班干部在学习生活中会有诉求,班主任需先调查诉求原因,包括环境背景及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再因势利导做思想工作。合理诉求尽量满足,以减轻其心理压力;不合理诉求委婉拒绝,但要耐心倾听苦恼,帮助分析利弊、领悟道理,让学生理解班主任的做法。同时,要让班干部明白,满足合理诉求是为减轻负担,并非特权,不能恃宠而骄,忘记自身责任。

三、多元协同的支持体系

(一)职责可视化

制作“管理员徽章”,让学生每日佩戴。这既是职责的象征,也便于班主任清楚了解管理员任务,随时进行督促。

(二)设立“能量加油站”

每日认真完成岗位职责可获得1 个班主任印章;一周获得5 个管理员印章,可获得一次抽取奖励券的机会。

(三)创建《管理员成长树》

每周认真完成职责任务可获得一个七彩格子贴,贴在个人头像上,隐喻职责伴随成长。

(四)家长协同

每月选取部分优秀管理员,在家长协助下拍摄日常管理工作片段,推送至班级群,供其他同学学习,同时也是对管理员工作的认可。

(五)实行“321 反馈法”

每周让班干部用便签纸写出自己的3 个优点、2 个进步点和1 个改进建议。

四、灵活有效的特殊情境预案

(一)班干部被同学嘲笑:启动“夸夸圈”活动,让受嘲笑者获得3 个同学的真诚赞美。

(二)班干部滥用权力:使用“权力暂停卡”,教师暂时收回其职责 1 天,并进行教育。

(三)班干部学业下滑:启动“学业守护者计划”,组建 3 人学习帮扶小组提供帮助。

通过以上系统的培养体系,可使班干部实现三重成长:从任务执行者到问题解决者的能力跃升,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角色转变,从个体优秀到团队引领的价值升华,最终形成“干部培养 - 班级建设 - 学生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晓春.《班级管理实务》.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

[2]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3]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2017.

[4] 张华.《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5] 陈鹤琴.《小学班级管理案例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