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作者

耿远德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十小学 657000

引言

教育改革浪潮奔涌向前,新课标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全新理念与要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仅是学生夯实数学知识技能的基石,更是培育其逻辑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沃土,关乎终身发展根基。但现实教学中,目标失准、方法陈旧、评价单一等问题掣肘教学质量提升,深入探究新课标下课堂增效策略,成为亟待破解的教育命题。

1 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新课标引领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意义深远。于学生个体,这是素养进阶的必由之路。新课标聚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助力学生深度理解概念、掌握方法,磨砺思维韧性,激发探索兴趣,培育自主学习能力。于教育发展全局,其为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关键抓手,精准锚定教学目标,驱动教学改革持续深化。

2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模糊且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师未能深入研习新课标,对教材解读与学情把握不足,致使教学目标设定笼统空泛。以“小数的加减法”教学为例,目标仅停留于运算掌握层面,未明确计算精度、速度指标,更忽视逻辑思维与严谨态度的培育,难以精准指引教学实践。

2.2 教学方法单一且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讲授法仍占据课堂主导,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讲解数学概念时,鲜少借助实例、直观演示或实践体验,致使学生认知浮于表面。如概念教学中机械复述定义,学生难以将知识内化迁移,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受挫。

3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3.1 精准设定教学目标,贴合学生发展需求

教学目标犹如课堂教学的导航灯塔,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与进程。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精准把握各学段教学要求与核心素养培育方向,同时结合教材编排逻辑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制定具体、可衡量、可操作的目标体系。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若仅将目标设定为“掌握面积计算公式”,则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割补等操作活动,自主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培养空间观念与逻辑推理能力;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如计算校园花坛面积、设计家庭装饰方案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如此,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素养发展有机融合,使教学目标真正成为驱动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

3.2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课堂陷入沉闷与枯燥,桎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情境教学法便是极具实效性的教学方式之一,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知识。以“百分数的应用”教学为例,教师可创设“商场打折促销”的真实情境,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担任顾客、收银员等角色,计算商品折扣价、满减优惠金额、比较不同促销方案的性价比等。学生在角色扮演与问题解决过程中,不仅深刻理解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还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此外,还可运用游戏教学法、项目式学习法等,如设计数学闯关游戏、开展“校园垃圾分类统计与分析”项目,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3 整合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撑,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学习视野。教师应积极拓宽资源视野,整合教材资源、多媒体资源、生活资源等,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载体,但教师不能局限于此,需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与优化。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优势,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在讲解“图形的旋转”时,通过动画清晰展示图形围绕中心点旋转的角度、方向与轨迹,帮助学生突破空间想象的难点。此外,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师应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让学生收集家庭每月水电费数据、统计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分析天气变化趋势等,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多种资源的有机整合,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3.4 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传统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已无法适应新课标对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从知识掌握、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我反思与合作交流能力,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协同发展,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道路上不断成长进步。

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通过精准锚定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可有效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但课堂提质非一蹴而就,需教师持续探索实践,也离不开学校与教育部门的协同支持,方能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分析 [J].罗文侠 .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05)

[2]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 [J]. 林静 . 新课程导学 ,2024(03)

[3]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J]. 谢国碧 . 启迪与智慧 ( 上 ),2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