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试论失眠症特色芳香疗法应用与进展

作者

晁盼

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康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120

引言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证实,特色芳香疗法对改善人们的心情、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身心问题。近年来,人们愈发推崇“回归自然”的健康养生理念,倾向于采用天然方式调理身心。而所谓的特色芳香疗法,就是通过利用天然的药品或非药物的方式,调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不适,调理机体失衡状态,以达到健康目的。

1 失眠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探讨

失眠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探索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睡眠质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对失眠的发病机制有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才能对其进行针对性地治疗。在中医学上,失眠属于“不寐”,“不得眠”,“不得卧”,其病变主要集中于心,与脾、肝、肾、胃等脏腑相关;其发病机制与情志失调、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年老等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为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调,精神失常等。如情绪不畅,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烦躁不安则失眠;禀赋不足,气机不畅,心脾肾肝亏虚,心失所养则失眠。故治疗以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为原则,常用治法包括活血化瘀、益气镇惊、养血安神、清肝泻火、滋阴补肾、补益心脾等。心理治疗、中医特色疗法及芳香疗法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失眠疗法。可以通过服用一些心理类的药物来改善睡眠,但是不能长期服用;心理疗法,中医特色疗法,效果肯定,但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实施;

2 特色芳香疗法的疗效

特色芳香疗法又被称为香薰治疗,是指利用植物中的自然香气成分,提炼出不同的制剂,并经过按摩、沐浴、熏香、外涂等途径,经由肌肤或呼吸等途径,被吸入机体,从而治愈身心疾患,减轻心理紧张,使机体得以康复的一种自然疗法。中国传统医学早在数千年前便运用植物的天然香气,通过沐浴、嗅闻、按摩、熏香等方式防治疾病。早在商朝,就已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录。我国最古老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有许多疾病如痫性、灼伤性、斑疹性、蛇咬性等,均可采用烟熏疗法。参考《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等古籍,比如石菖蒲(《本草纲目》载其可安神开窍)、远志(助眠功效见于传统方剂)、薰衣草(现代研究证实镇静促眠)、洋甘菊(含类似催眠成分)、沉香、檀香(古籍记载其理气安神)、玫瑰、天竺葵(调节情绪辅助入眠)。除药用以外,古代人们还运用香料的香气进行杀菌除秽,使空气清新,在周朝就有药汤沐浴和佩戴香囊的风俗。近年来,由于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其在临床上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特色芳香疗法就是将带有香味的植物,制作成不同的制剂和香品,用于治疗疾病,美化生活,清洁环境,陶冶性情,从而成为我们国家医学的一大瑰宝。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着丰富的散在记录,并在广大群众中广为传播。在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就已有熏烟、艾蒸及酿酒的记录,到了周朝,人们已有佩戴香包,洗兰汤的风俗。《山海经》在先秦典籍中就有“带之能除瘴毒”的描述。在马王堆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些香包和熏炉,里面有辛夷、佩兰、茅香、花椒和肉桂等香料。这表明,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香料来防病治病,去秽消毒,清洁环境。特别是自秦汉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放,外来香料药大量引入,极大地充实了我们国家的特色芳香疗法的内涵。

3 特色芳香疗法的应用

芳香疗法的使用方式多样,包括吸入法、香薰法、蒸发法、按摩法、滴药法、泡澡法等。按作用机理可分为气味吸入治疗与皮肤渗透治疗:前者通过鼻吸入后经气味传导途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缓解睡眠障碍。通过将芳香物质进入肌肤,发挥其对神经、骨骼和肌肉的影响,精油按摩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采用耳穴贴豆法配合中药芳香疗法(石菖蒲、远志、桂花、佛手、合欢等,研成粉末,放置在枕头旁,通过皮肤和呼吸系统进入机体)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目前已有研究人员将甜杏仁油、橙花油、薰衣草油和洋甘菊等调配成复合精油,进行推拿治疗,促进入睡;香薰治疗中,将香薰成分融入奶液中使用,可改善睡眠质量,效果显著。特色芳香疗法是将香剂作为介质,经鼻吸入、皮肤渗透等途径,使之达到减压、调节情绪、增强体质等效果。《山海经》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薰草,方茎,赤华,黑色,气味浓烈,能驱瘴毒。”《千金方》中对“不寐”和“不眠”的处方中,以石菖蒲、肉桂、麝香和生姜等香气类中药最多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有“香散邪风”,“香能杀虫”,“香通经络”。

吸入法含复方精油吸入(如薰衣草、橙子、佛手柑按 1:1:1 配比)、香薰雾化吸入。

皮肤渗透法包括精油按摩(甜杏仁油、橙花油等调配)、泡澡法(香薰成分融入奶液或药浴)、耳穴贴豆配合中药粉末(石菖蒲、远志等)经皮肤吸收。

其他包括香佩法(佩戴含芳香药物的香囊)、香枕法(药物置于枕中,如合欢花、艾叶)、烟熏法(如艾条、苍术燃烧熏蒸)。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香薰治疗具有调节情绪、放松身心等作用,能有效缓解失眠,改善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在用药过程中,将薰衣草油与盐水混合,每天 2 次,每次 15~30 分钟进行喷雾;将薰衣草油混合在浴液中,进行一周两次的洗浴熏洗,研究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而且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地提高。将薰衣草、橙子、佛手柑按 1:1:1 配比配制成的复方精油吸入给患者,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分明显提升,对失眠症的疗效可达 92.5% ,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结语

特色芳香疗法对失眠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合适的芳香制剂及用药方式,以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目前临床常用的芳香药物包括沉香、檀香、石菖蒲、玫瑰、天竺葵、薰衣草等,比较常见的有吸入法、香熏法、蒸发法、按摩法、滴液法、浴液等。目前,芳香疗法在失眠治疗中的运用还处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持续探索中将其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使得它的运用更加科学、严谨、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玉坤 ; 刘大胜 ; 任聪 ; 雷舒扬 ; 韩学杰 . 中医芳香疗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 ,2020(01)

[2] 郑海燕; 陈云静; 包瑞芳; 尹丽; 毕立雄. 中药芳香疗护应用于失眠患者的研究进展[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5(02)

[3] 赵倩 ; 章雅儒 ; 李彦强 ; 唐锐 . 芳香精油疗法对失眠症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J]. 循证护理 ,2023(14)

[4] 邢艺缤, 朱垚, 陆明. 芳香类中药临床应用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23(15)

[5] 王灿红 , 陈细钦 , 弓宝 , 吴玉兰 , 刘洋洋 , 魏建和 . 沉香薰香吸入给药镇静促睡眠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22(19)

[6] 郭引兄 , 顾志荣 , 巩亦萍 , 苏晓艳 , 祁梅 , 葛斌 . 薰衣草精油干预睡眠障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及临床研究进展 [J]. 中成药 .2025(05)

浦东新区中医特色专病(社区)能力建设- 失眠 YC-202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