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多模态记录视角下幼儿情绪表达研究

作者

候慧林

达拉特旗第十五幼儿园 014300

引言

近些年来,科技飞速发展,多模态记录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幼儿情绪表达研究方面,多模态记录技术有着很大的潜力和价值。传统的研究情绪的方法常常依靠一种观察或者测量手段,很难全面而且深入地体现幼儿情绪表达的复杂情况,但是多模态记录技术凭借整合多种记录策略,可以从许多角度来捕捉和剖析幼儿的情绪表达行为,给研究者赋予了更加丰富而且精确的数据支撑。

1 多模态记录技术在幼儿情绪表达研究中的应用优势探索

1.1 数据全面性

多模态记录技术把多种数据采集手段融合起来,从而可以全方位地捕捉到幼儿情绪表达的种种特征,传统的观察方法通常只能记录情绪表达的一个侧面,而多模态技术却能同时得到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音特征,生理指标等诸多方面的数据,这种综合性的数据采集形式特别适合幼儿这一群体,因为他们的各种情绪表达常常带有非言语性,即时性以及整体性这些特性,借助于视频,音频,生理传感器等多种设备的配合使用,研究者就能够形成完整的情绪表达档案,防止由于数据单一造成的偏差,有了全面的数据,就为更好地认识幼儿情绪发展的规律奠定了根基。

1.2 研究深入性

多模态记录技术让研究者可以从表层行为深入到内在情绪机制的剖析当中,各种不同模态的数据之间有着互相印证和补足的关系,面部表情数据能和生理指标变化相互印证,语音特征分析可以辅助了解肢体动作的意义,这种多角度的交叉分析有益于展现幼儿情绪表达的潜在模式和内部规律,而且多模态数据的时序对应关系可帮助研究者知晓情绪表达的动态改变进程,抓住情绪转变的细微时刻,这种深入剖析的能力是传统单一办法所无法达成的,给幼儿情绪发展研究赋予了新的视角和手段。

1.3 结果可靠性

多模态记录技术依靠数据之间互相检验来改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在幼儿情绪研究当中,单凭一个数据源就可能会被各种干扰因素影响,可是多模态数据汇总分析之后,这种误差风险就会减小,比如观察记录同生理测量结果相符合的时候,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就会变高,要是不同数据存在矛盾之处,那么就会促使研究者更加小心地去剖析缘由,而且,多模态数据的重复保存也削减了因为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数据丢失致使研究中途停止的风险,这种可靠性的保证对于幼儿情绪这种比较复杂又微妙的研究主题来说特别重要。

2 幼儿情绪表达的现状

当代幼儿情绪表达具有复杂多样化的特征,家庭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方式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情绪表达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完善,但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幼儿可以运用丰富的表情、动作以及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也有部分幼儿会出现情绪表达受限或者失调的情况,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幼儿面对的情绪问题越来越多,分离焦虑、挫折应对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数字化生活改变了幼儿情绪表达的方式,屏幕时间的增多可能会对面对面的情绪互动造成影响,这些现状凸显出深入探究幼儿情绪表达的必要性,同时也给多模态记录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现实需求。

3 幼儿情绪表达的多模态记录策略

3.1 视频观察记录策略

视频记录是最直接捕捉幼儿情绪表达的方法,应从不同角度拍摄,全面记录幼儿情绪表达,摄像机布置要考虑光线、角度和距离,要保证画面清晰度,又要尽量避免干扰幼儿自然表现,建议采用隐蔽式拍摄或提前让幼儿熟悉摄像环境,视频分析要关注面部微表情、肢体语言、动作幅度等非言语信号,用专业编码系统进行标准化评价,要提高信度,建议多名受训观察者独立编码,用计算一致性系数保证结果可靠,时间取样与事件取样结合的方法能提高分析效率。

3.2 心理生理测量记录策略

生理指标测量为情绪研究给予客观的生物依据,常用的有心率变异性,皮肤电活动,面部肌电等,设备的选择要考虑到幼儿的特殊性,选用无线,无入侵性的传感器,避免造成不适或者恐惧,测量前要开展充分的适应训练,保证幼儿处在相对放松的状态,数据搜集时要一同记载或许会影响生理指标的外部要素,像活动强度,环境改变等,生理数据的剖析要留意个体差别,创建起基线值作为参照,生理数据同行为观察数据的同步剖析能够更为精确地辨认出情绪状况。

3.3 问卷调查记录策略

针对家长、教师的问卷是了解幼儿情绪表达的补充数据,问卷设计要简单易懂,主要关注可观察到的情绪表现,不要主观臆断,可选用《幼儿情绪表达量表》等标准化量表,也可自行设计,调查时机要选在家长、教师对幼儿行为比较熟悉的时候,比如学期中段,为了提高问卷效度,可配合简短访谈,深入探究典型情境下的情绪表现,问卷数据同直接观察结果相比较,可以找出不同情境下情绪表达的差别,从而做到全面评估。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策略

多模态数据整合分析要有系统化的数据处理流程,首先要保证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时间同步,用统一的时间戳来标记,数据清洗的时候要找出并解决异常值,缺失值之类的问题,用专业的软件做数据融合和可视化,可以把视频,生理信号,行为编码等数据放在同一时间轴上显示出来,统计分析可以选多水平模型等办法处理嵌套数据,机器学习技术能挖掘数据里的复杂模式,比如情绪表达的时序特征,整个数据处理过程要透明,可重复,详细记录分析步骤和参数设置,最后形成的那个数据集要妥善保存,给后面的研究供应资源。

结语

本研究借助多模态记录技术的应用,既加深了我们对幼儿情绪表达复杂性的认识,又给幼儿教育实践给予了科学支撑,研究显示,多模态记录策略在捕捉幼儿情绪表达细微差异上有着明显优势,能够表现传统办法不易察觉的情绪特征,而且不同记录策略之间的互补性也被证实,这就表明综合使用多种办法可以更为全面地领会幼儿情绪发展的多方面特性。

参考文献:

[1] 梁美玉 .4-7 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及其与父母反应方式的关系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23.

[2] 刘婷 . 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 [D]. 西南大学 ,2023.

[3] 刘文博 . 幼儿家庭嘈杂度与其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 [D]. 河南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