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刘 畅
济南市历城区易安小学 山东济南 250100
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者的重视。群文阅读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还能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能力。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群文阅读符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然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群文阅读,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两方面,分析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指导。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1. 新课程标准对群文阅读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尤其强调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理解力的培养。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正符合这一要求。通过组织多篇与同一主题相关的文本,群文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多角度的对比分析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表达能力的提升。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对比和理解不同文本,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群文阅读不仅是对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落实,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2. 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的关系
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并非对立的教学模式,而是相互补充、互为促进的关系。单篇阅读通常强调对一篇文本的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结构和文本的细节内容。然而,群文阅读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多篇文本,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促进其在多个文本间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共性和差异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概括能力。虽然单篇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但群文阅读通过多文本的对比,使学生能够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语言和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跨文本的批判性思维。因此,群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视角,弥补了单篇阅读在思维深度和广度上的不足。
3. 群文阅读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群文阅读不仅重视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对不同文本的比较和分析,学生可以在探索不同作者、不同文体和不同情境下表达方式的异同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得到锻炼,因为他们不仅仅是理解文本的表面意义,更是在文本背后发现深层次的联系和逻辑。这种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促使学生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具备更强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1. 议题设计:从学生兴趣出发
议题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一次关于“家庭与亲情”的群文阅读课上,教师通过提出“你和家人的相处方式是什么?”的议题,让学生回顾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从而自然地引入《父亲的背影》、《我的父亲母亲》等文本的阅读。这种议题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还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亲情的多样性和内涵,帮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共鸣。此外,设计时需要确保议题具有探究性,使学生能够在思考中找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提升其批判性思维。
2. 文本选择:多样性与关联性
文本的选择不仅要符合教学主题,还要确保具有多样性和关联性。教师应选择与主题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本,从而帮助学生拓宽思维,深入了解课题的多个维度。例如,在一次关于“自然与环保”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选择了《绿色家园》《大自然的声音》和《我与自然共生》等具有不同文体和角度的文章。通过比较这些文本,学生不仅能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能通过对比不同文本风格,感受语言的多样性。文本的难易程度应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确保学生能够理解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在阅读中挑战自我,逐步提升理解能力。文本的选择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使其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和认知上的连接。
3. 教学组织:自主、合作、探究
群文阅读的教学组织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和深度探究。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在一次关于“勇气与挑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挑战?”通过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教师帮助学生将这些生活经验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和结合。接着,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分享对《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如何表现勇气的理解。教师通过组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帮助他们在讨论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和激发者,通过深入问题的探讨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最后,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结束语:群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维度的教育价值。在理论层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实践层面,通过精心设计的议题和文本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认知水平,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增强群文阅读的实践效果,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阳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14):59-61.
[2] 靳英英 . 大单元视角下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与策略探索 [J]. 成才之路 ,2025,(19):133-136.
[3] 祝 晓 燕 . 基 于 群 文 阅 读 提 升 小 学 生 的 阅 读 素 养 [J]. 语 文 世界 ,2025,(1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