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效力研究

作者

易武

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湖南益阳 413000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国家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制定及执行了食品安全标准,分析及明确标准的法律效力,对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划分、解纷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效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性

第一,统一及量化安全基线。食品安全问题十分复杂,包括较多的类型,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提供相同、清晰、能够量化的安全阈值及要求。比如针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标准中设置了相关数值,如致病菌、最大限量、食品添加剂限量,为相关主体提供依据,提升客观性。第二,为法律法规的实施提供支持。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一般是原则性及框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能够为其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进行细化;食品安全立法中规定食品中不能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食品安全标准则具体规定了食品中不能含有的物质,限量标准,促进食品安全律法落实。第三,提供可行的技术细节。食品安全标准除了规定食品中不能有什么之外,还规定了应该怎么做。比如生产规范,引导企业从根本上控制风险,提升生产规范性;检验检测方法。清楚规定应该使用的检验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质量,具有法律效力;标签标识要求。清楚规定需要标识相关信息和标识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第四,减少系统性风险。食品安全标准中设置了限量要求,如致病微生物、污染物等,能够减少消费者的风险,预防大规模食源性疾病爆发;相较于事后检测,食品安全标准基于相关过程控制标准,如GMP 等,可以从生产环节预防危害。

2、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渊源和性质

第一,法律依据。主要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章规,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对食品安全标准相关规则进行进一步细化,其包括较多的环节,如制定、发布、实施及监督[1]。

第二,法律性质。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属于国家律法中的一部分,等同于或接近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特别是在执行过程中。其是有法律明确授权、规定强制实施、作为判断食品安全的重要法定依据,本质上是法律化的技术规范。

3、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效力的体现

第一,普遍约束力。食品安全标准适用于国内从事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和食品安全监管活动,对于不特定多数人具有反复适用的效力。第二,强制执行效力。法律中提出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均要遵守。食品安全标准能够为监管执法提供基础。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工作中需要依据标准,如日常监督检查、抽样检验、风险监测、行政处罚,具有法律效力,在行政处罚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是重要判定要素之一 [2]。第三,民事裁判效力。依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或经营明知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将违反强制性标准当作认定产品缺陷的依据;认定合同违约依据。如果合同约定交付的食品与食品安全标准不一致,意味着违约;法院判定依据。对于食品安全纠纷,特别是产品责任纠纷,法院会依据食品安全标准判断涉案食品是否符合标准,为裁判提供依据。若是涉案食品符合安全标准,则判定为安全,反之则判定为有缺陷或是不安全。第四,刑事裁判效力。对于食品安全犯罪,要想判断涉案食品是否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需要依据食品安全标准,若是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可以为判定提供证据。第五,形成权利和义务。食品安全标准对不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存在差异,对于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为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支持;针对监管机构,可以明确其监督执行标准的职责及权力;针对生产经营者,设置其需要履行的法定义务,保证食品安全。

4、食品安全标准完善建议

4.1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要想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标准的作用,提升其法律效力,应该重视标准修订工作,提升修订速度,注意提升食品安全标准的前瞻性及合理性,对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和优化,提升标准间的协调统一性,以免影响食品安全标准实施[3]。

4.2 健全动态管理机制

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可能滞后于新产生的工艺或风险物质,在这种情况下,符合已有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可能存在没有被认知的风险,这就需要构建更灵敏的风险监测机制,加强监测,灵敏地风险风险,及时地调整食品安全标准,提升其实效性。

4.3 明确司法审查规则

在司法裁判中,法院一般直接应用强制性标准做出裁判。然而法院是否有权利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合理性、合法性实施司法审判存在争议,通常法院能够在个案中对标准适用做出解释,但对标准制定权限及程序合法性无法实施审查。这就需要明确法院在个案中对食品安全标准合规性、合理性审查权限及边界。

4.4 建立多元治理机制

一些新的工艺、食品原料等并没有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要想判断其是否安全,需要采取氧化的方式,如推荐性标准、专家意见、风险评估和行业惯例等。因此,对于食品安全标准不完善或是滞后的领域,应该探索行业自律、风险评估以及社会监督等方式,形成多元治理机制。

4.5 强化食品安全宣贯和理解

各层级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新旧标准间可能会产生冲突,一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具有优先效力。要想提升相关主体对食品安全标准法律效力的认知水平,在实践中准确地运用食品安全标准,应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包括司法、监管和生产经营者。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标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为国家食品安全治理提供法律和技术依据,明确意识到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效力,规范地应用到实践中,对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需要持续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有效应对新的挑战和问题,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天雨 , 张潇 , 曲靖喆 , 等 . 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J]. 现代食品 , 2021, (04): 166-168.

[2] 曾祥华. 论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法律性质和法律效力 [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9, 41 (05): 120-128.

[3] 方明, 徐静. 试论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制中的拘束力 [J]. 江苏社会科学 , 2013, (06): 90-95.

作者简介:易武(1974.6-),男,汉族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质量安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