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蓝莓种植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

谭敬文

云南省弥勒市西三镇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云南弥勒 652315

引言

在蓝莓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必须遵循科学的种植技术,确保蓝莓的健康成长。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蛴螬等地下害虫,这些害虫对蓝莓根系造成严重威胁,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因此,种植者应定期检查土壤和植物健康,采取适当的防控方式,如轮作、施用生物农药等,以有效减少蛴螬的危害。通过全面的管理措施,确保蓝莓的高产和优质,提升市场竞争力。

1 蓝莓种植核心技术

1.1 适地适栽与品种优化

弥勒市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于典型低纬高原气候。由于该城市气候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因此,每年的平均温度为 18.4C ,具有昼夜温差大且光照时间长的特点,而当地的土壤多为酸性红壤,pH 值在 之间,能够为蓝莓的生长提供舒适的自然环境,这也为提高蓝莓的产量和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选择蓝莓品种时,需要优先选择冷量低、抗逆性强、果径大、甜度高的蓝莓品种,如南高丛蓝莓“奥尼尔”“夏普蓝”,这些品种能够有效适应弥勒市的自然条件。兔眼蓝莓“灿烂”具有耐寒耐热的特性,且货架期较长,不仅能够为蓝莓的产量和品质提供有效的保障,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其次,需要对筛选后的蓝莓品种进行有效的培育。在 2023 年三月份,弥勒市不断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如与大连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和人才定向培养合作协议,与森茂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订蓝莓新品种测试与筛选合作协议,通过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并对蓝莓的新品种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培育,不仅能够有效强化产业化应用,还使蓝莓产业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为提高当地人们生活幸福感提供了重要支持。

1.2 智慧农业与精准管理

在种植蓝莓期间,通过积极引进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手段,能够对蓝莓的全生长周期以及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从而为蓝莓的产量和品质提供有效的保障。合理应用传感器网络,在棚内布设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土壤 pH 值传感器,不仅能够将蓝莓生长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控,还能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并将其上传至相关平台,使种植人员能够了解蓝莓生长的状况,进而为蓝莓的生长发育提供有效的保障。合理利用智能调控,为确保蓝莓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平台自动开关大棚通风系统、遮阳系统,能够对棚内的温度以及光照环境进行灵活的调节,保持昼温在 2528C 、夜温在 1015C ,从而有效满足蓝莓授粉的条件,为提高蓝莓的产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与智能施肥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远程精准控制水肥配比,为蓝莓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比如,在蓝莓的萌芽前需要施用氮磷钾平衡肥,当蓝莓生长发育至花期阶段,需要增施磷钾肥。因此,通过合理利用智能施肥系统,能够成功实现少量多次施肥的目标,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为提高蓝莓的产量提供了重要支持。

1.3 精准水肥管理

由于蓝莓属于寡肥植物,过量施肥会导致蓝莓出现烧根的问题,因此,在对蓝莓进行施肥时,需要严格遵循少量多次以及精准供给的原则,进而有效满足蓝莓在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在对水分进行管理时,由于蓝莓植株的根系较浅,且具有喜湿润、怕涝的特性,因此,需要对土壤的湿度进行严格的把控,使其维持在 60%~70% 范围内。与此同时,可以利用滴灌或者喷灌的方式,满足蓝莓在生长期内对水资源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大水漫灌从而导致蓝莓根系出现腐烂的现象。在对蓝莓进行灌溉时,需要优先选择雨水或者河水,避免出现深井水 pH 高、含钙钠的现象,进而为蓝莓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在进行施肥管理时,需要在蓝莓的关键时期施用合适的肥料。在蓝莓的萌芽前期需要施用适量的氮磷钾平衡肥,从而能够有效促进蓝莓植株新梢的生长,进而为提升蓝莓的产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蓝莓的花期,可以增施磷钾肥,能够有效提高蓝莓植株的坐果率,这为实现蓝莓高产的目的提供了重要支持。在采果后,需要补施腐熟牛粪和草炭等有机肥,进而有效恢复蓝莓植株,使其为来年的蓝莓产量提供有效的保障。在此期间,需要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含氯肥料,由于蓝莓对氯较为敏感,从而会对蓝莓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蓝莓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危害。

2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1 农业与物理防治

在应用农业防治技术时,可以采取清园管理措施。在冬季,对蓝莓植株的病残枝、落果以及杂草等进行有效的清除,能够有效减少病菌以及虫卵越冬基数,进而有效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诱杀技术是物理防治的重要措施。通过在蓝莓种植区域悬挂黄色粘虫板,能够对蚜虫、蓟马等害虫进行有效的诱捕。除此之外,还可以安装诱虫灯,对果蝇成虫有着较好的诱杀效果,能够有效降低40% 左右的虫口密度。

2.2 生物防治

天敌引入以及微生物制剂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在蓝莓种植区域释放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能够对蚜虫等害虫进行有效的控制。合理利用寄生蜂,能够有效抑制果蝇的繁殖,从而从源头对害虫的密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使用微生物制剂时,可以施用苏云金杆菌,该制剂对鳞翅目幼虫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合理使用木霉菌,能够有效抑制根腐病,不仅为蓝莓的生长提供安全的环境,还有效减少了 40% 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对保护环境以及土壤免受污染有着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蓝莓产业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如若要实现提高蓝莓产量和质量的目的,相关人员在种植期间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应用合理的种植技术,能够为蓝莓的产量和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尽管在种植期间,蓝莓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但只要种植人员合理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就能够为蓝莓的生长发育提供舒适的环境,从而为蓝莓产量和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进而为实现蓝莓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洪贤 . 蓝莓种植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05):75-77.

[2] 杨宸 , 周宇 . 蓝莓种植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J]. 中国果业信息 ,2024,41(08):75-76+79.

[3] 胡琦鹏 , 李露 , 方海 , 等 . 蓝莓种植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07):179-181.

[4] 张红梅 , 张铁本 . 蓝莓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研究 [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04):104-106.

[5] 许梅花 , 陶春林 , 马瑞红 , 等 . 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J]. 云南农业 ,2019(1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