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AI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王明珠

沈阳万洁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1. 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风险控制是确保企业稳健运营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AI)为企业内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提供了崭新的手段。传统的风险管理多依赖于经验和事后分析,存在反应滞后、主观性强等弊端。而借助 AI 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动态预警,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首先,AI 驱动的风险识别主要依赖于大数据分析。企业通过整合财务数据、交易数据、供应链信息、员工行为记录等多源数据,建立庞大的风险数据库。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出潜在的异常行为或偏离正常范畴的指标。例如,异常的财务交易、供应商信用风险、员工行为偏差等都能被系统实时检测到。以财务风险为例,AI 可以通过分析大量财务交易数据,识别出可能存在的虚假账目或财务舞弊行为,为内部审计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AI 预警系统通过设定规则和模型,将风险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变动或潜在的风险信号,立即发出预警通知相关人员,从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这种自动化的预警机制,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风险应对的效率。例如,在供应链管理中,AI 可以监控供应商的信用变化、交货延迟等指标,及时提示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为企业提前调整采购策略提供依据。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应用,增强了风险识别的能力。通过分析新闻报道、财务报告、法律法规等非结构化数据,AI 可以识别行业风险、政策变化或法律风险,从而拓宽风险监控的范围。

2. 智能化内控流程设计与自动化执行

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在于确保各项经营活动规范有序,防范舞弊和操作风险。传统的内控流程多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流程繁琐、容易出错、效率低下的问题。引入 AI 技术,可以实现内控流程的智能化设计与自动化执行,极大提升内控效率和效果。首先,AI 可以辅助企业进行内控流程的智能设计。基于企业的业务特征和风险点,利用算法分析历史操作数据,识别出关键控制环节和潜在的薄弱环节。结合流程建模工具,自动生成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控制流程方案,确保每个环节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例如,在财务审批环节,AI 可以根据交易金额、交易对象、历史审批记录等因素,自动设定审批权限和流程路径,避免人为疏漏。其次,AI 的自动化执行能力大大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频率,提高了控制的连续性和一致性。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企业可以实现日常重复性任务的自动化,如数据录入、账务核对、发票处理等。AI 机器人可以24 小时不间断地执行任务,减少人为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同时,结合机器学习技术,系统还能根据历史操作习惯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操作效率。AI 还能在内部控制中实现智能监控和异常检测。利用实时数据分析和行为分析模型,系统可以持续监控业务流程中的关键节点,识别异常操作或违规行为。例如,在采购环节,AI 可以检测到频繁修改合同条款、异常付款请求等行为,及时发出预警,防止潜在的贪腐或舞弊行为发生。在流程优化方面,AI 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持续改进。通过收集和分析流程执行数据,识别瓶颈和低效环节,提出优化建议,自动调整流程设置,提高整体内控效率。同时,AI 还能协助企业进行合规性检查,确保操作流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降低合规风险。

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升级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层的决策质量。随着大数据和 AI 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实现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升级,从而提升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首先,AI 支持的高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管理层全面、深入地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通过对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热点、业务趋势和异常变化。例如,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分析财务数据,识别出潜在的财务风险,提前预警;通过分析供应链数据,识别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这样,企业可以在问题发生前采取措施,实现主动控制。其次,AI 可以辅助企业进行场景模拟和预测分析,提升决策的前瞻性。例如,利用预测模型对市场需求变化、价格波动进行模拟,为企业制定采购、库存和销售策略提供依据。同时,AI 还能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模拟评估,比较不同方案的风险和收益,帮助管理层选择最优方案。这种模拟和预测能力,大大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另外,AI 还可以实现决策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例如,在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资产配置等方面,AI 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算法自动生成建议方案,甚至直接提出决策建议。企业管理层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审议和调整,提高决策效率。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AI 的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把握机会、规避风险。AI 还支持企业建立动态的内部控制指标体系,通过持续监控和实时分析,及时调整控制策略。例如,结合KPI(关键绩效指标)和风险指标,建立动态预警模型,实现对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控。一旦检测到偏离目标或潜在风险,系统会自动提示管理层采取行动。

4. 强化内部审计与合规管理的智能化手段

企业内部审计和合规管理是保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内部审计通常依赖于抽样检查、手工分析,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效率较低。随着 AI 技术的引入,企业可以实现审计流程的智能化、数据化和自动化,大幅提升审计的深度和广度。首先,AI 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据分析和异常检测。通过大数据技术,审计人员可以分析企业海量的财务交易、业务流程、供应链信息等数据,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和异常行为。例如,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检测财务凭证中的异常交易、重复支付或虚假发票,提前发现舞弊线索。这种基于数据的审计方式,不仅提高了发现问题的效率,也扩大了审计的覆盖面。其次,AI 可以辅助实现持续审计,即在日常业务中实时监控和分析关键数据,确保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利用流式数据处理技术,系统可以不断监控财务流、采购流程、员工行为等,一旦发现偏离正常范围的操作,立即提醒审计人员进行深入分析。这种实时监控机制,有助于企业提前预警和应对潜在风险。AI 还可以提升合规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例如,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合同中的法律风险条款,提醒相关部门修订。结合规则引擎,企业可以自动执行合规检测、风险评估和报告生成,显著降低合规成本。在审计报告和证据管理方面,AI 也展现出巨大潜力。利用图像识别、文本分析等技术,企业可以自动整理和归档审计证据,提取关键信息,生成结构化报告。这不仅提高了审计效率,也增强了审计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5. 知识图谱与语义分析在内部控制中的创新应用

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知识管理和信息整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传统的知识管理依赖于人工整理和存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难以支持复杂的控制需求。而 AI 中的知识图谱和语义分析技术,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智能化、系统化。知识图谱通过将企业各种信息实体(如人员、部门、流程、风险点、法规等)以节点和关系的形式进行结构化表示,形成一个全局的知识网络。这一网络可以动态反映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和关系的变化,为控制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例如,在风险控制中,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展示某个供应商的关联企业、过往交易、合同风险点等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更精准的判断。语义分析技术则通过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文本,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有用的知识。例如,企业可以利用语义分析技术,从法律法规、行业报告、内部文件中提取关键信息,自动识别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法规要求、政策变化或潜在风险。这些信息可以自动纳入知识图谱,为风险评估和决策提供依据。结合知识图谱和语义分析,企业还可以实现智能问答和自动知识检索。管理者或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提问,系统自动检索相关知识点,提供决策支持。例如,询问“最近有哪些供应商存在潜在风险?”系统可以根据知识图谱和语义分析结果,快速返回相关信息和风险提示。这些技术还能帮助企业实现流程自动化和智能推荐。通过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中的实体关系,自动识别潜在的漏洞或薄弱环节,推荐改进措施。比如,系统可以建议优化审批流程、加强某些风险点的监控措施,从而提升内部控制效果。在实践中,企业需构建高质量的知识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人工智能在内部控制培训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实践

企业内部控制不仅依赖于制度和技术,更离不开员工的认知与行为。传统的培训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控制文化。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企业培训与文化建设提供了新途径,实现个性化、互动性和持续性的培训模式,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内部控制氛围。首先,AI 驱动的个性化培训平台可以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知识水平和学习偏好,推送定制化的培训内容。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识别员工的薄弱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例如,对于财务人员,平台可以重点推送财务审计、舞弊识别等课程;对于采购人员,则强调供应商风险管理和合规要求。这种差异化的培训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其次,AI 支持的虚拟导师和智能问答系统,增强了培训的互动性和即时性。员工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聊天机器人或虚拟助手,咨询内部控制相关问题,获得即时解答。这不仅节省了培训成本,也促进了员工的主动学习。例如,员工在操作流程中遇到疑问,可通过智能助手获得指导,减少错误发生。再次,沉浸式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结合AI,为员工提供逼真的模拟培训环境。在虚拟场景中,员工可以模拟执行内部控制流程,识别潜在风险,体验操作的正确与否。这种沉浸式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控制文化。AI 可以持续监控员工的学习状态和行为表现,评估培训效果。通过分析培训数据、操作行为和考核成绩,企业可以及时调整培训策略,确保培训的持续改进。同时,基于行为分析,AI 还能识别员工的潜在风险行为,提前进行警示和引导,营造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在文化建设方面,AI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分析员工的学习态度、遵守制度情况和风险表现,系统可以推荐个性化的激励措施,如表彰、晋升、奖励等。如此,形成“人人重视内部控制、共同维护企业安全”的良好氛围。企业在实施AI 培训和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企业实际,注重技术与人文的结合。确保 AI 系统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尊重员工隐私,建立良好的组织氛围。同时,要加强领导层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推动形成以科技促控、以文化促行的企业治理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张伟. 人工智能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财务与会计,2022(5).

[2] 李明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的企业内部控制创新路径 [J]. 管理科学学报 ,2021(8).

[3] 王芳 . 基于 AI 的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应用分析 [J]. 审计研究 ,2023(2).

[4] 刘强. 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合规管理中的实践探索[J]. 现代财经,2020(11).

[5] 陈晓宇.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转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J]. 企业管理,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