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

任金旺

佛山市南海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中心

引言: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对信息化技术需求迫切。传统管理模式存在效率低、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信息化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新机遇和挑战。

1.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概述

1.1 信息化技术概念

信息化技术是指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它涵盖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内容。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例如,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复杂的工程计算、绘图、模拟等操作。通信技术使得工程中的各个参与方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信息传递,无论他们身处何地。传感技术可用于监测建筑结构的状态,如在大型桥梁或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传感器监测结构的应力、变形等关键参数,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控制技术则可以实现对工程施工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施工的精度和效率。

1.2 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现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日益提高,传统的管理手段已难以满足管理需求。信息化技术能够整合建筑工程中的海量信息资源,包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计划、材料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等。如果没有信息化技术的辅助,在处理这些庞大的信息时,极易出现信息丢失、错误传递等问题。从项目进度管理角度来看,建筑工程往往涉及多个子项目和众多施工工序,信息化技术可以对进度进行精确的计划、跟踪和调整。例如,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将整个工程的进度计划分解为各个子任务,并为每个任务设定合理的时间节点和资源分配,实时监控进度情况,一旦出现偏差,能够及时发出预警并提供调整方案。在质量管理方面,信息化技术可以建立质量标准数据库,方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随时查询对照,同时利用数字化检测设备将检测结果直接传输到管理系统中,便于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追溯问题根源。

2.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 提高管理效率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各项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如人工收集工程数据、手工绘制工程图表、人工传递信息指令等,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这一局面。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它集成了建筑工程的各种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功能信息等。管理人员可以通过 BIM 模型直观地查看工程的整体情况,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无需在大量的纸质图纸和文档中查找。同时,在工程变更管理方面,BIM 技术可以快速地对变更内容进行分析,评估变更对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影响,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施工人员的出勤情况、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施工进度等信息,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2.2 增强信息共享与沟通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效地增强了信息共享与沟通。建筑工程涉及到多个参与方,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传统模式下,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依靠纸质文件传递和会议沟通,这种方式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不完整、容易出现误解等问题。而信息化技术为各方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例如,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各方可以将自己的工作成果和相关信息上传到系统中,其他参与方可以根据权限随时查看和下载。在这个平台上,设计单位可以及时将设计变更通知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可以将施工进度、质量问题等反馈给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可以将监理意见和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共享给其他各方。

3.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各环节的应用

3.1 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项目管理软件是进度管理的重要工具。这类软件能够根据工程的总工期、各子项目的工作内容和逻辑关系,自动生成详细的进度计划。例如,将整个建筑工程分解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包含若干个施工工序,软件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每个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晚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等参数,并以甘特图、网络图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将实际进度情况反馈到项目管理软件中,软件会自动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旦发现进度滞后,会及时发出预警。同时,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对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如天气情况、材料供应情况、人员调配情况等。通过与气象部门的数据对接,可以获取准确的天气信息,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措施;利用物资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材料的库存和供应情况,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避免因材料短缺而导致的进度延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合理调配施工人员,提高劳动效率。

3.2 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质量管理软件能够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从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验收规范,再到最终工程的质量评定标准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质量管理软件随时查询相关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信息化技术支持各种质量检测设备与管理系统的连接。例如,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钢筋间距检测设备等可以将检测结果直接传输到质量管理系统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如果发现某项检测数据不符合质量标准,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并追溯到具体的施工部位和责任人。同时,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实现质量问题的跟踪处理。当发现质量问题后,质量管理系统可以生成质量问题整改单,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期限和责任人等信息,并对整改过程进行跟踪,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另一方面,BIM 技术在质量管理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BIM 模型可以对建筑工程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方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间。需不断探索和完善信息化技术应用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更好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灼辉. 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浅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25, (10): 46-48.

[2] 任旺. 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25, (10): 52-54.

[3] 桑瑞 . 基于信息化简析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技术关键 [J]. 居舍 ,2025, (10): 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