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BIM 的进度质检联动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作者

余繁显 闫赫赫 宋浩天 孙鹏飞

中建青岛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青岛 266000

1 引言

在现代大型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控制与质量检验的高效协同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施工管理普遍存在信息孤岛问题:进度与质检数据分散于独立系统,如 P6 进度软件、project 与质检管理平台,导致信息割裂、更新滞后,难以支撑实时决策 [1]。尤其对于复杂公共建筑,传统人工进度追踪误差显著,文献 [2]证实人工偏差率达 15%-20% ,且质检结果无法动态反馈至进度调度,形成管理闭环断层 [3]。尽管 BIM 技术已用于施工可视化,文献 [4] 验证其设计协调价值,但既有应用存在三方面局限:一是数据粒度与质量验收单元不匹配,缺乏构件级进度 - 质检属性绑定机制 ;二是动态协同缺失,未建立进度计划与质检结果的实时驱动关系[6] ;三是决策支持薄弱,数字孪生技术尚未充分整合生产调度业务数据形成科学决策看板 [7]。针对上述缺陷,本研究以上合广场为工程载体,研究构件级 BIM 进度 - 质检数据联动机制,构建进度质检联动的数字生产调度系统,实现施工进度自动追踪与误差消除;通过集成数字孪生底座业务数据打造可视化决策看板,为破解信息割裂导致的协同低效问题提供数字化工具。

2 BIM 驱动的进度- 质检联动机制构建

本研究以构件级BIM 为核心载体,建立“质量单元→BIM 构件→进度任务”的精细化映射机制。具体包括:

质量单元结构化拆分:将工程实体拆分为最小质量单元(如“B2 层 C 区柱构件”),每个单元绑定唯一 BIM 构件并赋予属性集,包含进度计划时间节点、质检标准(如混凝土强度等级、垂直度偏差限值)等关键参数。

进度计划动态关联:在系统中导入 Project 编制的进度计划,通过 WBS 编码将任务节点与 BIM 构件自动关联。例如,“3 层梁板浇筑”任务关联梁构件KL-301 至 KL-315,形成任务 - 构件 - 质检的三维数据链。

质检驱动进度更新:现场验收人员执行验收程序,通过移动端提交质量单元验收结果,系统仅当质检通过时,才自动标记对应构件为“完成”。若质检不合格,关联任务进度线冻结,触发整改流程。这一机制彻底消除人工虚报进度问题。及时的将关键工作的执行情况填报反馈给系统,便于管理层对计划进行调整和重大问题的决策。

现场施工人员仅需要在质量管理系统中正常填报质量单元报验信息,系统便可自动分析实况信息来获取具体施工的进度,并将分析出的进度数据在甘特图中各大小任务节点显示,直观展示进度是否落后,方便管理层与作业层进行及时的协调商讨的信息交流,实现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跟踪管理。

3 系统架构与逻辑

为实现多源业务的高效融合与协同管理,系统构建三层架构体系与闭环控制逻辑,通过数据贯通、智能运算与可视化呈现的深度协同,打破信息壁垒,提升业务管控的自动化与精准化水平。

(1)三层架构体系:多源业务融合的技术支撑

系统通过三层架构实现多源业务数据的集成与应用,各层级既独立承担核心功能,又通过数据交互形成有机整体:

数据层:作为信息基座,集成 BIM 模型(含构件几何与属性信息)、进度计划(任务节点、时间参数)、实时质检结果(含缺陷详情、整改状态)三类核心数据,通过统一接口协议实现跨系统数据互通,消除信息孤岛。数据层通过建立 BIM 构件 ID 与进度任务编码、质检记录编号的关联映射,为上层运算提供标准化数据基准。

逻辑层:部署进度追踪引擎,基于数据层的质检结果自动完成任务完成率计算。其核心逻辑为:将任务节点拆解为关联构件集合,实时抓取质检结果并统计通过比例(如某节点关联 3 个构件,1 个验收通过时完成率自动更新为33% ),确保进度数据的动态性与准确性。

应用层:以数字孪生调度看板为核心载体,实现数据可视化与业务监控。关键功能包括: 进度可视化:通过 BIM 模型着色直观呈现进度状态,红色高亮未验收构件,标识滞后区域;

质检监控:支持多维度统计,如按楼层计算验收通过率,自动定位高频缺陷;预警中心:基于进度偏差分析,自动推送精准预警信息(如“A 区浇筑延

误 2 天,因 B3 柱整改未完成”;

(2)闭环控制逻辑:质检 - 进度联动的核心机制

闭环控制逻辑以构件验收状态为驱动,实现任务节点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管理,形成“质检结果 - 进度更新 - 任务联动”的无缝链条:

最小任务节点的结束条件由关联构件验收状态决定:当所有关联构件均验收通过后,节点自动结束,结束时间取最后一个构件的验收通过时间;

上级任务节点的周期动态生成:其开始时间为下属节点的最早启动时间,结束时间为下属节点的最晚完成时间,真实反映整体任务进展;

任务联动机制:前置任务节点完成后,后续任务无条件自动启动,无需人工干预,确保工序衔接的连贯性。

4 进度质检联动应用

系统基于 BIM 技术构建进度与资源协同管理体系,通过构件级建模、数据关联、智能追踪及可视化分析,实现施工过程的精准管控与高效调度。

4.1 创建构件级BIM 作为数字化管理的基础载体

以三维 GIS 技术为支撑,构建构件级 BIM 模型作为系统核心数据载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基础数据结构化:

根据质量单元最小层级拆分工程结构构件,确保每个构件对应唯一质量验收单元为构件赋予唯一标识(如 ID 编码)及基础属性信息(如材质、规格、所属分部工程),建立 BIM 模型与实体工程的精准映射。

4.2 以BIM 媒介关联进度质检数据

通过 BIM 媒介打通质量管理与进度管理的数据链路,实现跨业务协同:

(1)质量管理数据准备

划分工程质量单元并结构化拆分至最小层级,将每个最小质量单元与唯一BIM 构件绑定(一对一关联),确保质量验收记录可追溯至具体构件。

 

(2)进度计划数据关联

进度计划编制支持两种模式:平台内直接创建(含任务分级、时间参数、责任人配置)或通过 Project 软件编制后一键导入;进度计划与 BIM 模型的关联采用“手动关联”或“编码关联”,配置 WBS 编码实现一键匹配,使每个任务节点对应特定 BIM 构件集合。通过上述关联,质量单元与进度计划以BIM 构件为纽带形成映射关系,为后续自动追踪奠定基础。

4.3 基于验收程序的进度自动追踪实现以质量验收流程为触发点,通过以下逻辑实现任务进度的全自动更新:

(1)验收发起

选择目标质量单元录入基础信息,明确是否为最后检验批,提交审核;

(2)状态同步

验收通过后,系统自动将对应 BIM 构件标记为“已结束”,并记录结束时间(即验收通过时间);

(3)节点进度计算

最小任务节点:关联多个构件时,按通过构件数量占比更新进度(如 3 个关联构件通过 1 个时进度为 33%) );所有构件通过后节点自动结束,结束时间取最后一个构件的验收时间;

上级任务节点:周期为下属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至最晚结束时间,随下属节点状态动态更新;

(4)任务联动

前置节点结束后,后续任务无条件自动启动,实现工序衔接的无缝化。通过上述应用方式,系统实现全量施工任务节点进度的自动追踪与动态更新。

4.4 4DBIM 进度推演及实际进度分析基于 BIM 模型集成时间维度,构建 4DBIM 系统实现两大核心功能

施工推演:模拟未来建造过程,实现工筹方案可视化与虚拟建造验证;偏差分析:对比质量验收形成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量化偏差值,提前识别延误风险并辅助制定纠偏措施。

4.5 数字孪生沙盘生产调度分析数字孪生沙盘汇聚多源业务数据,支撑生产调度的精细化分析:

进度偏差追踪:统计本周与上周计划执行偏差,识别关键任务节点的滞后情况;

工序状态可视化:基于 BIM 模型直观展示当前工序进度与滞后部位,辅助分析延误原因;

决策支持:结合偏差分析与工序状态,为资源调配与生产计划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4 结语

以质量验收程序等高频刚需功能数据为基础,通过提取关键信息并与 BIM构件建立关联映射,将其融入进度管理功能模块,再依托BIM 技术实现自动追踪与动态更新,这一模式具备以下显著优势:

(1)BIM 平台信息高度集成

平台凭借强大的系统性能,可全面整合项目全周期产生的进度信息,并能根据项目推进动态完成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增量补充,形成完整的信息闭环。

(2)项目管理协调高效

借助 BIM 技术开展项目管理,能高效推动各参与单位及专业间的协同合作,确保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沟通与快速解决,大幅提升跨主体协作效率。

(3)进度管理科学精准

基于构件级 BIM 的动态进度管理技术,可自动追踪工程结构施工进度,精准掌握实际进展情况。这一过程不仅规避了人为记录误差,减轻了技术人员工作负担,更为制定进度纠偏措施与资源调配方案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以质量验收程序等高频率必须使用的功能数据为基础,从中提取关键信息,与BIM 构件关联映射到进度管理功能中,再通过BIM 技术自动追踪更新。

参考文献:

[1] 陈建国等. 建筑工程信息孤岛成因与协同管理路径研究 [J]. 土木工程学报 , 2021, 54(8): 112-120.

[2] 张宏等 . 施工进度人工记录误差实证分析 [J]. 工程管理学报 ,2022, 36(4): 45-50.

[3] 王广斌等. 质量- 进度闭环管理在预制装配施工中的缺失与对策[J].建筑经济 , 2023, 44(3): 88-94.

[4] 李久林等 . BIM 技术在冬奥场馆协同建造中的实践 [J]. 施工技术 ,2020, 49(18): 1-6.

[5] 马智亮等 . 构件级 BIM 模型数据深度集成瓶颈分析 [J]. 图学学报 ,2023, 44(1): 189-196.

[6] 丁烈云等 . 动态施工调度的 BIM-RFID 实时驱动模型 [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 2024, 52(2): 77-84.

[7] 刘占省等.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业务数据集成局限与突破 [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 2023, 15(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