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赵寅虓
深圳湾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1、引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全球 GDP 的比重持续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建筑市场规模将达到 15.5 万亿美元。然而,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局限于单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忽视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协同效应,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全过程管理作为一种系统化、集成化的管理理念,能够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从立项决策到竣工验收,实现对成本的全面把控。通过优化设计、精细化施工管理、合理化材料采购以及高效配置人力资源,全过程管理不仅提升了成本控制的效果,还促进了各参与方之间的协作,减少了因信息传递不畅而引发的成本浪费。本文旨在探讨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为提升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2.1 全过程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全过程管理是一种以系统化、集成化为核心理念的管理模式,覆盖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其显著特点包括整体性、动态性和协同性。通过贯穿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全过程管理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信息的高效传递。近年来,建筑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22 年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突破 12万亿美元,但成本超支问题依然严峻,平均超支率达 10%-30% 。在此背景下,全过程管理以其对各环节的全面把控能力,成为解决成本控制难题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提升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突出。
2.2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涉及多个关键环节,包括设计阶段的成本预算、施工阶段的费用监控以及材料采购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设计阶段是成本控制的核心起点,合理的规划可避免后期变更带来的额外支出。施工阶段则需注重精细化管理,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施工进度的协调性。此外,材料采购环节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科学的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建筑行业因材料浪费导致的成本损失达工程总成本的 5%-8% 。全过程管理通过整合这些关键环节,形成了闭环式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超支现象的发生。
2.3 全过程管理在各阶段的具体应用
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各阶段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在项目立项阶段,通过科学评估和预算编制,为后续成本控制奠定基础。设计阶段引入价值工程方法,优化设计方案以降低初始投资。施工阶段则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偏差问题。例如,2020 年某大型建筑企业通过全过程管理将施工阶段的人力和材料浪费率降低了 15% 。竣工验收阶段则侧重于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项目提供参考。全过程管理还强调多方协作,通过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提高沟通效率,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成本浪费[1]。尽管面临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挑战,但通过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3、全过程管理对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影响
3.1 提高成本预测和估算的准确性
建筑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数据显示 2022 年全球建筑业产值已突破 12 万亿美元。然而,成本超支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约有 70% 的项目存在预算偏差。全过程管理通过系统化方法,在项目立项阶段便引入精细化的成本预测与估算技术,结合历史数据与市场动态,有效提升了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借助信息化工具整合多维度信息,避免了传统估算中的经验主义弊端,为后续阶段的成本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过程不仅减少了因估算失误导致的资金浪费,还为企业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3.2 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在建筑工程中,资源浪费是成本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施工过程中约有 15%-20% 的材料因管理不当而被浪费。全过程管理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在施工阶段,通过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确保材料采购与实际需求高度匹配,减少库存积压;同时,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避免窝工现象的发生。此外,全过程管理强调跨部门协作,推动各参与方共享资源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支出。
3.3 减少设计变更和工程返工
设计变更和返工是建筑工程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据调查,这类问题约占总成本的 10%-15% 。全过程管理从设计阶段开始介入,通过多方论证和方案优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后期变更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环节,采用数字化建模技术进行模拟分析,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全过程管理注重沟通机制的完善,确保设计团队、施工单位及业主之间的信息畅通无阻,从而大幅降低了因误解或信息滞后引发的返工风险,为项目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
4、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实施策略
4.1 建立健全全过程管理体系
建筑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2022 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已突破 30 万亿元,但成本控制问题仍是制约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2]。通过科学规划和制度设计,将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全生命周期,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实现无缝衔接。特别是在设计阶段,应强化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评估,确保其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具备成本优势。同时,施工阶段需明确各环节的成本责任,形成动态监控机制,从而为成本控制提供系统化保障。
4.2 强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
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建筑行业数字化投入占比仅为1%,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全过程管理中,通过引入 BIM 技术、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手段,可以实现对工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从而精准掌握成本动态变化。此外,信息化工具能够有效整合分散的资源信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因信息孤岛导致的决策失误。例如,材料采购环节可通过数字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为成本控制注入科技动力。
5、结论
显著,尤其在当前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其价值更为凸显。近五年数据显示,中国建筑行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5% 左右,但利润率却因成本控制不力而逐年下降。全过程管理通过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从设计优化到施工精细化管理,再到材料采购与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实现了对成本的全面把控。同时,该模式促进了多方协作,减少了信息传递障碍引发的资源浪费。然而,管理人员素质差异及信息化水平不足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挑战。研究表明,通过提升管理团队能力并加强信息化建设,全过程管理可进一步释放潜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经济效益,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3]。
参考文献:
[1]张建强 ;. 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J]. 陶瓷 ,2023(12):181-184.
[2]赵崇秀 ;. 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J]. 四川建材 ,2025(01):220-222.
[3]乔 军 ;.BIM 技 术 在 房 建 工 程 成 本 管 理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J]. 砖瓦 ,2025(0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