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哮喘的机制研究
吕阳 李敏
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北襄阳 441000
哮喘(儿童支气管哮喘)一直以来都是因其反复性的气道炎症,以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的多发性疾患[1] ;因为儿童各个器官未完全发育好,尤其是肺脏,所以儿童患病率、发病率都很高。临床表现:哮鸣、胸闷、喘息、咳痰等症状 [2]。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哮喘患儿就诊人次逐年递增,年龄逐渐趋于幼儿化;而且哮喘患儿因气候的变化每年都会发作几次,每次生病后就要请假回家,学习课程落下,饮食量下降,加重了家庭的费用支出。且目前研究发现,由于对哮喘的认识不足、治疗手段欠缺,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儿童哮喘控制不佳。贾春梅等学者发现哮喘发病因素与机体免疫失衡、肠道菌群失衡有密切关系;其中哮喘患儿在发病时,其体内的 Th2 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L-4 等)会出现明显的分泌增加,而机体内的Th1 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如 IFN-γ 等则会相应的出现分泌减少 [3-4],机体内肠道有益菌的增加能明显的缓解患儿的哮喘症状[1]。有多项研究发现槐杞黄作为中成药也能起到免疫调节剂的作用 [5-7],但其机制仍不是很明确。通过本次研究,旨在更进一步的探讨槐杞黄颗粒对哮喘患儿辅助治疗的作用机制;以通过观察槐杞黄颗粒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哮喘患儿大便中菌群菌落数的变化、炎症因子检查、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儿科住院及门诊患儿,收集时间 2022.10-2023.12。目前共收入符合纳入标准哮喘患儿 50 例。将所有入组的、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儿以 1:1 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以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2016 年版 )》的诊断内容为准[8]: ①反复出现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性刺激等有关;②哮喘发作时,患儿两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 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中医诊断标准: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内容为准[9] :证型以气阴两虚证,主症:咳嗽时间长,有发热,或者无发热、咳痰不明显;次症为面色无华、神疲气短、五心烦热、口干喜饮、食欲不振、小便黄、大便干或溏、舌红少苔、脉细数。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 ( 轻中度哮喘 ) ; ② 近一月来未使用过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类药物; ③ 对槐杞黄颗粒无过敏,对治疗方法无禁忌; ④ 患儿及家属知情并同意。 ⑤ 年龄低于10 岁以下的患儿。
1.3.2 排除标准
①心源性哮喘以及先天性慢阻肺的患儿; ② 依从性差患儿; ③ 伴有严重感染患儿; ④ 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儿。
1.4 方法
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 (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H20130322), 每日 200~400μg , 1 次 /d, 2~4 吸/ 次。辅助平喘对症支持治疗。发作期开始用药,直至病情缓解,一月后并做随访。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方药组成:槐耳菌质、枸杞子、黄精。口服,日三次,一袋 / 次。(启东盖天力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B20020074)。发作期开始用药,直至病情缓解后再坚持用药一月,并做随访。
1.5 观察指标
抽取患儿静脉血2 mL, 离心 10min(3000r/min) ), 分离血清,采用ELISA 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 (IL)-4、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ACTH 及 CORT 水平。记录患儿哮鸣、胸闷、喘息、咳痰消失时间。检查肠道菌群含量:收集患儿的粪便标本,存于无菌干燥瓶内,检验时取 1 g 大便标本 , 加入 9 mL 磷酸缓冲盐溶液 , 摇荡至少 5 min 充分混匀 , 在离心机中以 1 500 r/min 的转速离心 5 min, 提取上清液 , 重复操作 3 次 , 在离心机中以 9 000r/ min 的转速离心 3 min, 待沉淀后以磷酸缓冲盐溶液清洗 4 次 , 加入 0.1 mL 蒸馏水至悬浮 ,加入 1%TritonX-100 使细菌壁破碎 , 释放出 DNA, 持续煮沸 5 min, 放入冰水中冷却。选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试剂盒进行检测 , 引物由专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检测。粪便存放要求:采取对治疗前、缓解期,以及病情恢复后1 月的大便留样保存送检。
1.6 疗效标准
①显效:患儿哮鸣、胸闷、喘息、咳痰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70%; ② 有效:患儿哮鸣、胸闷、喘息、咳痰临床症状积分减少为 30%~69% ; ③ 无效:患儿哮鸣、胸闷、喘息、咳痰临床症状积分减少小于30% 或无改善。总有效率 Σ=Σ ( 显效 + 有效)/ 总例数 ×100% 。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 x2 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共入组哮喘患儿 50 例。观察组中有 25 例患儿,其中男 18 例,女 7 例,平均年龄(5.22±2.78)岁;对照组中也有 25 例患儿,其中男 16 例,女 9 例,平均年龄为(4.98±2.33)岁。
2.2 临床评价指标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哮鸣、胸闷、喘息、咳痰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2。
表 1 2 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注:2 组总有效率比较, x2=7.807 , P=0.020
表 2 治疗前后各时期两组临床指标的比较(消失时间天)

注: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 实验室指标2.3.1
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的 IL-4、IL-6、IL-17 水平较正常值相对偏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 。治疗后,两组 IL-4、IL-6、IL-17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下降,观察组治疗后IL-4、IL-6、IL-17 水平下降值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表 3 不同组别治疗前后各实验室观察指标的变化

2.3.2皮质醇、ACTH、TNF-α 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皮质醇、ACTH、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皮质醇、ACTH、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皮质醇、ACTH、 TNF-a 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表 4 不同组别治疗前后各实验室观察指标的变化


2.3.3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大便中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落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 1 个月大便中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中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落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5。
表 5 两组患儿肠道菌群水平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3.4 不良反应
患儿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中,仅一个病患出现了大便偏稀症状,量少,治疗结束后大便已成形,无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不降,反而明显上升,尤其是年龄越小的患儿所占比例越大 [10-11]。很多患儿受到哮喘症状的折磨,导致睡眠困难,学习注意力不能集中;目前对于低年龄患儿,因其理解、表达以及配合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对哮喘的临床评价工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患儿反复发作,浪费了更多的资源[12]。中医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中医辨证分为哮证、喘证,两者在治疗上都坚持统一原则[13] :第一不要把哮喘当作普通感冒咳嗽治疗,恢复了就不管,要有长期调理的思想;第二所有治疗都要规范化,不能为了一时的效果,大量的激素运用;第三中医讲辨证论治,一人一方针对性治疗。简单讲就是急性期以控制患儿哮喘症状为主,症状平稳后以调理肺、脾、肾等从根本上治疗:在缓解期时,加强脾肾调补,肾主收藏,能很好的固摄肾气,纳气平喘。古代《黄帝内经》中论述“肺与大肠相表里”,这提示呼吸道疾病与肠道有一定联系;西医研究也发现,人体的肺微生物群体,以及腹腔内的肠道微生物群体对哮喘疾病的调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14]。肺的微生物和肠道的微生物在体内变化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依托,两者一般通过血液循环相互影响,肺和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肠- 肺轴”的学说 [15]。
通过研究发现,槐杞黄颗粒作为中成药应用于哮喘患儿,起到明显的有益辅助效果 [16], 。槐杞黄颗粒的主要成份是临床中常用到的益气养阴药物;可用于对于哮喘反复发作的,伤及人体气阴的儿童虚弱体质的治疗。槐杞黄颗粒在中医方面按功效分类为补益剂,但是随着与西医的结合深入研究发现其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17]。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槐杞黄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些患儿粪便中有益菌菌落数较前明显增加。
槐杞黄颗粒由以下几味中药组成:槐耳菌质、枸杞子、黄精;其中槐耳菌质通过现代研究发现,它有很好的抗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同时在改善微循环、抗过敏等方面也疗效突出;枸杞子以滋补肝肾、益精为主,补肝肾之虚,具有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的药理作用。黄精为补阴之药,善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西医研究也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以上三药结合可达到益气滋阴、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18]。槐杞黄颗粒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临床上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针对儿童的临床多种疾患用药也有很多新的发现 [19]。1、槐杞黄颗粒能起到间接地调节人体细胞、体液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功效;2、槐杞黄颗粒在儿科的广泛应用: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儿童泌尿系统疾病;治疗儿童免疫系统疾病;治疗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呼吸道类哮喘疾病的研究:多位学者认为槐杞黄颗粒在支原体肺炎、毛支等疾病中辅助治疗效果疗效突出,提高肺部功能,减少疾病发作次数 [20-2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哮喘,能够明显缩短哮鸣、胸闷、喘息、咳痰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槐杞黄颗粒作为中药,在辅助性用药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通过中医辨证,让患儿能更快的恢复;通过此次的研究发现:哮喘患儿的体内许多炎症因子检测值均较前升高。在用药 1 个月后,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见,两组患儿体内的 与Th2 相关细胞因子( IL-4 、IL-6 和 IL-17)检测值都较前下降( P<0.05 ),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发现 Th2 细胞的分化是哮喘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通过治疗,Th2 免疫失衡得到纠正,患儿的气管痉挛、气道炎症都得到了改善,让病情得到了更快的控制。研究发现:两组在治疗用药后体内皮质醇、ACTH、TNF-α 检测值都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皮质醇、ACTH、TNF-α 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各指标水平都较前下降,患儿症状得到改善,表明抗哮喘治疗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有助于改善哮喘患儿的免疫失衡,抑制气道炎症,进而可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最后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考虑第一样本量较少,第二用药时间相对较短,可能在增加槐杞黄颗粒用药时间,比如:2 个月、3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用药会有不同的结果。
本次研究可见,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哮喘用药一个月后,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检测值较前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观察组中升高的有益菌菌落数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槐杞黄颗粒能够提高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数量,通过“肺 - 肠轴”理论,改善体内微生物菌群,从而达到治疗儿童哮喘疾病的效果;说明槐杞黄颗粒不只是单一的益气滋阴之品,其通过调节哮喘患儿的紊乱的肠道菌群,来辅助治疗疾病。
综上所述,槐杞黄颗粒可以通过调节机体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的菌落数,调节体内异常炎症因子达到正常水平,进而缩短哮喘治疗病程,很好的缓解哮喘症状。
参考文献:
[1] 刘玉婵 , 刘琳 , 孟令建 , 等 . 槐杞黄颗粒对轻度持续期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儿科药学杂志 ,2023,29(01):27-30.
[2] 徐冲 . 槐杞黄颗粒辅助 ICS 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对肺功能、临床症状的影响 [J].数理医药学杂志 , 2022, 35 (06): 862-865.
[3]Tang F,Wang F,An L,et al. Upregulation of Tim-3 on CD4(+)T cells is associated with Th 1/Th2imbalance in patients with al⁃ lergic asthma[J]. Int J ClinExp Med,2015,8(3):3809-3816.
[4] 贾春梅 , 王冬梅 , 宁立华 , 等 . 槐杞黄辅助治疗哮喘儿童疗效及外周血中 Th1 Th2相关细胞因子对氧磷酶 1 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18, 33 (05): 365-369.
[5] 曲艳春 , 刘贵昌 . 槐杞黄颗粒联合小青龙汤对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J/OL]. 中华中医药学刊 ,1-11[2024-10-28].
[6] 李微娜 , 王晓雪 , 郝恒瑞 . 槐杞黄颗粒联合 GINA 阶梯方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对细胞、体液免疫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中药材 ,2022,45(07):1757-1761.
[7] 李微娜 , 槐杞黄颗粒佐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以及对 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影响 . 河北省 , 邢台市人民医院 ,2022-05-25.
[8]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 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67.
[10] 梅玲华, 贺兆平, 马宁, 等.0 ~6 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发病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6(26):8-10.
[11] 曾晓铧 , 黄纯 , 梁明 , 等 . 支气管哮喘患儿过敏情况及其与年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关系 [J]. 广西医学 ,2023,45(16):1939-1943.
[12] 卢 清 涛 . 儿 童 支 气 管 哮 喘 反 复 发 作 的 相 关 危 险 因 素 [J]. 慢 性 病 学 杂志 ,2021,22(05):767-769+772.
[13] 赵霞 , 秦艳虹 , 王有鹏 , 等 . 儿童哮喘中医诊疗指南 ( 修订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38(06):476-482.
[14] 张伟 , 代梦 , 曾令聪 , 等 . 益生菌辅助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 [J]. 临床肺科杂志 ,2023,28(08):1274-1277.
[15] Enaud R,Prevel R,Ciarlo E,et al. The Gut-Lung Axis in Health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A Place for Inter-Organ and Inter-Kingdom Crosstalks[J].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2020,10:9.
[16] 孙默 . 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槐杞黄颗粒的辅助价值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7(35):174-175.
[17] 程茜 . 槐杞黄颗粒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J]. 中外医疗 ,2020,39(16):106-108.
[18] 张江华 . 孟鲁司特钠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哮喘的评价 [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10(08):65-66+68.
[19] 胡天一 . 槐杞黄颗粒在儿科临床的应用进展 [J]. 天津药学 ,2021,33(02):64-67.[20] 刘金,闫虹,陈小庚,等 . 槐杞黄颗粒对重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19(7):759-762.
[21] 王洪峰 . 槐杞黄颗粒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7,9(2):144-146.
市级课题:基于“ 肠道菌群” 的变化探讨槐杞黄治疗肺炎喘嗽病的疗效机制(2022YL5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