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积碳清理对燃烧效率的维修影响   

作者

刘海军 何胜 李力

511023198912161619 500225199002035416

引言

航空发动机作为现代航空器的核心动力系统,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飞机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及环保水平。燃烧室作为发动机中的关键部件,负责将燃油与空气混合并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涡轮运行。然而,长期运行过程中,燃烧室内容易形成积碳。这些积碳主要由不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润滑油残留及其他杂质在高温环境下积聚而成。

积碳不仅影响燃烧效率,还会引发燃烧不均匀、局部过热、喷油系统堵塞、排放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进而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提高维护成本。因此,定期对燃烧室进行积碳清理,不仅能够有效恢复燃烧效率,还可提升发动机整体性能。本文将从积碳形成的机理入手,分析清理技术与周期,深入探讨其对燃烧效率的影响及其在维修中的应用价值。

一、积碳形成的原因与影响

(一)积碳的形成机理

燃烧室积碳的形成和多方面因素有关。其一是不完全燃烧,当喷油质量不佳、空气流动受阻,或是燃烧控制不合理时,燃油就不能充分燃烧,碳粒便会沉积在燃烧室壁面。其二是润滑油残留,部分润滑油进入燃烧区域,在高温作用下裂解,产生胶质和焦炭类物质,附着在高温金属表面形成积碳。其三是燃料品质不稳定,燃料里含有的杂质、硫化物或芳香族烃等成分,燃烧后会生成积碳或烟灰。此外,燃烧温度分布不均,局部高温区也会促使未完全燃烧颗粒与金属壁面反应,形成焦炭沉积。

(二)积碳对燃烧效率和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积碳会给燃烧效率和发动机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积碳覆盖在燃烧室内壁,会阻碍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致使燃烧完整性受影响,让燃烧效率降低。局部积碳还会造成热负荷分布不均,产生“热点”,加速部件老化甚至烧蚀,引发燃烧温度异常。同时,积碳容易堵塞喷嘴,使喷油不均,加剧燃烧不完全。不完全燃烧又会让 CO、HC 和 NOx 等有害气体排放增多,影响环保性能。而且,过度积碳会使发动机效率下滑、故障增多,最终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周期。

二、积碳清理技术方法

目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积碳清理有多种技术方法。机械清理法借助刷子、刮刀或喷砂等工具,以物理方式将较厚且结构易接触区域的积碳剥离。化学清洗法则是运用特定清洗液,像碱性溶液、有机溶剂等,对燃烧室进行浸泡或循环冲洗,以此溶解微细结构和不可拆解部位的积碳。等离子体清洗利用高能等离子体射流剥离表面积碳,具备高效且无损的优点,适用于精密部件清洁。激光清理技术通过高能激光束照射积碳区域,凭借热蒸发或剥离作用去除积碳,有着高精度、无接触、低损伤的特性。热清洗法是把燃烧室放进高温炉,借助热裂解让积碳分解气化。

三、积碳清理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一)清理前后的燃烧效率对比

在实际维修案例中,通过积碳清理后,燃烧室燃烧效率普遍提升 5% 至12%。某型号涡喷发动机清理前燃烧效率仅为 88% ,清理后提升至 95% ,同时温升减少约 20℃,燃油喷雾图像更加均匀,排放烟度显著降低。清理积碳还使得燃烧室点火响应速度加快,火焰传播更加稳定,有效避免了燃烧迟滞现象的发生。此外,喷油器与燃烧器腔体的热负荷分布更加均衡,降低了局部高温造成的结构疲劳与烧蚀风险,整体运行状态显著改善。

(二)清理积碳对燃油消耗与排放的改善效果

积碳清理后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平均下降 8% 左右,NOx、CO 排放分别下降12% 和15%,对环境和经济运行均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减少的燃油消耗和维护频率可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例如某型公务机发动机清理周期由500 小时延长至800 小时,年维护成本下降约15 万元。

四、燃烧室积碳清理的维护周期与经济效益

(一)积碳清理的最佳周期

燃烧室积碳的清理周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结构特性、燃烧方式、所使用燃料的种类、环境温度及飞行区域的大气成分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在一般民航运输机中,推荐的积碳清理周期为 400 至 800 飞行小时,这一范围已被多个发动机制造商和维修单位证实较为合理。在此区间内,积碳尚未达到严重影响燃烧效率和发动机寿命的程度,清理所需的维护成本与燃烧效率提升之间能实现良好平衡。

对于某些特殊使用环境,如频繁执行短途航班、频繁启停、高海拔机场运行、热带潮湿地区或沙尘暴频发地区运行的飞机,由于外界空气含氧量变化较大且颗粒物较多,会加速燃烧不完全现象,导致燃烧室内积碳沉积速度明显加快。因此,这类飞机应适当缩短清理周期至 300500 小时,并结合运行数据动态评估。

随着航空发动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当前已有多种在线监测技术被用于判断燃烧室内部的运行状态。通过对排气温度分布的连续监测,可以识别燃烧不均衡及局部过热点,进而判断是否有积碳干扰燃烧过程。此外,尾气中 CO、HC、NOx 等排放成分的实时监测,也可以作为评估燃烧状态的依据。这些手段可辅助建立“基于状态的维护(CBM)”机制,使燃烧室积碳清理从传统的计划性维护转向按需维护,进一步提高维护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二)清理积碳带来的经济效益分析

从运营管理的角度来看,燃烧室积碳清理不仅是一项维护工作,更是一种提升发动机生命周期经济性的关键策略。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在直接效益方面,清理积碳能有效提升燃烧效率,减少燃油消耗。据统计,一台典型涡扇发动机每提高 1% 的燃烧效率,年均可节约燃油 35 吨。在当前燃油成本持续高企的背景下,这种节约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例如,一家拥有30 架飞机的中型航空公司,若每架飞机每年通过清理积碳减少 8% 的燃油消耗,可累计节省燃油近千吨,折合人民币逾千万元。此外,燃烧效率的提高还意味着更少的热负荷,更低的发动机工作温度,进而延长各关键热端部件(如燃烧室内衬、涡轮导向叶片等)的使用寿命,减少大修频率。

在间接效益方面,清理积碳可显著降低发动机因点火困难、燃烧不稳定或热剥蚀等问题导致的非计划停场维修概率,减少航班延误和取消造成的赔偿损失,提高航空公司运营的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同时,清洁燃烧带来的尾气排放改善,有助于航空公司满足日益严格的国际环保法规,避免因排放超标带来的处罚或运营限制,尤其是在欧盟碳排放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更具战略意义。

五、结语

燃烧室积碳问题长期以来被视为航空发动机运维过程中的“隐性故障源”。随着航空运输量的不断增长与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燃烧室积碳对燃烧效率、燃油经济性、排放合规性以及发动机寿命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系统分析了积碳的形成机制、清理技术方法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多重影响,指出了清理工作在维护策略中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 党新宪 . 双旋流环形燃烧室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2] 康振亚. 燃烧室实验件设计与数值模拟[D].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