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在新时代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冯禄斌
湖北省京山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431800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生作为未来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储备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然而,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压力、职业规划迷茫、人际关系困扰等多重心理挑战。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通过组织有共同需求的学生组成团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本文就团体心理辅导在新时代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一、团体心理辅导在新时代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
新时代中职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竞争的加剧等因素,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团体心理辅导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具有独特优势,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能帮助中职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职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缺乏信任等问题,而团体心理辅导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开放的交流平台。在团体活动中,学生通过互动、合作,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逐渐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例如,在“信任背摔”等团体活动中,学生在相互配合中增强信任感,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连接。
其次,有助于提升中职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部分中职生存在自卑、自我定位模糊等问题,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与他人的比较和反馈中,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比如,在“我是谁”的主题讨论中,学生通过分享和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全面了解自我,增强自信心。
最后,可增强中职生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中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压力与挫折,团体心理辅导能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应对方法,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让他们学会积极调整心态,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在面对职业规划的困惑时,团体成员相互鼓励、出谋划策,帮助彼此明确方向,增强应对挑战的勇气。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新时代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部分中职学校开始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些学校开设了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组建了心理社团,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心理问题。然而,从整体来看,其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学校重视程度不足。部分中职学校将教育重心放在技能培养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团体心理辅导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投入,导致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辅导方案针对性不强。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缺乏对新时代中职生心理特点的深入研究,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对于有职业焦虑的学生和有人际关系问题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辅导方案,效果不佳。
三是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团体心理辅导需要专业的指导教师,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掌握丰富的团体带领技巧。但当前中职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身兼数职,专业背景不足,难以有效开展高质量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四是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中职生对团体心理辅导存在误解,认为参加辅导就是有心理疾病,加上辅导活动形式枯燥,导致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较低,影响了辅导效果。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新时代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辅导目标与主题,增强针对性
根据新时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明确的辅导目标和多样化的主题。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前,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如学业压力、职业迷茫、人际交往困难等,然后针对不同问题设置相应的辅导主题。例如,针对职业迷茫的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与发展”主题团体辅导;针对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开展“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建立”主题团体辅导,确保辅导活动有的放矢。
(二)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改变传统单一的讲座、讨论形式,创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引入心理游戏、角色扮演、情景剧、户外拓展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活动。比如,在“团队协作”主题辅导中,组织“盲人摸象”“信任行走”等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情绪管理”主题辅导中,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团体辅导活动,如线上分享会、在线心理测试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参与需求。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辅导水平
加强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打造一支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学专业培训、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坊等,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邀请心理学专家到校指导,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鼓励教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的课题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此外,还可以引进专业的心理学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为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新时代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学校重视程度,加大投入
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团体心理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心理辅导场地和设施建设,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消除学生对心理辅导的误解,营造积极、健康、包容的校园心理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积极参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形成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家校合作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线上交流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共同促进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五、结语
团体心理辅导在新时代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有效解决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针对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中职学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明确辅导目标与主题,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师资建设,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并辅以相应的保障措施。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团体心理辅导将在新时代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Z]. 教育部,2017.
[4]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5] 刘华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 [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