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二次供水后期运维中机械故障诊断与自动化修复技术探索

作者

吴晖 朱泽楠

宁波杭州湾自来水有限公司 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曙水务分公司

摘要:二次供水在保障居民用水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后期运维质量直接影响供水效果。机械故障是二次供水系统运维中常见且棘手的问题,及时准确诊断并修复故障至关重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二次供水机械故障诊断与修复成为研究热点。探索二次供水后期运维中机械故障诊断与自动化修复技术,可提高故障诊断效率与准确性,实现快速自动化修复,保障二次供水系统稳定运行,提升供水服务质量。

关键词:二次供水;机械故障诊断;自动化修复技术

引言:二次供水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环节,为高层建筑及特定区域提供稳定水源。然而,二次供水系统中的机械设备在长期运行后易出现故障,影响供水的连续性和安全性。传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方式效率低、准确性差,难以满足现代供水需求。因此,开展二次供水后期运维中机械故障诊断与自动化修复技术的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二次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1.二次供水后期运维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1.1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在二次供水后期运维中,故障诊断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和分析方法,对二次供水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评估,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位置和原因的技术。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基于经验和简单的仪器检测,如通过观察设备的外观、听设备运行的声音等。而现代故障诊断技术则更多地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采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压力、流量、温度等。这些数据被传输到诊断系统中,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如基于模型的诊断算法、基于数据驱动的诊断算法等,来精确地识别故障。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为提高二次供水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1.2常见故障类型及特征

二次供水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型多样。首先是水泵故障,其特征可能包括异常的振动和噪声。例如,当水泵的叶轮出现不平衡时,会引起强烈的振动,这种振动可能会传递到整个供水系统,同时伴随着不规则的噪声,这是由于叶轮在旋转过程中受力不均所导致的。其次是管道故障,如管道泄漏。泄漏处可能会出现潮湿现象,并且根据泄漏程度的不同,供水压力会有所下降。若泄漏严重,甚至会导致部分区域供水不足。阀门故障也是常见的一种,阀门打不开或关不严,表现为操作手柄无法正常控制阀门的开闭,影响供水的流量控制,导致供水系统运行紊乱。

1.3先进诊断方法分析

在二次供水后期运维中,有多种先进的诊断方法。基于振动分析的诊断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段。通过在设备关键部位安装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这些信号包含了设备运行状态的丰富信息,例如设备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等故障都能通过振动信号的频率、幅值和相位等特征来判断。另外,油液分析诊断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设备润滑油中的金属颗粒、污染物等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判断设备内部的磨损情况和润滑状态。例如,若油液中发现大量的铁屑颗粒,可能意味着设备内部的轴承或齿轮存在严重磨损。

2.自动化修复技术在二次供水运维中的应用

2.1自动化修复技术原理

自动化修复技术在二次供水运维中的原理是基于预设的故障处理规则和智能算法。当故障诊断系统检测到设备故障时,会将故障信息传输给自动化修复系统。自动化修复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故障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等信息,在其内部的知识库中查找对应的修复策略。这个知识库是预先建立的,包含了各种故障情况下的修复方法。例如,如果是水泵的小故障,可能的修复策略是调整水泵的运行参数。自动化修复系统通过控制相应的执行机构,如电机控制器、阀门驱动器等,按照预定的修复策略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操作,从而实现故障的自动修复,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修复效率。

2.2自动化修复系统构成

自动化修复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控制器模块、执行机构模块和通信模块构成。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设备的各种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这些数据是判断设备是否故障以及故障情况的依据。控制器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接收传感器模块传来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根据预设的算法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并确定故障类型和修复策略。执行机构模块根据控制器模块的指令,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操作,例如调整阀门的开度、改变水泵的转速等。通信模块则负责在各个模块之间传输数据,确保系统的各个部分能够协同工作,同时也可以将设备的故障信息和修复情况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方便运维人员进行管理。

2.3自动化修复技术优势

自动化修复技术在二次供水运维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它能够快速响应故障。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自动化修复系统能够立即检测到并启动修复程序,相比人工修复,大大缩短了故障修复时间,减少了对供水的影响。其次,准确性高。自动化修复系统基于精确的传感器数据和预设的修复策略,能够准确地定位故障并进行有效的修复,避免了人工修复可能出现的误判和误操作。再者,降低运维成本。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不需要大量的运维人员随时待命,同时也减少了因故障维修不及时而导致的设备进一步损坏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整个二次供水系统的运维成本。

3.二次供水机械故障诊断与自动化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智能化发展方向

二次供水机械故障诊断与自动化修复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的故障诊断系统将能够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例如,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对复杂的故障模式进行识别,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的故障数据,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在自动化修复方面,智能化的修复系统能够根据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和历史故障数据,自适应地调整修复策略。

3.2与物联网融合趋势

与物联网的融合是二次供水机械故障诊断与自动化修复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物联网技术,二次供水设备将被连接到一个庞大的网络中。每一个设备都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能够实时上传自身的运行数据到云端。故障诊断系统可以从云端获取大量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更全面、准确的故障分析。例如,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二次供水设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潜在的共性故障。在自动化修复方面,物联网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3.3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在二次供水机械故障诊断与自动化修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成本问题,先进的传感器、智能算法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都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这对于一些预算有限的二次供水运维企业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负担。对策是通过技术研发,降低设备和算法的成本,同时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一定的补贴支持。其次是数据安全问题,大量的设备运行数据涉及到二次供水系统的安全和用户隐私。需要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结语:二次供水后期运维中机械故障诊断与自动化修复技术的探索,为保障二次供水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新途径。通过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和自动化修复手段,可有效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和准确性。未来,随着智能化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需应对技术应用中的挑战,不断完善技术体系,以提升二次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晓明.汽车机械故障分析与防范措施[J].智能城市,2021,7(4):72-73.

[2]张丽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21(2):61-62.

吴晖 1992年11月22日 男 慈溪 本科 助理工程师 二次供水管理

朱泽楠1993年5月8日 男 绍兴柯桥 本科 助理工程师 二次供水管理+自来水管道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