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医,认识糖尿病的别样解法
乙俊侠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306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这一慢性代谢性疾病日益严重且患病率逐年攀升,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2021 年报告显示全球约 5.37 亿成年人患糖尿病,到2045 年估计会增加到 7.83 亿,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超 11% 从而威胁公共卫生。现代医学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上虽取得明显进展但长期管理仍有诸多难题,像药物有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差、并发症高发等,这时传统中医依靠独特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念在糖尿病防治中有独特价值。中医很早就认识糖尿病,《黄帝内经》就将其归入“消渴”,并且重视人体内外环境整体失衡与发病的关系,这个思路不只看血糖变化还着重调理全身机能状态,给糖尿病综合管理带来新角度。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逐步被重视起来,中医借助辨证分型将糖尿病分成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等好多证型并给不同证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像阴虚燥热型患者用滋阴降火法就能缓解症状,气阴两虚型患者适用益气养阴法,而且中医也着重饮食调摄和情志调理,倡导靠生活方式干预来改善病情,这些方法不但能控制血糖,还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且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研究开始探寻中医药作用机制以及和西药一起使用的潜力,这种整合医学模式给糖尿病防治开创新路子且为全球医疗界提供可借鉴经验,所以本文想要深入探究中医对糖尿病独特认知和治疗方法以给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作参考。
1、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与治疗方法
1.1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理解
中医把糖尿病归于“消渴”范围,它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源于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近五年来,由于代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且全球大概 5.37亿成年人患糖尿病,中医独特的视角给该病防治带来新思路。中医觉得糖尿病发生时,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这类内因常常起主导作用且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这些外因也有影响,阴虚会使体内津液亏损而燥热会进一步耗损阴液,这样就造成恶性循环,并且现代生活中高热量饮食和缺少运动会让脾胃功能失调更严重从而使湿热在体内产生进而让病情加重。中医着重整体观念,认为糖尿病并非仅是某个脏腑功能失调,而是全身气血阴阳失衡的表现,这种认识不但关注疾病本身还重视患者生活习惯、心理状态以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这就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打下基础,近年来结合临床实践数据分析就能发现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理解实用性、前瞻性较高。
1.2 中医诊断糖尿病的特色方法
中医诊断糖尿病的核心方法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即全面观察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以辨证分型,在实际诊疗中舌象和脉象特别重要。像糖尿病患者常有舌红少苔或者舌苔黄腻的情况,这表明体内可能存在阴虚燥热或者湿热蕴结的病理状态,并且脉象要是细数或者弦滑的话就意味着阴虚火旺或者气滞血瘀的概率较大。近几年研究显示中医诊断法在早期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上有着独特长处,统计表明超 40% 的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就已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而中医借助四诊合参细致排查能更早察觉亚健康状态迹象。中医诊断还重视考量患者整体情况,比如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和饮食习惯等,这些信息对判定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当关键,综合分析后中医能把糖尿病分成不同证型,像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之类的,进而给后续个性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这种诊法不但补上了现代医学只靠血糖指标的短板,也体现出中医以人为本的诊疗思想。
1.3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及其机理
中医治疗糖尿病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即依据不同证型选取相应疗法,主要手段涵盖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生活方式干预等,其中中药内服最为常用。阴虚燥热型患者常服用生地、麦冬之类的滋阴降火药物,而气阴两虚型患者则使用像六味地黄丸加减这样的益气养阴方剂,研究显示这些中药不但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而且可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针灸与推拿是辅助疗法,在缓解糖尿病并发症上效果很好,尤其对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问题,针刺特定穴位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症状。中医很看重饮食调摄和情志调理,倡导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且通过心理疏导帮患者减轻压力,防止情志因素影响病情。这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优势渐显,数据表明中医药和现代医学技术联合应用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这种综合治疗模式既拓宽了糖尿病防治途径,也给未来医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结论
全球范围内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发且其防治一直是现代医学重点研究领域,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近五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多且到 2021 年已超 5.37 亿,当时中国患者数量排全球第一,在此情况下中医凭借自身独特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给糖尿病防治开拓新途径,研究显示中医把糖尿病放在“消渴”范围里并借四诊合参和辨证分型能精确把握病情动态变化,再依据滋阴降火、益气养阴这类个性化治疗原则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另外中医重视饮食调摄和情志调理且注重患者生活方式整体优化,这与现代医学提倡的综合管理理念完全一致,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使两种医学体系优势互补且让糖尿病长期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解决办法,以后若深入中西医协作研究糖尿病防治会有更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