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战术意识培养的“认知- 情境- 决策”教学模型构建与初步验证
毕邱盛
成都体育学院 610041
引言:网球作为一项技战术复合型运动项目,不仅要求参与者掌握基本技术动作,更需要具备敏锐战术意识与决策能力。传统网球教学过于注重技术训练而忽视战术意识培养,导致学生比赛表现与训练水平存在显著差距;随着体育教学理念革新,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战术意识成为探究热点。本文尝试融合认知心理学、情境学习理论与决策科学,构建网球战术意识培养教学新模型,填补现有探究空白为网球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借鉴。
一、网球战术意识培养认知基础与情境构建
网球战术意识形成需要坚实认知基础支撑,包括对比赛规则、技术原理、战术体系等方面知识掌握;选手战术决策能力与其认知基础呈显著正相关,拥有丰富网球专项知识选手往往表现出更为敏锐战术洞察力。认知基础培养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先建立基础概念体系再进行深层次战术理解,最终形成完整认知网络;实践证明通过系统知识讲解、视频案例分析等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尤其借助专业比赛视频分析,引导学生观察顶级选手战术选择与执行过程,能够激发认知兴趣促进隐性知识转化。认知基础培养还应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建立适合自身特点认知框架。
情境构建作为连接认知与决策关键环节对战术意识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情境应具备真实性、挑战性与渐进性特征。真实性要求情境设计贴近实际比赛场景,充分考虑比赛中可能出现各种状况;挑战性强调情境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当前能力水平,形成适度认知冲突;渐进性则体现在情境复杂度随学生能力提升而逐步增加。具体实施中教学情境能分为静态情境与动态情境两类,静态情境主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特定比赛状况,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动态情境则通过模拟对抗、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真实比赛环境,学生需在变化情境中做出即时反应。两种情境结合使用效果最佳,静态情境有助于深度思考,动态情境则促进实战能力转化。
二、网球战术意识培养决策机制与模型设计
网球比赛中战术决策具有时间压力大、信息不完全、环境动态变化等特点,对决策者提出极高要求。决策机制探究发现优秀网球选手决策过程呈现出明显直觉—分析混合特征,即在时间紧迫情况下依靠直觉做出快速判断,而在战术转换或关键分数时则采用分析性思考。基于此认识战术决策训练应遵循模式识别—方案生成—方案评估—执行监控四阶段进阶原则。模式识别阶段培养学生快速捕捉关键信息能力,如对手站位、击球轨迹等;方案生成阶段鼓励学生基于已有知识提出多种可能战术选择;方案评估阶段则引导学生权衡各方案优劣,选择最优战术;执行监控阶段则强调战术执行过程中自我调整与即时修正能力。决策训练应注重压力情境创设,模拟比赛中各种心理压力提升学生压力下决策质量。
探究构建“认知 - 情境 - 决策”教学模型,旨在系统解决网球战术意识培养问题,该模型包含三大核心模块与九个教学环节,形成完整教学链条。认知模块包括知识讲解、案例分析、概念图构建三个环节,注重战术知识系统化与网络化;情境模块包括情境设计、情境体验、情境反思三个环节,强调真实场景中学习与体验;决策模块则包括决策训练、决策测试、决策优化三个环节,聚焦实战决策能力提升。三大模块间存在密切联系形成螺旋上升结构,每轮学习都能提升学生战术意识水平;模型实施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集体讨论—个体反思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与传统教学相比本模型优势在于:强调认知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注重情境创设与体验学习;突出决策能力培养;关注个体差异与发展需求。
三、网球战术意识培养应用路径与效果分析
“认知 - 情境 - 决策”教学模型应用路径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外训练与比赛实践三大场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典型战术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分析,开展模拟战术情境演练等。课外训练环节,应当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参与战术讨论论坛、使用战术分析软件等多种途径拓展学习;比赛实践则是检验教学效果关键环节,通过组织班级内比赛、校际交流赛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战术意识应用机会。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循序渐进原则,先从简单战术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战术体系;先进行局部战术训练再进行整体战术配合。教学实施中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视频分析软件分析技战术表现,使用移动应用记录训练数据等,提升教学效果。
为验证“认知 - 情境 - 决策”教学模型效果,探究选取某高校网球选修课学生作为探究对象,采用对照实验方法进行初步验证。实验组采用新教学模型进行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历时十二周,通过战术知识测试、情境判断测试、实战表现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战术知识理解、情境判断准确性、实战决策合理性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面对复杂比赛情境时表现出更强适应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够根据场上情况灵活调整战术安排;学生反馈也显示,新模型教学能有效提升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增强自主学习动力;另外教师反馈表明,该模型虽然前期准备工作量较大,但实施过程相对流畅教学效果显著。实验结果证实“认知- 情境-决策”教学模型在网球战术意识培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网球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探究构建网球战术意识培养“认知 - 情境 - 决策”教学模型,通过系统教学实验验证其有效性。该模型能显著提升学生战术认知水平、情境应变能力与决策执行水平,对传统网球教学具有重要改革意义。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模型在不同学习群体中应用效果,完善评价体系拓展应用场景,并探索将该模型推广至其他球类运动教学实践中可能性,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广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国柱 . 高校网球教学中学生战术意识培养的研究 [J]. 活力 , 2019(4):1.DOI:10.3969/j.issn.1007-6263.2019.04.202.
[2] 叶魁 . 网球双打战术分析与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 [J]. 当代体育科技 , 2019, 9(31):2.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9.31.057.
[3] 宋琦 . 意识培养在高校网球教学中若干问题分析 [J]. 拳击与格斗 , 2017(8X):2.DOI:10.ssss/j.issn.1002-7475.2017.8X.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