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性与其实现路径

作者

王贵家

灌云县燕尾港镇卫生院 江苏 灌云 222200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全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强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对于增强事业单位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提升其服务水平而言,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的方法,深入剖析了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当前建设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旨在为事业单位强化政工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重要性

一、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性

1.保障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政工队伍作为党对事业单位的领导核心力量,承担着思想引领与政治把关的关键使命,是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落地生根的舵手。政工人员通过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事业单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们借助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等活动,及时传达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与方针政策,凝聚思想共识,引导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与纪律观念,维护事业单位的政治稳定。事业单位政工干部肩负着党组织建设、干部管理以及党员选拔培养等重要职责。他们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党员教育培训,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等,提升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党内凝聚力,完善党组织设置,规范党内活动,选拔任用优秀干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的组织领导与政治保障。

2.提高事业单位的战斗力。

在推动事业单位发展时,需达成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加强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标,这要求坚持“两手抓”。一方面,着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根基;另一方面,确保党的政策法规切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这是提升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基础。政工队伍通过开展思想动员、正向激励和绩效考核等工作,能有效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通过建立健全评先评优机制,树立标杆、表彰先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借助职工大会、谈心谈话、心理疏导等活动,了解职工实际需求,疏导不良情绪、解决问题。这样可营造积极工作氛围,促进内部团结,增强队伍凝聚力,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释放人才潜力。

3.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

在全单位开展思想政治目标宣传,能让干部职工从内心深处形成纯洁、先进的思想意识。事业单位政工干部可借助主题党日活动、“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教育活动,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开展宗旨与服务观念培训,加强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助力干部树立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文化是事业单位服务水平的精髓,体现其核心价值观与服务理念。政工队伍作为服务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者,提升自身素质能更好地引领服务文化构建。政工干部组织文化活动、宣传先进典型、营造积极氛围,可激发员工服务热情与创造力,形成具时代特征和单位特色的服务文化,提升员工归属感与荣誉感、服务对象认同感与满意度,优化服务水平。

二、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现状

1.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政工队伍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一方面,人员老龄化现象显著,许多单位政工干部年龄偏高,35岁以下年轻政工干部稀缺,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人员补充机制不完善,缺乏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才的有效举措,且政工工作待遇不佳、晋升空间有限,同时老同志退休节奏慢,阻碍了年轻干部的锻炼与提拔。另一方面,学历普遍偏低。由于单位更重视业务工作,对政工工作关注不足,政工人员晋升空间小、准入门槛低、选拔标准不严,导致学历要求也较低。

2.专业素质不足

部分政工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政工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导致工作水平不高,难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素质不足主要体现在:在政工人员选拔任用时,对专业背景和能力要求不严格;政工干部培训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部分政工人员缺乏钻研精神,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愿深入研究;政工干部继续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3.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升

部分政工人员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未做到深研细读,思想理论素养不足。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因缺少理论支撑,难以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挑战。社会多元化发展下,员工思想开放,对传统模式接受度低,可部分政工人员思想守旧,仍沿用说教、学文件等老方法,忽视新兴工具,无法因材施教,缺乏与年轻干部沟通技巧,难满足职工思想需求。

三、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发展路径

1.优化队伍结构

在人员配置上,要合理确定编制比例。单位进行人员安排时,应全面考量政工队伍的专业性、经验以及年龄结构,保证队伍既有丰富经验,又能注入新鲜活力。针对政工岗位,依据工作实际需求设定恰当的编制人数,防止出现人员冗余或人手短缺的情况。选拔政工人员时,要严把人员入口关。事业单位应将选拔重心置于思想品德方面,把政治立场坚定、正派务实、德才兼备作为首要标准。只有组建起道德品质优良、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政工队伍,才能推动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人才引进和培养是优化队伍结构的核心环节。事业单位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借助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途径,吸引更多拥有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投身政工队伍。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思想政治建设是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核心。事业单位要强化理论教育。通过开展定期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使政工人员深入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还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引导政工人员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3.创新工作方式

在推进事业单位政工工作时,可借助多元手段提升成效。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 +”和融媒体宣传平台,依托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拓宽政工工作传播路径,提升信息传播效率,扩大覆盖范围。并且,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政工工作开展量化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另一方面,开展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政工人员需转变传统学文件、开会的教育模式,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员工参与感。结合单位实际与职工需求,组织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道德讲堂、红色主题演讲、参观红色基地等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会、青年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协同作用,既提升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水平,又增强政工工作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激发职工参与政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结语

加强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的长期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人员,为政工队伍注入活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筑牢政工人员的思想根基;创新工作方式,利用多元手段提升工作成效;健全制度保障,为政工队伍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如此多管齐下,方能有效提升政工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其思想政治引领与凝聚作用,进而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