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角色扮演优化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万晓芳
成县东街小学教育集团 ,甘肃 成县,742500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表达、思维发展与社交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情境真实性不足、学生参与度低、训练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以角色扮演为核心的优化路径。通过分析角色扮演在激发表达兴趣、创设真实语境、强化实践体验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从教学目标定位、情境设计、实施流程、评价反馈四个维度构建具体应用策略,并结合不同学段教学案例展开实践分析。结果表明,科学运用角色扮演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流畅度、情境适应能力与合作交流意识,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范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角色扮演;教学优化;核心素养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与素养至关重要。但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面临困境,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与互动,教师重规范指导轻学生自主表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羞涩不敢开口。而角色扮演以情境模拟为核心,能弥补传统教学不足。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参与度,兼顾规范性与自主性,契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可促进其口语交际能力全面提升。
二、角色扮演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核心价值
(一)激发表达兴趣,破解“不愿说”难题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兴趣密切相关,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出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例如以“打电话”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他们从内心产生表达的欲望,从而主动地、规范地进行语言表达,逐步破解“不愿说”的心理难题。
(二)创设真实语境,解决“不会说”问题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还原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例如模拟“购物讲价”的过程,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从而掌握实用的交际技巧,逐步解决“不会说”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培养多元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综合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共情能力。例如在“安慰朋友”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语言技巧,还需要理解和表达情感,从而实现语言素养与情感素养的协同发展,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四)适应学段差异,满足分层教学需求
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口语能力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角色扮演的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进行分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侧重于简单的对话模仿,培养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侧重于复杂情境的应对,提升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满足分层教学的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角色扮演优化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精准定位目标,明确角色扮演方向
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角色扮演应着重于基础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使用礼貌用语和进行简单需求的表达;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则应侧重于情境应对能力的提升,如学会根据不同情境调整语气和转述信息;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强调综合交际能力的锻炼,包括组织各类活动和有效解决冲突等。以“请教”这一主题教学为例,教师应明确设定角色扮演的具体场景和相应要求,确保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相关能力。
(二)精心设计情境,增强角色扮演实效性
情境设计是角色扮演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必须遵循真实性、趣味性和层次性三大原则。首先,情境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选取他们熟悉的场景,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角色;其次,应巧妙融入趣味元素,如结合童话故事等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情境设计应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推进,例如在“购物”主题中,可以分层次设计从选购商品到结账的不同情境,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角色扮演的能力。
(三)规范实施流程,保障角色扮演质量
为确保角色扮演教学的质量,实施流程应严格分为“准备 - 实施 - 总结”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师需明确角色扮演的具体要求,提供必要的道具,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则需熟悉任务内容,并与小组成员交流思路。在实施阶段,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则需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问题。在总结阶段,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对共性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四)完善评价反馈,强化角色扮演效果
构建一个“多元、过程性”的评价体系是强化角色扮演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内容应具体化,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应多样化,采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评价方式,如游戏化评价、积分制等,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参与积极性。通过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升角色扮演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案例分析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不同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为例,具体说明角色扮演的应用效果:
(一)低年级案例:“童话角色对话”
在一年级下册 “有趣的游戏” 主题教学中,教师设计 “《三只小猪》角色对话”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扮演 “猪老大”“猪老二”“猪老三”“大灰狼”,根据童话情节进行对话,要求使用 “我们一起…… 吧”“小心……” 等表达。实践后,班级 85% 的学生能主动使用简单礼貌用语,口语表达流畅度较传统教学提升明显,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显著提高。
(二)中年级案例:“校园求助场景”
在四年级上册 “我们与环境” 单元的口语交际教学中,设计 “校园环保求助” 角色扮演:部分学生扮演 “发现垃圾乱堆的同学”,向 “班主任”“环保管理员”“清洁工人” 等角色求助,要求清晰说明问题、提出合理建议。通过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 “说明问题 - 表达需求 - 提出建议” 的交际逻辑,还增强了环保意识,80% 的学生能在真实校园场景中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问题。
(三)高年级案例:“模拟主题班会主持”
在六年级下册 “难忘的小学生活” 主题教学中,开展 “毕业班会主持”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设计班会流程,分别扮演 “主持人”“发言同学”“班主任”,完成开场白、串联词、总结发言等环节。活动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现场应变能力显著提升,75% 的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完成主持任务,同时加深了对小学生活的情感体验。
五、结论
将角色扮演应用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表达兴趣、强化实践体验,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协同发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避免过度追求趣味性而忽视教学目标,需始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活动;二是关注内向学生的参与度,可通过小组合作、角色轮换等方式鼓励其主动表达;三是合理控制活动时间,避免影响其他教学内容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窦文洁.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5.
[2]董立渠.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外国语大学,2025.
[3]周学安.情境认知视角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