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儿童肺炎中成药处方分析与研发

作者

邓欣柔 陈紫怡 罗雪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400067

摘要 目的:分析 202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一 部)中所记载的用于治疗儿童感冒的中成药,从而为其临床合理应用以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 202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明确用于治疗儿童感冒的中成药的名称、处方、剂型、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等信息并整理成表格,然后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202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儿童感冒中成药共 84 种,包含 50 种儿童与成人 均可用中成药和 34 种仅用于儿童感冒中成药。适应的证型有外感风热证,外感风寒证、痰 热壅肺证等 19 种。组方分析发现,黄芩、甘草、金银花出现频次较高,以寒性,苦、辛味药为主,主要归肺、胃、心经。从给药剂型来看,颗粒剂 25 种,占比最大,其次是合剂。大多数药物用法用量不明确。结论:202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治疗儿童感冒中成药的 剂型偏少、剂量标注多不全面,需加强适宜儿童特点的中药新药研发。

关键词:《中国药典》;儿童;感冒;中成药;用药规律;药性;剂型

中图分类号:R591

感冒(也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儿童平均每年感冒一次。在中医中感冒大致可以分为外感病邪引起的感冒,以及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传染性极强也称之为流感,病症非常复杂。本病约 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合并细菌感染[1]。

对于儿童来说,发热、打喷嚏、咳嗽、流鼻涕、鼻塞、全身酸痛是小儿感冒的主要临床表现[3],由于其具有不同于成人的身体和解剖特征以及特殊的生理和代谢特征,因此关于治疗小儿感冒的中成药,要根据小儿感冒的具体病症的情况决定用哪种药,否则可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吸收和代谢[2]。药品和保健产品监管局(MHRA)对市场上常见的感冒药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 60%以上的感冒药不适合 6 岁以下儿童使用,也不推荐 6 至 12 岁儿童使用[4]。202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5]收载中药 3069 种,其中新增 28 种、修订 420 种。本篇文章通过对 202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用于治疗儿童感冒中成药的剂型、处方、功能主治以及用法用量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能够给儿童感冒的中药的新药研发与医生临床用药提供参考[6]。

1.资料与方法

1.1 治疗儿童感冒的中成药收集

首先明确 2025 年版《中国药典》一共四部中分别记载的药的类型,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感冒中成药收载于《中国药典》(一部)中,而感冒西药收载于二至四部中[7]。然后主要阅读一部中“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的内容,重点关注每一种药对应的“功能主治”和“用法与用量”部分,选取“功能主治”中明确用于儿童感冒的中成药或是“用法与用量”中写有“小儿酌减”以及年龄在 14 周岁以下,即选取仅用于儿童感冒中成药和儿童与成人均可用的中成药。

1.2数据录入与核对

将从 202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选取的用于治疗儿童感冒的中成药录入 Microsoft Word与Excel,根据每一种中成药的处方、剂型、用法与用量、功能主治绘制成表格,必要时需要借助Excel的查找功能,比如处方分析需要进行计数等。然后按照感冒的证型、中药的剂型、药味药性等进行分类统计和频次分析[8]。

2结果

2.1治疗儿童感冒中成药的剂型分析

据统计,202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收载共计 84 种中成药可用于治疗儿童感冒,其中包含 59 种不同处方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和 13 种同处方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其中最多的是颗粒剂(29.8%),其次是散剂(22.6%),片剂(13.1%),丸剂(9.5%),糖浆剂(9.5%)等。并且在 13 种同处方不同剂型的儿童感冒中成药中,颗粒剂和口服液这两种剂型出现的频率最高。

2.2 儿童感冒中成药的用法与用量

在 50 种儿童与成人均可用中成药中,用法与用量比较明确的仅有 5 种(占比 10 %),分别是万通炎康片、双黄连颗粒、金莲清热颗粒、复方双花口服液、急支糖浆。在 34 种仅用于儿童感冒中成药中,用法剂量相对明确的有 21 种(占比 61.8 %),其余 13 种药标注了“小儿酌减”和“或遵医嘱”,其中标注“小儿酌减”的中药有 8 种(23.5%),分别是九味石灰华散、小儿止咳糖浆、小儿白寿丸、小儿金丹片、小儿解热丸、宝咳宁颗粒、香苏正胃丸、急支颗粒。标注“或遵医嘱”的中药有 5 种(占比 14.7%),分别是儿感退热宁口服液、小儿至宝丸、小儿退热合剂(小儿退热口服液)、小儿退热颗粒、小儿解感片。

2.3 治疗儿童感冒中成药的适用症型分析

对 2025 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儿童感冒中成药“功能与主治”部分进行分析,相应证型发布见表1。将儿童感冒分类分为外感感冒和内伤感冒两大类。

结果发现用于治疗外感感冒类中成药共 65 种(占比 77.4%),用于治疗内伤感冒类中成药共 19 种(占比 22.6 %)。结果显示,外感感冒类中,外感风热证为主要证型,内伤感冒类中,痰热壅肺证为主要证型。

2.4 治疗儿童感冒中成药的处方药味分析

对频次分布较高的的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4。

由表2-4结果可显示,儿童感冒中成药以寒性、温性为主;归肺经的中药最多,其次是胃经、脾经和心经;大多数中药的药味为苦味,其次是辛味和甘味。

3 讨论

当前,儿童感冒专用中成药在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剂量不规范和剂型偏少两方面。

从剂量角度来看,202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用于儿童感冒的84种中成药里,仅34种专为儿童设计。儿童和成人可共用的中成药,剂量说明缺乏对两者的明确区分。由于中成药形态固定,剂量调整缺乏灵活性,难以依据儿童年龄、个体差异等因素精准给药。而且,不少中成药没有各年龄段使用剂量标注,尤其缺乏一岁以下婴儿专用药物,临床医生只能凭经验调整,且中西药拆分使用现象普遍,儿童专用中成药拆分率达66%。

在剂型方面,儿童感冒中成药选择较为单一,颗粒剂是主要剂型。颗粒剂因溶出快、

服用方便、安全性高,适合儿童使用。随着制药技术进步,儿童可用口服固体制剂增多,但普遍认为6岁以上儿童才可使用胶囊、片剂等固体制剂。实际上,国际研究显示,正确引导下6岁以下儿童也能安全使用固体制剂,咀嚼片、喷雾剂等剂型也很适合儿童。

不同剂型吸收有快慢差异,合理选用剂型对提升疗效很关键。

我国儿童专用药物市场现状不容乐观,专业制造商少,导致临床出现以成人药物或剂型代替儿童用药的情况。因此,大力开展儿童感冒中成药现代研发意义重大。研发需从处方、剂型、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多方面着手,在常用中药材基础上探索更多剂型,完善用法用量说明。同时,结合我国儿童感冒中成药现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加大研究力度,以实现儿童感冒中成药的现代化发展,更好地保障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1]周晓媛.香芩解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临床疗效观察[D].云南:云南中医学院,2014.

[2]杨建婷,付辛芳,王安奎,等.儿童感冒药的合理使用[J].中国药业,2008,17(16):56.

[3]韩新民.中医儿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0.

[4]Zhan Zheng song. The new medicine research develops and applies[J]. China public health manages, 2003,5(1):30-35.

[5]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6]黄晗.儿童慢性咳嗽中医证素分布及辨治用药规律的临床观察[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

[7]刘子馨,胥淑娟,李磊,等.202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儿童咳嗽中成药的情况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7):160-167.

[8]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启智”众创空间第五批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儿童肺炎中成药处方分析与研发”(项目编号:ZC202211)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邓欣柔,女,汉族,汉族,2004年10月生,重庆开州,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药物分析检测;通讯作者:罗雪燕,女,汉族,1987年2月生,贵州遵义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医药卫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