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周姗姗
漯河市召陵区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时,语文教学面临新的问题与机会,语文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其提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思维发展、情感表达及人文素质培养均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现在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写作能力;策略
引言
如今的社会,伴随着信息时代来临,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变得十分必要,它是个体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最基本手段,也是评判一个人综合素养的关键标准。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碰到写作任务的时候,总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写出来的文章没有深度,没有新意,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怎样提升语文写作能力,这也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颠覆,更是对学生负责任的一种体现。
1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原则
1.1学生主体性原则
语文写作本来就是个体精神世界的表达,学生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文字世界里成为真正的作者。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能把写作课变成预设好的结构里的填空题,而应该去调动他们潜在的表达欲念,从他们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开始,到心中涌起的一股情感,再到自己独特的想法。这当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园丁,给予的只是一种像太阳雨露那样温暖的启发与帮助,并不是那种会用锯子砍去枝叶的工人。只有当学生知道原来写作是倾诉自己真实想法的一种方式,而不只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时,文字就不会再有死板套式了,它们会变得活泼起来、生动起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写作从被动的“要我写”变成了主动的“我要写”,就像一粒埋在土里的种子一样,在最适合它生长的地方慢慢发芽,长成一个不一样的姿态。
1.2实践性原则
要提高写作水平离不开持续的实践,就像要想会游泳就得下水一遍遍地练,实践性原则就是要破掉“讲理论-找范文-学作文”的死循环,建立更开放的写作环境,让学生可以在日记里记录自己想说的话,在随笔里谈论自己的兴趣,在信里给别人写真挚的话……这种实践活动不需要篇幅完整、技巧到位,重要的是能说真话、写通顺,每一次写作都是尝试语言运用的机会,哪怕写的是一点一滴的小东西,也在琢磨用词选句的过程里得到磨炼,实践的作用不是单纯加量,而是在不断去试、去改的过程中建立起语言上的直觉,表达方式慢慢就从模仿转变成一种感觉,就像学手艺时通过上千回打磨形成的那样。
1.3发展性原则
写作能力的成长有着动态的过程,发展性原则重视的是各个阶段里独特的需求与可能,初中时候大概偏爱叙述得完整且感情真挚一些,高中阶段也许注重逻辑严密一些,思想深入一些,这其间并不存在难度等级的递进,就好比树苗在地下伸展根须,在空中舒展枝叶一样,不可将同一个人的写作能力用同一个标准来评判,应去留意学生在原来基础上的发展与进步,由会用恰当的词形容景色,再发展至用景物描写表现心情,到最后能借景喻理表达自己的思考,每一个过程都是值得认可的成长,发展性原则还体现在培养写作能力要与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同步,要让文笔的表达始终与他们眼中的世界相适应,形成螺旋上升的生长轨迹。
2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
2.1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关键是搭起学生内心与文字表达之间的桥梁,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用一段生活场景的视频,一句引人深思的名言,甚至一次课堂意外事件,去点燃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到“不吐不快”。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摒弃空洞的理论宣讲,引导学生在范文中寻找表达的智慧,不是告诉他们“这段心理描写用了什么手法”,而是让他们感受“这样写为什么能让读者感同身受”。采取“写前启发—写中陪伴—写后对话”的方式,写前提问打开思路,写中在学生卡壳时给予个性化的提示,写后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探讨文字的可能性,而不是简单地评判。这种策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寻表达边界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
2.2学生策略
学生想要提高写作水平,最重要的是跟文字建立亲密的关系,养成平时记录的习惯,不用写得多么完整,三言两语的感悟,片段式的场景,甚至只是随手写下的一堆词语,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阅读的时候带着“如何表达”的视角去思考,不是为了理解内容,而是要琢磨作者是如何把抽象的情感变成具体的意象的,又是如何把复杂道理讲得简单易懂的,带着问题去读,文字的奥秘就会慢慢浮现出来。写作后的修改也很重要,就像雕刻家一遍遍打磨自己的作品,读一读有没有拗口的句子,删一删是不是更简洁,换一换是否更贴切,更重要的是保持对生活的兴趣,用一个旁观者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每一次散步、每一次谈话,都是积累灵感的机会。
2.3家校合作策略
家庭与学校携手,就能给写作能力的培育创造更大的空间,学校可以向家长传达“写作就是表达”的观念,促使家庭多一些真诚的交流,晚餐时的话题讨论,旅行途中的见闻分享,这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记录生活,像写家庭日记,爸爸写下工作中的趣事,妈妈记下烹饪的感受,孩子讲述学校的一天,这样的互动把写作变成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学校还能举办“家庭写作日”,请家长参加学生的写作分享,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字表达在家中的意义,这种合作冲破了学校教育的界限,把写作能力的培育拓展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就像阳光从窗户透进来,照亮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2.4改革的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要跳出传统分数评判,形成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留意学生写作态度的改变,由抵触到主动,由应付到投入,看文字内容的转变,由空洞套话到具体细节,由模仿痕迹到独特表达,用成长档案袋的形式,搜集学生各个阶段的作品,让他们清楚地看见自己的进步,那些曾经生硬的句子变得顺畅,那些模糊的想法变得清晰,那些单薄的情绪变得丰满,加入学生自评和互评,让他们在评价别人作品的时候学会欣赏优点,在反思自己文字的时候明白改进方向,这种评价就像登山途中的一次驻足回望,既看见已经走过的路,又增添继续前行的勇气,最后指向的不是某个终点,而是不断前行的过程。
结语
通过对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原则的深入探究与提高写作能力的多方位手段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写作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离不开老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共同的努力。本论文提出的一些策略不论是改变写作教学的策略、培养了学生自学的习惯、加强家校沟通还是修改作文评价体系都是为了更好的激起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政.数字化时代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析[N].江苏科技报,2025-06-30(A02).
[2]范美娟.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A]2025素质教育创新发展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5:2.
本文系2024年度漯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OBE教育理念视角下高中语文“ 循环微习作 ”的设计及实施研究》课题编号: LHKT202414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