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技术在新媒体创作中的应用
李振
桂林日报社
引言:AI 技术在新媒体创作中的应用不仅大幅提升内容生产效率,还能根据创作者的需要实现内容的自定义生成,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今受众信息需求和审美偏好的媒体内容。其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使 AI 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复杂文本内容,理清其中的内容逻辑提炼主要观点并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创作针对性的内容。而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推动下 AI 技术能够从海量的视频素材中快速筛选出与主题高度契合的内容画面,并依据受众的审美偏好创作相应的视频内容。
一、智能文本创作,重塑内容生产逻辑
在传统媒体时代文本创作高度依赖编辑人员的编写技能,编辑人员通过对文本素材的分析与对内容逻辑的梳理撰写相应的稿件,新媒体要想保证文本内容质量则需要编辑人员具备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这种高度依赖人工的创作模式不仅费时费力还极易出现错误,导致信息内容出现失真或内容观点存在偏颇。反观利用 AI 技术进行本文创作的新模式,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推动下诸如 ChatGPT、通义千问、文心一言等语言模型的出现,能够快速完成文本素材的分析并对其中蕴含的主要内容观点进行提炼,创作者只需根据创作要求和面向的受众群体在系统中输入相应的报道主题与创作风格,系统便会自动生成相应的新闻稿件或短视频脚本。以 AI 小冰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为例,AI 小冰通过对519 位中国现代诗人作品的学习并经过 1 万次的迭代,在 100 小时后具备了创作现代诗的能力,其创作的部分诗词不仅在诗歌讨论区中获得多数人的认可,且在多家媒体的投稿中 AI 小冰创作的现代诗被录用。此外,AI技术还能辅助创作者对文本内容进行润色其搭载的语义分析工具能够指出文本的语法错误,并对逻辑混乱和内容表述不清的语句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文本内容质量。
二、视觉创意生成,打破设计技术壁垒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在新媒体创作中的深度应用真正做到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零门槛,在以往的新媒体创作中创作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专业技能,尤其是在视觉内容的创作中创作者需要熟悉各类视频剪辑和创作工具的应用方法。而在 AI 技术的推动下视觉内容创作难度大幅降低,AI 图像与视频生成工具的出现使任何人都能创作极具创意的视觉作品。在图像创作中,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等 AI 绘图工具支持“文生图片”功能,创作者只需要在系统中输入文字性描述即图片主要内容、传达信息、图片效果,系统便会根据具体要求生成各种类型的图片。以“AI 绘西部,青春志愿行”网络 AI 新媒体一等奖《西部计划》为例,该海报作品以“西部计划”为主题展现了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投身于西部建设的工作场景,且图片中还蕴含了西部自然特征和建设成果等元素。在视频创作中,Runway ML、Pika Labs 等工具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多模态编辑等功能,创作者在应用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和面向的受众群体,选择制作高度逼真的动画视频或真人视频内容,进一步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以《AI 共创大片丨江山如此多娇》为例,该作品以“新的春天,新的起点,一起奔赴下一场山海”为主题,带领观众领略我国大好山河的美丽景色,视频中AI 生成的画面在细节和质量上均做到与实物一般无二,在视频14~17 秒时间段中展现的燕子飞行的画面可以看出 AI 在描绘物体的纹理和光影效果上有着较高的水平,且画面内容更具爱真实细腻与生动。
三、音频智能制造,拓展听觉内容边界
AI 技术在新媒体创作中的应用带来的不止有文本和视觉内容的快速生成,还有音频内容的自动编辑,AI 技术能够辅助创作者完成信息内容的个性化配音,还能对音频内容进行降噪处理为广大受众带来更为优质的信息体验。在配音环节,语音合成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动了如科大讯飞配音、AzureText-to-Speech 等工具的出现,这些音频工具能够将文本内容转换为语音内容。以科大讯飞配音工具为例,该软件支持多人配音、多语种播报、局部变速和变调等功能,创作者可根据音频内容和主题选择适合的主播类型,包括教育培训、新闻播报、专题宣传、资讯讲解等。同时,该软件还支持自定义换气和停顿等功能,创作者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预期传播效果进行自主调整,以此为受众带来更高质量的音频内容。在音频修复环节,AdobePodcast 工具的出现能够将音频内容中多余的环境音进行剔除,进一步提升音频内容质量。在音频创作阶段,Suno、Soundful 等工具软件能够根据创作者的需要一键生成音乐内容,且在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把握上与专业音乐人制作的内容有着相同的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AI 技术作为多领域专业技术交织融合后的新兴产物,其在新媒体创作中的应用全方位改变内容生产模式与创作理念,在文本内容的生成中 AI 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快速完成文本素材的筛选和内容逻辑的分析,生成符合不同受众群体信息需要的高质量内容。在视觉内容生成中 AI 能够生成元素丰富的图像和高度逼真的视频内容,不仅大幅提升创作效率还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在音频内容生成中语音合成技术的成熟使 AI 能够模仿真人声音进行内容播报,进一步丰富音频内容样态。
参考文献:
[1]邓帅杰.人工智能技术对新媒体新闻采写的影响[J].中国报业,2025,(05):190-192.
[2]郭亚婷.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J].中国报业,2025,(0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