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与实践基地建设

作者

张珈铷

大连艺术学院 116110

摘要: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新兴学科,正迅速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领域之一。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培养模式逐渐成为提升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了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并就实践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校企协同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其次,详细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课程设计、项目合作、实习实训等内容,强调了实践基地在培养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最后,文章总结了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在提升数字媒体技术人才质量方面的优势,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实践基地;合作模式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推动社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大高校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校企协同培养通过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学术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从而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此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则是校企协同培养的重要载体,它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路径及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一、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激增。然而,在当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首先,人才培养的内容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问题。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而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相对滞后,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传统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往往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数字媒体技术领域,单一的学科知识已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最后,由于企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各大高校面临着如何结合学科优势和产业需求,进行针对性培养的挑战。因此,校企协同培养成为了提升数字媒体技术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是通过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同设计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术脱离实践”的问题,还能够通过企业的参与,使学生更早接触到实际工作,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具体来说,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一是共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能够与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紧密对接;二是企业导师制。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课程教学中,直接为学生传授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三是共同设计实践项目。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真实的项目,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的实际操作,能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这种模式,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全面提升,成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

三、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的关键环节。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而实践基地则提供了一个与企业环境相接轨的学习平台。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基地的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地应具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其次,实践基地应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定期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调整项目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紧跟行业的最新动态。此外,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应定期进驻实践基地,直接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高质量的专业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还能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四、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优势与效果

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弥补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从而调整课程设置,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和实践基地的训练,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技能,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还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与共同发展。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不仅能够为自身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还能够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五、结论

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与实践基地建设,是应对当前数字化时代人才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通过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仅可以缩小教育与行业之间的差距,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尤其是在数字媒体技术领域,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体现在技术能力上,更加注重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跨领域的综合能力。因此,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能够通过提供实际工作项目、定期的企业实训和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外,获得更加贴近行业需求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未来,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将更加深入人心,实践基地的建设将更加完善。这一过程中,高校与企业的互动不仅限于人才的培养,还会推动教育内容和行业技术的双向提升。通过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机制、丰富实践项目内容和加强跨学科的合作,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将得到更大的提升,推动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这种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将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张鹏跃,魏冲.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本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25,42(04):16-20.

[2]钟绍辉.高职院校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塑料包装,2025,35(04):408-410+305.

[3]刘芮,张丽华.国外数字人文教育中的数字叙事教学:探索与反思[J].图书馆,2025,(08):72-80.

作者简介:姓名:张珈铷,生日:1989年8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辽宁省大连市,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现工作或学习单位:大连艺术学院,单位省市及邮编:116110,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

课题名称及编号:《践行“双元制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推进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题编号:LMJX2023186

课题名称及编号:《校企联合培养产品设计美学人才就业实习基地项目研究》

课题编号:202412267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