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

刘芸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思源实验学校 341100

摘要:在新课标倡导“整体育人”的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成为打破传统碎片化教学、提升教学效能的关键路径。本文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目标割裂、内容碎片化、活动设计脱节等问题,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从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活动设计、评价体系完善四个维度提出优化对策,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参考,推动单元整体教学落地见效,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现状;核心素养;对策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教材单元为基本单位,基于对单元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规律的系统分析,打破单课时教学的界限,对单元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要素进行整体规划、整合设计与连贯实施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将单元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而非单课时的简单叠加,强调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教学活动的递进性与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一、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分析

为准确把握当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情况,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及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多所小学的英语教学进行调研,发现当前单元整体教学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学目标 “碎片化”,缺乏整体规划

部分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解停留在“形式整合”层面,未深入分析单元主题的核心价值与教学目标的内在关联。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At the zoo”单元教学中,教师将 “描述动物外形”“询问动物位置”“表达喜欢的动物”等目标分散在各课时中,未形成“认识动物—描述动物—关爱动物”的目标递进链。这种目标割裂导致学生难以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无法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 “割裂化”,忽视内在关联

教材单元通常围绕核心主题,整合词汇、句型、对话、阅读等内容,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 “逐课推进” 的模式,忽视内容间的关联性。例如,在 “Food and drinks” 单元中,教师在第一课时教授食物词汇,第二课时教授 “Would you like...?” 句型,第三课时讲解对话,未将词汇、句型融入对话语境中进行整体教学,导致学生只能孤立记忆知识,无法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此外,部分教师缺乏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能力,未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补充相关素材,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降低学习兴趣。

(三)教学活动 “零散化”,缺乏递进逻辑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但部分教师在设计活动时缺乏整体意识,活动之间缺乏递进性与关联性。例如,在“School life”单元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活动包括 “认读教室物品词汇”“模拟课堂对话”“绘制自己的学校”,但三个活动之间未形成逻辑衔接:“认读词汇”后未引导学生运用词汇描述教室,“模拟对话”未结合“绘制学校”的成果展开,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无法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此外,部分活动设计过于注重趣味性,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例如过度依赖游戏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虽参与积极,但未掌握核心语言知识,教学效果不佳。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重构教学目标:锚定核心素养,搭建递进体系​

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的 “导航仪”,需以单元主题为纽带,紧扣核心素养,构建“单元总目标—维度分目标—课时细目标”的三级递进体系。首先,深度解读单元主题价值,结合课标要求确定总目标,如“At the zoo”单元总目标可设定为 “学生能运用相关词汇与句型描述动物外形及习性,树立关爱动物的意识”,兼顾语言能力与情感态度培养。其次,将总目标拆解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三维分目标,例如该单元分目标可细化为 “掌握动物词汇与‘Look at... It's...’句型”“能听懂并回答动物相关问题”“乐于参与动物主题活动”。最后,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细化课时目标,确保衔接递进,如第一课时聚焦 “认读动物词汇,用‘What's this?’询问动物名称”,第三课时则升级为“综合运用知识分享喜欢的动物及原因”。​

(二)整合教学内容:立足教材逻辑,链接生活场景​

教学内容整合需以教材单元为基础,梳理内在关联,同时融入生活元素与跨学科资源。一方面,梳理教材编排逻辑,搭建“主题—知识—技能”框架,如 “Food and drinks”单元围绕“谈论食物”主题,构建“食物词汇 —‘Would you like...?’句型—点餐对话—健康饮食拓展”的内容链,避免知识孤立。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生活补充素材,如收集零食包装、家庭菜谱,设计 “制作午餐菜单”“分享家庭美食”活动,让语言学习贴近生活。此外,推进跨学科整合,如 “At the zoo”单元联动美术课绘制动物海报、科学课探究动物习性、道德与法治课讨论动物保护,拓展教学维度,提升综合素养。​

(三)设计教学活动:遵循递进逻辑,聚焦语言运用​

教学活动需以目标为导向,遵循“感知—理解—运用—迁移” 逻辑,实现层层递进。单元初始设计感知类活动,如“School life”单元播放校园短视频、展示学生校园照片,激发兴趣、导入主题;感知后开展理解类活动,如 “Food and drinks” 单元通过 “图片词汇匹配”“听录音填空” 夯实知识,针对“Would you like...?”应答难点设计情景模拟,突破瓶颈;理解后组织运用类活动,如 “At the zoo” 单元开展 “动物园导游”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用所学知识介绍动物,提升表达与合作能力;单元后期设计迁移类活动,如“Food and drinks” 单元让学生“为家人制定健康食谱”,并尝试用英语介绍,实现知识生活化迁移。

总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新课标要求、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在于打破碎片化教学的局限,实现教学目标、内容、活动、评价的整体优化。当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虽存在目标割裂、内容碎片化等问题,但通过重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递进式活动、完善多元评价体系等对策,能够有效推动单元整体教学的落地实施。未来,小学英语教师需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课程整合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结合学生实际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让单元整体教学真正成为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聪颖。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华夏教师,2024,(26):68-70.​

[3] 徐跃。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天津教育,2023,(25):150-152.​

【本文系2024年度赣州市基础教育课题《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赣县区部分小学为例》(课题编号:XXWY2024-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