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朱晨凤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四中学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家国情怀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唤起民族自豪感以及塑造爱国情操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探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家国情怀
引言:初中时期是青少年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要通过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道德认识,并让学生拥有家国情怀。通过家国情怀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全面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一、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元素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有着大量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1]。老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发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国家发展成就及爱国主义的精神风貌等,将之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围绕历史文化展开,结合讲授四大发明、儒家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和智慧;围绕国家发展成就展开,结合我国在航空航天、通信技术、工程建筑等方面的成就比如神舟飞船上天,嫦娥奔月和高铁建设,感受祖国的伟大进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操;围绕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展开,通过利用英雄人物的事例或者一些感人的故事来培养学生。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地开掘和运用教材中的一些资料,让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真正的生长,并且真正融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们。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家国情怀教育效果
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实效问题,要想切实增强其有效性和针对性,就可以要求初中阶段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老师要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不要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代替。并且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采取多媒体工具播放爱国电影、呈现历史照片以及创设相关场景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祖国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并产生感情共鸣。再是,通过设计组织一些志愿服务的模拟活动或开展相关的角色扮演等形式来使学生体会自己肩负的责任。此外,在实践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家国情怀”的合探。最后在学习阶段结束后利用实践活动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在这里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们走出课堂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游览或者去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地做实地调研,还可以让同学们主动加入到社会公益活动当中,当同学们在从事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时带着真情献出自己一份爱心和力量的时候,同学们就会将这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对于家国和祖国的强烈感情深入自己心底,最后成为自己的本能。
三、结合时事热点,强化家国情怀教育
教师应当紧扣时代脉搏,用大国事件激荡爱国情怀,通过指导学生发现和思考世界对中国的影响,积极培育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美国挑起的贸易战背后真正反映了什么?美国为什么要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怎样参与其中?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大国战略兴起,在这些国际问题上中国是如何作为的?。等等,一方面,应加强对国际形势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可以从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科技创新中的重大突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来实现这一目标,最后形成一个主题鲜明、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的正确答案。除此之外还要聚焦社会道德风尚类事件,组织学生阅读好书看榜样、弘扬道德力量,如“感动中国”人物、抗疫英雄、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等,还要引导学生针对当下困惑思考的问题开展讨论,学会反思,有勇气、善分辨地看待现实,内化国家情怀,主动悦纳和倡导社会正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确立于心。
四、评价与反馈,不断改进家国情怀教育
为保证家国情怀教育的成效及后续长久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教师不可以仅靠单纯的、片面的知识性考试评价来考评学生,需要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不仅要考虑学生对家国情怀认知水平的高低、对家国情怀的情感认同程度等,还要关注学生家国情怀的行为实践水平等,重点看是否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是否能够时刻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大事,是否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与集体意识;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课堂观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成长档案袋以及实践活动等形式,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老师要及时把评价结果用激励型、建设型的方式反馈给学生,让其知道自己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的收获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向;并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同家长沟通协调,协助实现家校共育。并且以评价结果为镜子,看教学方案设计、实施过程中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有针对性的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更多的实践活动等,以此不断提高家国情怀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增强感染力,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目标,推动家国情怀教育不断向前发展[2]。
结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在挖掘教材内容中家国情怀的内容的同时,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在利用热点时事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将家校社的力量融入到教育过程中来,在通过评价的方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后,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江玉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2025,(17):119-121.
[2]蔺明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育[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5,(0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