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危险因素识别与控制     

作者

方明 王建康 左文振 李栋

湖北中蓝宏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湖北黄冈 438600

1 化工工艺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1.1 危险化学品

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中间产物、产物、副产物,许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辐射等高风险性;若未能妥善管理,便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易燃易爆物质,如烃类、醇类、酮类和其他有机溶剂等化学品,容易因操作不当、火源引发爆炸或火灾事故。有毒有害物质,包括氯气、氨气、硫化氢、氟化物等,这些化学品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气体泄漏或化学品泄漏时,会导致中毒事故,甚至大规模人员伤亡。例如,某些公司为了增快生产速度,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不重视危险化学品监管,或未详细了解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就投入使用,便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同时在反应过程中,物质状态的变化也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风险;在高温、压力或不当储存的情况下,化学品的挥发性增加,增加了爆炸的风险。

1.2 设备危险

化工工艺生产离不开设备设施,化工设备设施的材质需要能够承受高温、高压、耐腐蚀,化工设备设施本身需要满足高效率、长时间运行;当工艺条件、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不仅会引起设备损坏,还会引起容器爆炸、设备失稳、设备带电、机械伤害等危险;如果不采用本质安全性设备,也不给设备配置安全附件,将无法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1.3 输送风险

管道在化工生产中承担了较为重要的运输职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原料、副产物等在运输过程中,化学原料有着一定的泄漏风险,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出来将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威胁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如相关人员在管道建设环节并未选择泄漏风险较小、耐腐蚀的管道材料,缺少管道风险评估工作,管道不方便定期检查运行状态和完整性,将会导致运输情况,造成管道风险。

1.4 人员危险因素识别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化工操作人员仍然是化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大部分的化工操作人员安全知识、操作技能欠缺;据统计分析, 98% 的安全事故时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因此,化工设计人员必须遵守设计的法规、国标、行标等,掌握化工工艺原理和化学设备制造工艺和特性,充分了解化工原料的性质和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规避安全事故。

2 防范措施与安全设计策略

2.1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在化工安全中的应用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压力、流量、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确保工艺过程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传感器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还能有效预警异常情况,如气体泄漏、温度过高等,为安全管理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等设备,精确控制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隐患。现代化的事故监测系统结合传感器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预测并提前报警。通过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艺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减少人为因素对安全造成的威胁。

2.2 加强化工材料管理

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和化学品往往存在着安全隐患,易燃、易爆、腐蚀等性质都会造成潜在的安全威胁。因此,进行化工安全设计时必须重视物料的选择和管理,只有从源头管控,才能有效确保化工生产安全。同时,化工企业应安排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材料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化工背景知识,对材料的特性、用途、选型以及供应商的信誉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还能及时与工艺安全设计人员沟通,做好双方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商讨和决策哪些原材料及其产地、厂家和供应方式最为合适,以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和质量。在进行材料管理时,需要贯彻从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管控模式,具体包括:(1)在进行材料挑选和购置时,必须严格根据化工工艺的材料使用需求,对市面上的材料进行性能、价格的比较,保证最终挑选的材料能够满足工艺条件。同时,应尽可能与信誉好的供应商合作,勿贪图价格低廉而使用不明来源的材料,盲目节约成本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2)在材料入场与使用环节,必须要加强质量检测,严格检测每批次入场材料的质量,防止“三假一劣”等不合格材料入场。同时,还应当按照材料特征制定分类管理措施,将易燃易爆材料放置在特定区域,腐蚀性材料要分类存储,从而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

2.3 完善管道设计管理

管道泄漏是化工工艺安全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相关人员在化工工艺安全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管道泄漏问题,通过设计优化降低管道泄漏的风险。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可以从运输物料的种类出发,结合化工物料特性选择管道材料。例如,当运输化工材料带有一定的腐蚀性时,管道材料应当避免全部使用金属,适当增加其他物质成分构成管道。如管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运输酸性物质,相关人员在设计管道材料时应当尽可能选择抗腐蚀性能较强的管道材料。结合化工物料的状态,相关人员需要以安全运输为第一要义,科学设计管道线路。此外,相关人员需要关注管道设计的密封情况,保证管道的严密性,防止化工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引发安全事故和风险问题。此时,相关人员可以使用半封闭管道的运输方式,或是在运输的过程中安排相应的冷却装置,提高运输质量。另外,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管道设计的关键位置,如转弯、接头等部位,对关键位置进行加固或特殊处理,提升管道的强度,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对管道关键位置造成的冲击和磨损。

2.4 加强相关人员管理

相关人员可以总结化工工艺安全设计风险因素识别和控制方面的工作经验,列举常见的化工工艺安全风险因素,分析风险成因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结合化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规划相应的应对和防范措施,方便相关人员在发现风险因素后尽快采取解决措施,降低损失。为了保证化工工艺安全设计风险因素识别与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化工生产以及工艺手段的进步更新工作内容,提升风险因素识别和控制的质量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防范措施与安全设计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化工工艺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此外,技术创新在新材料、新工艺和智能安全系统应用中的作用尤为关键,能有效减少潜在危险,保障生产安全。同时,提升化工工艺安全设计的水平,不仅是化工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对化工行业安全与环保要求的迫切反映。通过有效的安全设计与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事故发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化工企业更需要重视开展化工工艺安全设计危险因素识别和控制工作,展现出更好的工作效果,提升安全生产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丁健 . 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15):48-50.

[2] 陈建勋,孔燕燕 . 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4, 44(22):13-15 .

[3] 王莉丽,孙春红,李清军 . 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危险因素识别与控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4,4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