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作者

白智敏

绵阳市海峰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引言:

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建造的建筑工程,抗震性能大幅提升,可提高结构空间利用率。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期间,作业人员须严格落实测量放线、钢筋作业、模板作业、混凝土浇筑以及脚手架搭建等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施工企业要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的混凝土裂缝、模板体系变形等常见质量问题加强防控,还要就高空坠落、模板体系失稳等潜在安全风险加强管理控制,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1. 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优势

1.1. 良好的抗震性能

框架剪力墙结构有着优良的抗震性能,其中的剪力墙提升了建筑整体刚度,抵御包括地震等风险的能力大幅增强。剪力墙能够把地震应力有效分散和传递,避免框架出现过度变形,降低结构摇晃的剧烈程度。

1.2. 高效利用空间

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自由地进行建筑设计,支持内部空间增加或扩大开口,丰富了布局形式和选择。剪力墙可以在某种区域集中式布设,开拓出更大空间供设计人员灵活设计。较之单纯的框架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结合功能设定自由划定内部空间,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2.1. 测量放线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期间,施工企业须提前进行测量放线作业,要求严格控制精度,不得因数据误差超标对工程质量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后续施工过程打好基础。作业人员须结合作业需要,在全站仪以及水准仪等诸多精密仪器中,选择适用的测量放线作业用具。同时,作业人员要布设严密的测量控制网,保证轴线控制准度。测量控制网分为首级和加密两种形式,其中首级控制网由城建规划机构给出基准控制点,作业人员据此开展测量;而加密控制网以首级控制网为基础,根据工程平面布局和施工需要,设置加密控制点,利用控制点测放控制轴线,在此基础上于作业现场测放永久轴线控制点,保证作业期间随时进行精细测量定位。

2.2. 钢筋作业

施工企业须选择适用的钢筋材料,保证所选钢筋与设计标准相符。作业人员依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半成品加工,要保证尺寸精准,外形合格,直筋以适用切断机下料,通过钢筋弯曲机制作成设计规定的形状。盘筋需要先行调直再切断,之后才能用钢筋弯曲机进一步加工。钢筋绑扎作业期间,作业人员须结合应用位置、现场条件以及钢筋直径等,确定最佳连接绑扎形式。举例来说,如果钢筋直径在 16mm 以下,直接绑扎连接即可;如果钢筋直径大于等于 16mm ,连接方式须改为焊接抑或机械连接。

2.3. 模板作业

施工企业须提前设计严密稳固的模板体系,要求既保证刚度及强度达标,还要经济适用且安全稳固,而且须结合构件位置、工艺规范、规格尺寸以及荷载需要,选择适用的材质和体系架构。木质、钢质以及铝合金材质的模板是常见材料,安装作业期间要保证所有单块及整个体系模板垂直平整,相邻模板须严丝合缝,严防潜在的漏浆问题。墙柱模板须牢固紧固对拉螺杆,保证混凝土浇筑作业期间能够承受侧压力。梁体模板下方须支设适用脚手架支撑体系,保证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不会发生变形及位移。

2.4. 混凝土浇筑

施工企业须结合原料质量、现场工况以及施工目标,利用反复试验为混凝土设计合理配比,明确砂率、水灰比以及水泥用量等关键指标,保证混凝土成料强度及经久耐用性等达标。混凝土浇筑作业须遵守标准工艺流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浇筑作业通常分段落实,完成剪力墙浇筑任务后,才能浇筑梁板等结构。浇筑作业过程要做好速度及高度控制,不得留下冷缝。振捣作业人员须合理调控插点及振捣时长,不得漏振或过振。

2.5. 脚手架搭建

作业人员须结合工程建设需要、工艺流程以及荷载能力等,选择适用的脚手架体系,盘扣式、碗扣式以及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最常见的类型。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为例,其优点在于适应性好,搭建作业可灵活进行,缺陷是进度比较慢。作业期间要求严格执行设计方案,保证整个体系安全稳定。作业人员须提前对下方基础进行清理和平整,保证地基牢固可靠,立杆下方须安装底座,也可铺设垫板,达到荷载分散的目的。作业人员须准确稳固安装立杆、斜杆以及水平杆。施工过程作业人员要对脚手架加强检查维修,排查并消除安全风险,保证扣件和杆件牢固紧固、没有变形位移以及基础塌陷等问题。脚手架的拆卸作业以由上向下方式进行,分层拆卸,保证后搭先拆、先搭后拆,要提前把脚手架清理干净,严禁上层和下层同步拆卸。

3.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1. 施工过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控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期间,混凝土裂缝是常见质量病害,它由多种原因引起,成料浇筑后水化热太高、环境温度条件或者振捣作业不够均匀密实等,是常见致病因素。举例来说,浇筑入模的混凝土释放大量水化热,如果不能及时合理调控,极易引发裂缝危害。施工企业须对混凝土配比进行优化改进,降低水灰比,加入适量掺合料,压缩水化热生成量。养护作业期间做好温度梯度调控,防控裂缝危害。模板体系如果达不到标准承载能力,抑或安装操作不够规范,混凝土浇筑作业期间极易发生变形风险,进而引进剪力墙截面精准度下降,达不到垂直平整要求。模板设计人员还须对整个体系的刚度及安全性能进行科学测算,选购优质高强材料,保证模板体系承载能力达标。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做好落料速度和流向控制,严防落料高度超标。或者集中冲击某个部位,注意混凝土成料须保证 180220mm 的标准坍落度。混凝土裂缝防控须保证选择适用原料,作业人员规范化操作,浇筑期间加强温度及应力监测,所有工艺流程落实质量控制,做到提前预防。模板作业过程完成一道工序即进行质量验收,详细记录各种数据信息,消除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

3.2. 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期间,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提前制定系统性的安全管理体系,精细到每个细节管理,要对高空坠落、模板体系失稳和混凝土浇筑作业的不规范等安全风险进行重点防控。举例来说,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稳定性,对整体结构的质量安全有决定性影响,模板支设作业人员须保证每块模板垂直平整,保证支撑体系承载能力达标。结束模板支护作业,监理人员须严格验收模板体系,保证所有连接部位牢固连接整个体系安全稳定。如果工程所在地常年大风肆虐,模板体系还要加装倾覆防护设施,严防体系稳定性不足引发安全事故。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单纯的框架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传统模式基础上,对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具有刚柔并济、力学性能优良、经济适用以及协同运作等鲜明特点,可大幅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和经久耐用性。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须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作业人员要规范化执行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施工企业要加强技术应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保证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达到理想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俊青 .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 [J]. 魅力中国 ,2017,000(0z2):146.

[2] 王瀚 , 朱立强 .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J]. 建筑与装饰 ,2021.

[3] 郝雅琨 .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J]. 建材发展导向 ,2019,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