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研究
牛志霞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神木市支公司 陕西省神木市 719300
1 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概述
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传输、存储、发布和交互等全过程数字化处理和网络化传输的技术。这种技术应用于广电行业,可以使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和观看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可靠、互动性强,同时也提高了广电行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2 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的实际应用
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的发展有效清除了传统广电技术模拟信号传输模式的弊端,创新性地采用了网络数字化的方式来传输节目信号。当前,该技术主要用于传输广播电视视频信号,即常见的数字信号;以及广播电视音频信号,即广大受众熟知的音频信号。
2.1 广电视频信号传输
由于广电视频信号具有离散性等特性,与传统广电技术相比较,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的信号抗干扰性能明显增强,能够有效抵抗外部因素对广电视频信号带来的影响,保障广播电视信号强度与画面的观赏质量。简单来说,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能够高效、稳定地传输广电视频信号,大幅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流畅度与画面清晰度,为观众提供更加舒适的观看体验。
2.2 广电音频信号传输
在运用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传输广电音频信号时,为了更好地保障音频信号的完整性和时效性,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与传输效率,工作人员通常需要结合实际将广电音频信号灵活地转换为 A/D 或者 D/A 形式。此外,在广电音频信号采集过程中,因宽带信号与图像信号存在差异,二者在应用频率设置、量化采集等方面的实现路径各有不同。例如,网络数字化广电音频信号的采集质量通常以音量高低和音质为评判标准。如果技术人员在信号采集环节出现失误,广电音频在传播过程中就会伴随噪声或者杂音。因此,技术人员在采集广电音频信号时,通常更倾向于采用网络数字化广电音频信号。
3 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发展策略
3.1 重视提升网络服务的质量
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的首要任务是提升网络服务的质量。考虑到互联网技术具有复杂性、多元化等特点,为避免在网络建设工作中衔接不畅等问题的发生,广电企业在优化网络服务的过程中应全面升级 IP 服务,以此提高网络服务系统的响应速度。对此,广电企业应合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一步优化相关服务工作,并借助光纤网络推动网络建设工作,从而在节省运营成本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与效率。
3.2 加强信息资源的统筹管理
现阶段,传媒领域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播电视技术融合互联网技术,传统媒体依托互联网技术形成新媒体,将是广播电视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与必然方向。当前,广播电视产业业务可划分为基础、拓展与增值等三个业务板块。其中,基础业务板块主要由传播类广播电视节目组成;拓展业务板块主要由有效拓展型广播电视节目组成;增值业务板块是广播电视业务中利润最高的板块,其包含多种节目类型且涉及范围较广。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的稳定发展,广电企业应有计划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扩大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空间。
3.3 完善各项技术标准
纵观传媒行业的整体发展,技术标准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技术标准,积极更新、升级技术手段,牢牢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主动权。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培训学习等方式,增强广播电视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快实现广播电视产业技能整合的目标。另外,技术标准编制人员也应养成与时俱进的学习习惯,合理创新并持续完善广电技术标准,为广播电视产业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3.4 掌握核心技术
首先,广播电视台作为广电技术的主要践行单位,必须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引入功能完善、综合效益更高的数字化信息技术,以此构建安全稳定的传播环境,保障广电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其次,相关管理人员在应用与发展核心技术时,应提前分析潜在的技术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制订风险防控方案,从而为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最后,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广播电视台、广电企业也应积极采购并合理运用各类新型软硬件设备,同时进一步完善广电技术运营体系,充分发挥广电技术的优势,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5 综合运用多种广电技术
在网络数字化环境下,广电技术的稳定发展必须顺应“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新技术融合发展的路径,确保发挥每一种广电技术的优势作用。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技术应结合互联网、通信网以及广播电视网等平台,进一步扩大广电技术的应用范围,充分挖掘其发展潜能,进而确保广电技术的发展与时代发展潮流相一致,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与此同时,广电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应积极学习新技术、接受新理论,通过整合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广电技术等方式,为广电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3.6 尽可能扩大收视范围
在网络数字化时代,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不断扩大的收视范围,只有创新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为此,相关单位应及时更新网络播放设备,创新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与播放技术,借助网络数字化技术全面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给予受众更加精彩、丰富、新颖的视觉体验与听觉体验。另外,随着网络数字化时代的持续深入,各类新型媒介不断涌现,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趋于多元化、严格化。与以往不同的是,受众可以利用多种互联网平台获取各类信息,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被颠覆。此时,如果广电企业仍采用传统的、较为单一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播出技术,势必会削弱受众的观看欲望。因此,广电部门必须在保障电视节目整体品质的前提下,积极融入新元素,充分满足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心理预期,稳中求进地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应以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为支撑,在切实提高电视节目品质、持续优化画面清晰度与音响效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传播渠道,尽可能扩大收视范围,为更多受众提供具备创新性、良好视听体验的优质广播电视节目。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数字化背景下,广电技术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明确传统广电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弥补,在全面掌握核心技术的前提下,有效融合各类新技术,以充分发挥网络数字化广电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广播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新时期,各级广播电视台和广电企业必须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制作公众喜闻乐见的优质节目,力求为公众提供更加生动、多元的观看体验。
参考文献:
[1] 任明生 .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优点及发展策略思考 [J]. 数字通信世界,2022(11):165-167.
[2] 何玉梅 .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使用 [J]. 中国传媒科技,2022(10):145-147.
[3] 陈永学. 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探讨[J]. 数字传媒研究,2022,39(09):3-6.
[4] 赵威 . 基于网络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应用 [J]. 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7):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