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单位工商管理里人才培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关联探究

作者

马婧

西咸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712000

引言

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还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工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探究单位工商管理里人才培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对于指导企业实践、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人才培养概述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而深入的过程,它涉及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和组织的活动来提升个体的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这一过程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个体能力的全面塑造和潜力的深度挖掘。在工商管理领域,人才培养涵盖了管理者培训、专业技能提升以及领导力发展等多个维度。人才培养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能显著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企业能够不断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迭代,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其次,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员工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使得企业能够更科学地配置资源、优化管理流程,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效益。最后,一个拥有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企业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迅速捕捉并响应客户需求,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显著优势。

2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特点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不仅着眼于当前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市场地位的提升,还致力于在已占据领先地位的竞争领域及未来可能拓展的经营环境中,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提升。这一理念强调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要求企业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必须注重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确保企业能够稳健前行。此外,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系统性,它涵盖了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需要企业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以支撑其持续发展。同时,鉴于市场环境和技术发展的不断变化,企业可持续发展还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调整战略,灵活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以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3 人才培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

人才培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结构性支撑作用。通过系统性培训,员工在技术应用、流程优化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进而推动产品迭代与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在技术密集型领域的适应能力。例如,苹果公司依托研发人员的技术积累与协同开发机制,持续进行产品功能升级与设计改进,维持其在消费电子市场的技术领先地位。在运营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升组织在资源配置、流程控制和跨部门协作中的执行效率,部分连锁企业通过标准化培训体系培养管理人才,实现供应链协调与市场策略执行的统一性,从而降低运营偏差与执行成本。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通过定向培养具备新兴技能的人才,如电商企业组建直播运营团队,能够快速部署新的销售渠道,提升客户触达能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明确要求,需构建涵盖专业知识、协作能力与问题应对能力的综合培养框架,确保人才能力结构与组织发展需求相匹配。实践训练作为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应通过岗位轮换、项目参与和模拟演练等方式,使员工在真实业务场景中积累操作经验,提升任务执行的熟练度。同时,为保障人才供给的稳定性,企业需建立基于绩效评估的薪酬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通过长期激励手段维持员工的组织承诺与工作投入。此外,人才培养需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战略方向决定关键岗位的能力需求,企业应在人才规划阶段识别战略实施所需的核心能力,将培训内容、发展路径与组织发展目标对接,避免资源错配。通过将人才培养纳入战略执行体系,企业可实现人力资源的前瞻性配置,为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和组织变革提供持续支持。

3 国内外企业在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案例分析

3.1 国内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海尔集团通过推行“人单合一”管理模式,重构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该模式将员工与用户需求直接绑定,每个员工或小微团队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对市场结果负责,从而打破传统科层制结构,提升响应速度与责任意识。在此机制下,员工不再是被动执行者,而是创业主体,企业为其提供资源支持与孵化平台。例如,海尔内部孵化出多个独立运营的生态品牌,如专注于净水设备的“小帅”、聚焦智慧厨房的“厨联”等,均由一线员工主导发起。为支撑这一模式,海尔建立了“海星学院”等内部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岗位提供管理、技术、市场等模块化课程,并通过岗位轮换、项目制工作等方式强化实践能力。同时,企业建立多通道晋升机制,员工可通过技术线、管理线或创业线实现职业发展,有效提升了人才留存率与组织活力。这一人才培养与组织变革的协同机制,使海尔在家电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保持了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的能力,支撑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国外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以谷歌公司为例谷歌(Google)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系统化机制,以支持其技术领与组织创新能力。公司实施“ 20% 时间政策”,允许工程师将五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于自主项目开发,这一制度催生了 Gmail、Google News 等多个重要产品,体现了对员工创造力的制度性支持。在培训体系方面,谷歌设有“GoogleCareer Certificates”和内部学习平台“gLearn”,提供涵盖编程、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领域的课程,员工可根据职业路径选择学习内容。公司还推行“内部轮岗计划(”Internal Mobility Program),鼓励员工跨部门、跨技术领域流动,积累多元经验。领导力发展方面,谷歌通过“Manager Development Program”对团队负责人进行系统培训,内容包括反馈机制、团队心理安全建设与目标管理。此外,谷歌建立了基于 OKR(目标与关键成果)的绩效管理体系,并结合股权激励、职业成长路径规划等手段,增强员工的长期归属感。这些措施使谷歌持续吸引全球顶尖技术人才,并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领域保持研发优势,为其长期竞争力提供了人力保障。

3.3 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上述案例表明,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海尔通过组织机制创新将人才培养嵌入业务流程,使员工能力发展与用户价值创造同步推进;谷歌则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员工的学习权与发展权,构建了支持创新的人才生态。二者均注重实践导向的能力提升,建立多维度激励体系,并将人才发展与企业战略方向保持一致。这些实践表明,有效的培养机制不仅包括培训体系的建设,更需要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与文化的协同支持。企业应根据自身战略需求,设计兼具灵活性与系统性的人才发展路径,强化员工在真实业务场景中的参与度,同时通过清晰的职业通道和激励机制维持人才的稳定性与积极性,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撑。

4 优化人才培养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为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成为关键策略。企业应首先致力于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新员工入职培训、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及领导力发展培训等多个层次,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和教育,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才发展的深度融合,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并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此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包括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提供丰富的福利待遇以及建立公平的晋升机制,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后,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企业应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从而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动态,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优秀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才发展的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企业能够培养出一批批具备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余涛 . 市场经济下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中国市场 ,2021,No.1096(33):116-117.

[2] 买尔江古力·依米提 .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时代金融 ,2018,No.705(23):133+136.

[3] 穆 美 龄 . 企 业 工 商 管 理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刍 议 [J]. 纳税 ,2018,No.187(07):112+115.

[4] 李传宇 . 新时期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No.194(01):147+149.

[5] 唐叶云 , 余韵 .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No.324(09):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