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陈绎
江苏京世傲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与居民的生活质量。雨污水管道是道路工程的关键附属设施,承担着收集、输送城市雨水和污水的重要功能,在防止城市内涝、保护水环境、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施工工艺复杂、施工环境多变、管理不到位等,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问题频发,如管道渗漏、堵塞、错位、沉降等,不仅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道路塌陷等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加强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目前,我国在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等,对管道施工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1]。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同时,监理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保障施工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施工中,仍有部分项目存在质量控制不到位的情况,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采购质量不合格的管道、管材、管件等材料,如管道壁厚不足、抗压强度不达标、管材存在裂缝等。这些劣质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漏、破裂等问题,严重影响雨污水管道的使用寿命和排水功能。
2. 施工工艺不规范:在管道基础施工、管道安装、接口处理、回填等环节,存在施工工艺不规范的现象。比如,管道基础处理不平整、密实度不够,导致管道沉降、错位;管道安装时接口连接不牢固,密封不严,出现渗漏;回填土含水量过大、回填不密实,造成管道周围土体塌陷。
3. 质量监管不到位:监理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存在漏洞,部分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政府监管部门检查频率低、检查力度不够,无法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另外,施工单位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自检、互检、专检等环节落实不到位。
4. 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了解不足,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影响施工质量。同时施工队伍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也给施工质量控制带来困难。
二、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在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环节 [2]。首先,在材料采购阶段,应严格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优质管道材料,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库,从源头上保障材料质量。采购前应对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关键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材料到场后还需进行复检,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比如,对于污水管材,需重点检测其环刚度和环柔性等力学性能是否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对于检查井所用的砌筑材料,也应严格检验其质量是否达标。其次,应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涵盖采购、入库、保管、领用等各个环节,确保材料在数量和质量上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要科学规划材料堆放场地,采取有效的防潮、防晒、防腐措施,防止因环境因素导致材料性能下降。比如,管材应整齐堆放在平整、干燥的地面上,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以保证其使用性能不受影响。借助上述措施,能有效提升材料管理的规范性以及施工质量的可靠性,保障整个雨污水管道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施工工艺标准化
施工工艺标准化是确保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标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开展施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施工现场应张贴明确的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使施工人员能够清晰掌握各项操作标准,如管道安装过程中的连接方式、接口处理要求以及坡度控制标准等,从而实现规范化、精细化施工。其次,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与实操演练,提升其专业素质和工艺执行能力。培训内容应涵盖管道材料性能、施工流程、质量控制要点等多个方面,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关键施工技能。比如,在塑料管道的安装过程中,应重点培训垫圈安装方法、管道拉紧技巧等专业知识,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接口渗漏或管道变形等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施工工艺标准并强化人员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为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三)完善检测手段
为确保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必须不断完善检测手段,提升质量控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一方面,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构建系统完善的管道检测体系。比如,在管道密封性和强度检测方面,可采用闭水试验 \ 压力试验等方法进行验证;在管道定位与埋深探测方面,可运用探地雷达等高精度设备进行无损检测。所有关键检测项目建议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实施并出具检测报告,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与权威性。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各阶段的质量检测工作,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比如,在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确保其安装位置准确、接口严密;在进入回填工序前,应对沟槽的几何尺寸、坡度及基础处理情况进行全面验收,确保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全过程质量检测与先进检测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保障雨污水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3]
(四)强化人员培训
为全面提升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施工人员的素质建设,切实强化人员培训工作。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施工人员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技能培训与考核,不断提升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培训内容应覆盖管道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安全操作规范等,确保施工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比如,可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授课,或组织施工人员到优质工程现场进行观摩学习,拓宽视野、提升实践能力。其次,要注重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通过持续的质量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对工程整体安全与使用寿命的重要影响。在日常施工中自觉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杜绝随意施工、违规作业等行为。同时,还可通过开展质量竞赛、评选优秀施工班组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进一步激发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只有不断加强人员培训与质量意识培养,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雨污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稳步提升。
(五)施工管理规范化
为提升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的整体管理水平,必须推进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与现代化 [4]。首先,应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确保质量控制措施在各施工环节中得到有效落实。可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开展巡查,重点检查工艺执行、材料使用及施工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台账,详细记录每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处理措施及复查结果,实现质量管理的可追溯性。其次,应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动施工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比如,可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对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进行全过程跟踪,实现信息共享与动态调整,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关键工序和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管,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操作,有效防范质量隐患。通过健全制度与科技赋能相结合,构建高效有序的施工管理体系,切实保障雨污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可控。
结语:总之,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通过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标准化、完善检测手段、强化人员培训、施工管理规范化等措施,有助于提高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今后,应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水平,助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红卫 . 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22(14):22-24.
[2] 刘建军 . 市政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研究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23(05):69-71.
[3] 王兴宗 .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2,(32):161-163.
[4] 林华辉 . 市政道路和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对策——以翔安西路项目为例 [J]. 江西建材 ,2021,(12):306-30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