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老旧小区给排水管道改造施工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作者

解丁磊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乐社区服务中心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1、引言

在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方面,老旧小区给排水管道改造的施工技术难点及其解决方案是个重要议题。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是 1991 年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区域面积 194 平方公里,辖 8 个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安徽“科大硅谷”核心区和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核心区。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区域,产城融合正在加速推进,尤其商住类项目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因历史规划与建设标准不一、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维护管理不及时、住户私接私改使用不当等多方面原因,面临着诸多变形、泄漏、堵塞等病害及混接等问题,给城市给排水安全和水环境保护带来严重隐患。

改造时,施工技术难点主要在于地下管线错综复杂、老旧小区管网历史资料缺失、现场排查检测条件受限、空间狭窄限制施工操作、老旧建筑结构脆弱以及施工期间如何平衡对居民生活的干扰等方面。要应对这些难题,就得有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比如用先进探测技术搞清楚现有管网布局,采取分段施工和非开挖技术来减少对地面和建筑的破坏,并且重视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居民沟通协调工作,如此才能保证改造工程顺利进行并达成预期目标。

2、老旧小区给排水管道现状及改造必要性

2.1 老旧小区给排水管道常见问题

老旧小区的给排水管道系统因建设时间久,管道老化、腐蚀厉害、管材质量不合格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改造时前期排查是核心关键,但往往却是容易忽视的,因小区建设年代较长、部分检查井掩埋、污水管网高水位均是制约精准排查的因素,另外给排水设施构筑物(如化粪池、隔油池、降温池、清水池等)检修频次低、维护成本高、检测难度大均会导致排查不到位,如高新区紫兰苑小区、拓基城市广场在初次雨污混接整治时,仅考虑小区内部,未实施外部商业街区改造,导致改造完工后雨水总排口依然超标;如高新区在日常排查中发现万科高第小区雨水排口晴天超标,经查主要为化粪池出水管连接处渗水所致;另外改造过程中施工难度同样较大,如既有给排水管网布局不科学(如污水管网高于雨水管网、部分管网存在倒坡等),会使新旧管道衔接困难,且地下管线复杂,部分小区综合管线布置密集,尤其涉及热力、电力等管线在开挖和铺设时不确定性与风险会大大增加,且老旧小区多数内部道路窄、居民活动多,导致施工环境受限制,对施工组织管理要求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些技术难题,必须统筹考虑,一区一策,针对不同小区现状及精准排查情况,制定改造方案,在保证改造效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合规性、经济合理性、可持续性、安全性、创新性等,同时做好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的改造方案,确保改造方案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2.2 给排水管道改造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旧小区地下管网布局复杂、原始设计图纸缺失、施工空间狭小等问题众多,所以改造工程面临不少挑战,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1]。原有管道材质老化很严重,施工时可能出现意外破损,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用水和排水功能,并且地下管线交错,若不能精准探测定位,很容易损坏市政管线,使施工难度进一步加大。如高新区桂花园小区,设计方案阶段设想雨水立管改造后,需要在每个楼前在南边或北边需增加一趟污水管就近接入污水井,但桂花园小区绿化苗木普遍比较大,绿化恢复存在困难,业主要求较高,对相关工作支持理解不够。要应对这些问题,先进管线探测技术和非开挖修复技术的采用非常重要,前期精确勘测和科学规划可有效避开施工风险,再加上分段施工能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这样改造工程就能顺利推进且达到预期效果。

3、给排水管道改造施工技术难点

3.1 管道布局复杂性及空间限制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管道布局复杂与空间受限是关键问题之一,因为老旧小区当初建设时缺乏科学规划,内部管道布置常常一片乱象,并且随着时间流逝,管道老化锈蚀加上多次维修往往造成管线平面布置“一团乱麻”,进而让改造难度大增,而且老旧小区空间窄小,可供给排水管线及构筑物布局的空间小,且原有地面建筑和设施造就的边界条件较差,使得施工操作的空间极度受限,加大现场勘察和设计的难度,对施工时精准定位和操作的要求提高不少。

3.2 原有管道材质老化及更换困难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管道材质老化与更换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供水管道多是铸铁或者镀锌钢管材质,老旧小区经年投用后供水管网腐蚀且水垢累积问题显著,从而致使供水管道内部产生结构性、功能性病害,渗漏、水流畅问题频发;如排水管网多是塑料管或钢筋混凝土管,其中立管系统由于原有设计标准与现行水环境治理要求不同、群众装修改造等原因,导致污水接入雨水、雨水接入污水问题较多,室外地下排水设施同样也是管网病害(破裂、塌陷、沉积、沉降等)频发,雨污混接问题屡见不鲜,导致雨季污水冒溢,旱季雨水系统水质超标,对人民群众生活及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因要结合建筑单体结构、综合管线布局等,往往有一些老旧小区给排水管道布局复杂且埋深较大,穿越建筑主体或者狭窄区域,部分别墅区域立管改造可能对房屋外立面美观造成影响等,从而导致局部区域更换管道作业难度增加,所以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才能保证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4、给排水管道改造施工技术解决方案

4.1 总体改造思路要明晰

现阶段老旧小区给排水系统改造已有丰富的工程案例实施完成,在工程改造实施过程中及改造后效果观察中也发现了部分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所有改造必须在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基础之上,同时要以结果为导向,确保改造后的给排水系统符合新时代水污染防治、水安全防范等最新要求,更要“因地制宜”开展改造工作。老旧小区给排水改造要统筹好“小区概念”,主要是指小区给排水大系统做好协调,如很多商业小区规划建设时期配套幼儿园、小学、商业街等,几种不同类型的楼栋室外给排水系统往往是一体的。因此,不同类型的排水管网及设施改造除遵循上述总体改造思路外,也应该各有个性化改造思路。

如:沿街设置商业运营功能的房屋应当与建筑主体分区独立排水,并结合餐饮情况增设必要的隔油池等处理设施;综合整治的小区,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对接各个政府部门,建议可增加绿地面积,融入海绵城市设计内容;旅馆、美容美发、洗浴等经营场所产生的污水应经毛发收集井或毛发收集器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系统;学校实验室或具有排放特殊废水的区域,应设置酸碱中和池等、污水处理站等预处理设施,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至污水管网。

4.2 非开挖技术在管道改造中的应用

在空间狭小且地下管线复杂的环境下,应用非开挖技术特别关键。非开挖修复是指在不挖掘或仅需少量挖掘的情况下,对地下管道进行检查、维护、修理或更换的一种技术。非开挖技术能在不干扰居民日常生活和交通顺畅的情况下修复与更换管道。该技术的核心方法有水平定向钻进、管道内衬修复、顶管施工、高分子材料喷涂法、原位固化法等,这些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传统开挖方式可能出现的工期长、成本高、影响环境等问题,并且还能把施工时对周围建筑和绿化带造成的破坏风险降到最低,进而达成更高效率、更环保的施工成果。但是非开挖修复要同步做好预处理工作,若处理不到位改造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如:非开挖施工修复前,应根据管道状况、修复工艺要求对原有管道内的沉积物、附着物、管道清洗、内壁处理等进行预处理;原有管道地下水位较高,渗、漏水严重时,清除沉积物或附着物时需对漏水点进行止水或隔水处理等。

4.3 新型管道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新型管道材料的选择与使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老旧小区的管道系统大多存在老化、腐蚀、渗漏等状况,这既影响居民生活,又可能危及建筑结构安全,所以在改造时得先考虑材料的耐久性、环保性和经济性。近年来科技进步使市场上出现了聚乙烯管、聚丙烯管、复合材料管等多种高性能管道材料,这些材料抗腐蚀性强、寿命长且维护成本低。实际应用中要依据小区具体环境、管道用途和预算挑出合适材料,并重视施工工艺的匹配,让新材料能充分发挥优势,进而提高改造工程整体质量和长期稳定性。说到底,还是要做到管材质量要牢靠、管道基础要托底、管道接口要严密、沟槽回填要密实、严密性检查要保证、窨井质量要重视。

4.4 分段施工与临时供水方案

老旧小区给排水系统改造现场环境复杂且居民生活有实际需求,尤其在分段施工和临时供水、临时排水方案设计时更要细致规划。给排水管网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采用分段施工能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并且方便集中资源和技术力量保证每段工程质量,分段施工的时候要让居民基本用水有保障就得提前把临时供水设施布置好,例如设置临时供水管道或者装上储水装置并通过合理安排供水时间和区域分配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带来的麻烦,另外临时供水方案还要与市政供水部门紧密协调以确保水源供应稳定安全,避免停水或者水质不好让居民不满意,这样才能达成施工效率和居民满意度的平衡。

5、结论

多方面复杂的改造问题关键是在有限条件下达成高效、安全且可持续的目标,因为老旧小区常有管道老化、布局不合理、地下管网资料缺失等状况使施工面临巨大挑战,像管道材质老化会使渗漏或者爆管风险增加,布局不合理会影响排水效率还可能造成积水,而且地下管网资料不完整也让施工前勘察工作更难易使施工时出现意外情况,对于这些难点,前期科学勘察评估非常必要,首先用现代化探测技术尽量详尽地获取管网信息,施工时还要用灵活的技术手段,另外要重视施工中的环保措施以免开挖作业带来二次污染或者安全隐患,综合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克服老旧小区给排水管道改造中的技术障碍达成工程目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勇国 .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雨污分流系统施工技术研究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 2025, 24 (13): 81-83.

[2]邹斌享 . 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浅底坑问题、风险及应对措施 [J]. 居舍 , 2025,(20): 166-169.

[3]杨治邦, 张伟斌, 陈清演. EPC 模式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管理分析及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25, (19):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