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从传统浆缸技艺到现代智育:劳动教育与SEED 平台的综合素质评价革新实践

作者

陈娟丽 张文艳

中宁县第六小学

引言:

劳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深远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手段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成为教育者关注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我校积极利用 SEED 平台为本校学生构建了一个劳动教育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该体系的成功构建与实施,旨在帮助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劳动教育的科学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1. 系统融合与数据互通:构建劳动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教育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融入劳动教育,我校积极利用 SEED 平台为学生构建一个全面科学的劳动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此项体系的构建,旨在将我校现有的教育教学系统与 SEED 平台的数据与功能相互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知识壁垒,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我校深入分析了现有的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架构和功能,在精心研究确切方案后,我校能够确保两个平台在数据层面和功能层面实现无缝对接,最大程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教师对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提供全面的依据[1]。

数据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资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的准确性将会直接关系到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为了验证这一点的准确性,我校为教师开发了专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这一模块的开发利用能够帮助教师实时准确的采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存储的过程中,该模块能够为帮助教师后续的分析和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数据支持,为更好实现个性化教育和精准评价提供可能。

2. 个性化反馈与实证研究: 验证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在构建劳动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我校不仅注重系统的融合与数据的互通关系,还积极为学生设计了个性化的反馈模块,从而进一步验证该系统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为了更好地建设这个个性化反馈模块,我校利用 SEED 平台的结果性诊断功能,实现对于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在应用这一平台的过程中,系统能够自动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自动化诊断,为所有学生生成详细的诊断报告,这些反馈的信息不仅涵盖具体的行动指南,还具体包含激励性的倡议,该反馈的积极实施旨在帮助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劳动教育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

为了验证劳动教育体系的具体实施效果,我校选择了部分班级作为实验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践行了该教育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我校收集了大量学生的反馈数据,包括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教师的教学反馈以及家长的满意度等,在对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后,我校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劳动教育的参与度提升了 30% ,劳动技能方面提升了 25% ,这些直观的数据也能够反映新体系对于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积极作用,该体系还成功收集了我校全部教师的教学意见,研究数据表明, 90% 的教师对于实施该体系表示满意, 80% 的教师认为这个体系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75% 的教师认为新体系能够实现对于学生的精准管理,这些数据不仅能够验证该项教学体系实施的有效性,还能为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更为有力的参考。

3. 成果与推广:劳动教育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实践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我校在劳动教育综合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成功,在实现系统的融合与数据的互通后,我校成功为学生建设了一个劳动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该体系的建设最终实现了劳动教育数据的全面分析与深度采集,此项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为我校劳动教育的管理和评价提供具有标准化的模式,还能帮助教师利用数据驱动的决策功能,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在具体的实施应用过程,该体系能够帮助教师利用个性化反馈模块,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改进建议,这种反馈模块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利用 SEED 平台为本校学生构建了一个科学高效的劳动教育服务体系,该体系的实施与利用不仅能够有效实现数据的互动与融合的功能,还能帮助教师利用个性化反馈模块提升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洪明 . 信息科技支持下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5, (14):23-25.

[2] 谈勇斌 . 劳动教育视域下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建构 [J]. 新课程研究 ,2024, (36):110-112.

[3] 周洺羽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融合劳动教育策略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建农分校为例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17):131-13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