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石建妹

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小学

一、引言

跨学科整合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有效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带领学生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学习知识,教师要善于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效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接下来将会就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教学意义和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效性建议。

二、立足于新课标,跨学科教学价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个时期的他们可塑性很强,数学课堂上实施跨学科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助力于学生知识、技能和方法等方面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其他学科知识,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角度来理解和看待数学知识,引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还能提升美术、语文、科学等多方面的内涵,切实落实新课标教育要求;其次,有利于实现“提质增效”的教育目标,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既要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实施跨学科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数学课堂,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最后,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跨学科教学能够带给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并逐步形成体系化、结构化的思维认知。

三、小学数学课堂实施跨学科教学的策略

(一)融合科学学科知识,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课本教材中的跨学科元素,并科学创意地整合跨学科内容,通过数学与科学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入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还能强化知识内部联结,帮助学生构建跨学科的知识网络。

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设计动手操作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逐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锻炼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一起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过程中发生思维碰撞,建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展示“伸缩门、升降机”等实物视频,引导学生结合科学知识的力学原理,充分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加深知识记忆和理解。

(二)融合美术学科知识,实施跨学科教学

小学数学与美术学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比如数学课堂上的几何图形就是与美术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融入美术学科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将抽象复杂的图形知识内容转化为直观图片,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部分数学知识。

以“轴对称”教学为例,轴对称是数学课本中的重点内容,跨学科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数学与美术相结合展开教学。具体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融入美术学科知识,利用直观且富有创意的形式直观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美术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直观展示“蜂巢、雪花”等蕴含数学之美的自然图案,引导学生结合美术知识思考“轴对称的定义”,并通过画一画的方式探索数学元素与美术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切实加强知识记忆,为之后学习正方体、圆锥体等几何图形做好铺垫。

(三)数学与语文相结合,实施跨学科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上,将数学与语文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以及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此,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语文知识,设计趣味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

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为例,跨学科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融合的方式展开教学,比如可以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测量桌子、超市购物付款”等场景,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科中学到的关于“数字”的概念展开思考,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接着,教师可以模拟学生进行“超市购物”的场景,鼓励学生分别通过扮演消费者、收银员等人物参与活动,边购物边学会利用“小数”记录物品的单价和总价,同时训练数学计算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获得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

(四)数学与音乐相结合,实施跨学科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但是学生在学习数学公式、数学概念的过程中,习惯于死记硬背,很容易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小学数学与音乐学科相结合,实施跨学科教学,通过引入音乐成分,巧妙利用音乐学科的节奏特点将各种数学公式、数学符号、数学概念等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以“运算定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运算定律”相关的顺口溜,然后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放松学生的心情,激发学生对于“运算定律”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并在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这样的顺口溜不仅能便数学知识的记忆变得更加有趣,还能有敢缓獬学生的学习压力。

(五)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实施跨学科教学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必要的劳动技能。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将数学与劳动相融合展开教学,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以“分类与整理”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要能够准确将相同属性的物体归为一类,并学会迁移和拓展,深入了解它们的属性,切实学会分类与整理。为了提升学生分类与整理的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参加“收纳物品”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将劳动与数学相结合实施跨学科教学,比如学生可以将衣服、鞋子、袜子进行分类整理、将筷子、盘子、碗进行分类整理,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学会空间规划。如此一来,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分类与整理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提升一些生活技能,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跨学科融合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小学数学学科教师保持足够的重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创新巧妙地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充分发挥出跨学科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可以在学科融合的数学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唯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J].小学生(上旬刊 ),2024,(12):4-6.

[2] 张燕清 . 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J]. 新课程导学 ,2023,(36):35-38.

[3] 朱 瑞 雪 . 小 学 数 学 跨 学 科 整 合 的 教 学 实 践 尝 试 [J]. 山 东 教育 ,2020,(3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