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信访调解工作中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分析

作者

杨松

天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考核中心 300203

引言

信访调解工作担负着解决群众诉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责任。面对复杂多变的信访问题,有效沟通更是调解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有效沟通如同一座桥梁,能精准传递信息、化解对立情绪,可以跨越分歧、连接人心,成为提升信访调解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核心要素。

1 有效沟通在信访调解中的具体作用

1.1 建立信任关系

在信访调解过程中,信访人对调解方可能存在不信任或抵触心理,通常带着强烈的情绪和诉求而来。有效沟通通过真诚、耐心的倾听和表达,能够逐步建立起调解方与信访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使信访人更愿意开放心态,有效缓解对立情绪,接受调解方的建议和引导,促使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1.2 精准获取信息

有效沟通要求调解方在倾听信访人陈述时,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捕捉信访人诉求中的关键信息。经过有效沟通,调解方可以精准获取与矛盾相关的各类信息,引导信访人更加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理由。这些信息为制定针对性的调解策略提供重要支持,对于明确矛盾焦点、分析问题根源至关重要。

1.3 促使双方理解

在信访调解中,双方往往因立场不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存在理解障碍。有效沟通通过搭建双方交流的桥梁,促使调解方与信访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观点交流。调解方可以运用沟通技巧,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增加,相互理解。有效沟通还能够激发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续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其四,预防矛盾升级。信访调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有效沟通在预防矛盾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够防止矛盾激化,调解方可以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的矛盾点。有效沟通还能够增强信访人对调解结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确保调解工作全程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开展,减少因调解不当而引发的二次信访或群体性事件。

2 提升信访调解中有效沟通能力的策略

2.1 调解员专业素养提升

调解员需系统学习法律、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筑牢应对复杂情况的理论基础,来深化对信访问题的多维度理解。持续学习能帮助调解员精准剖析问题本质,能形成全面认知,从法律条文的适用边界到信访人的心理诉求,再到社会关系的潜在影响,提高化解信访矛盾的实效。调解员应接受专业的沟通技巧培训,涵盖积极倾听、精准表达与情绪管理等核心能力。熟练掌握这些技巧,能让调解员在沟通中保持冷静客观,避免被负面情绪裹挟,始终掌控对话方向,又能引导信访人清晰表达诉求、释放情绪。通过深度参与实际调解案例,调解员在处理棘手问题时更具底气,可积累应对各类矛盾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还能逐步凝练出适配自身特点的沟通风格与策略,为有效沟通打下坚实基础。

2.2 制度保障与流程优化

建立信访调解制度,构建系统化的工作框架,需明确规范的调解流程、清晰的责任分工及严格的时限要求,能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完善的制度保障为有效沟通提供稳定的运行依托和操作依据,让调解员与信访人之间的互动始终在既定轨道上开展。应简化调解流程,通过优化环节衔接提升整体效率,剔除不必要的环节和繁琐手续。在流程设计中,需确保每个环节都突出沟通的核心地位,为信访人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与空间,使诉求得到充分传递,赢得信访人的信任,为社会稳定筑牢坚实根基。设立健全的信访调解反馈机制,及时、全面收集信访人对调解过程及结果的意见建议。借助这些反馈信息,调解员能够精准洞察自身在沟通中的短板与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沟通策略与方式,大幅提升沟通的便捷性、整体效率,持续优化互动效果。例如,建筑工人受伤后,企业不承认劳动关系。调解员陪同伤者做职业病鉴定,协调劳动监察部门调取考勤记录,向企业出示《工伤保险条例》具体条款。当事双方面对完整证据,企业同意先行垫付医疗费。

2.3 术工具辅助沟通

利用信息化平台,积极运用在线调解系统、视频会议等数字化工具,完善信访调解工作,搭建远程沟通与实时交流的便捷渠道。这类信息化手段能彻底打破地域限制,让信访人无需受空间阻隔即可参与调解,为及时回应诉求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提高沟通能力与调解水平。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开发适配调解场景的智能辅助工具,如精准的情绪识别软件、高效的语言翻译工具等。这些工具可帮助调解员更敏锐地捕捉信访人的情绪波动,更精准地解读其潜在需求,避免信息传递偏差,增强沟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构建信访调解信息共享平台,打通调解员、信访人及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实时互通与资源高效整合。

2.4 文化与社会环境营造

倡导和谐、包容、理性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与丰富的文化载体,让尊重多元诉求、理性表达意见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积极的文化环境能从根源上减少信访矛盾的滋生,为调解员与信访人之间的有效沟通搭建起友好的社会基础,能实现良好沟通。以公开透明、公正公平为原则推动调解工作,将每个环节置于阳光之下,增强公众对信访调解机制的信任与支持,让信访人清晰感知过程的公正性。公众的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让调解员的工作更易获得配合,能减少对立情绪。构建多元化的调解体系,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信访调解。社会参与不仅能为调解工作注入更多资源与智慧,还能促使不同群体间的相互理解与顺畅沟通,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与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信访调解成效直接影响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社会和谐程度,通过积极倾听、清晰表达与共情反馈,精准捕获诉求,可增强双方信任。在矛盾纠纷错综复杂的当下,有效沟通不仅能让调解员走进信访群众内心,精准把握问题症结,推动矛盾妥善化解,还能在双方之间搭建理解与信任的桥梁。未来,研究人员需持续强化有效沟通在信访调解中的应用,增强调解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田平 , 丁超 . 肥城市“阳光”调解化纠纷暖心无忧“仪”家人 [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08):58-59.

[2] 肖丽丽 . 乡贤参与信访纠纷的治理策略研究 [D].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2.

[3] 黄琳玲 . 仁寿县“三三”调解工作机制实施的案例研究 [D]. 电子科技大学 ,2017.

[4] 李素青 , 刘旭 . 干群沟通的“连心桥”——高平市建立农村“三位一体”信访调解机制工作纪实 [J]. 先锋队 ,2009(04):16-17.

[5] 易敏 . 和谐医患关系视角下如何做好医院信访工作 [J]. 办公室业务 ,2020(1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