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线上 + 线下”协同赋能: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的创新实践

作者

陆海玲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混合式教学,是发挥传统的线下课堂与线上教育的各自优势,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学习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纯的线下课堂与线上教育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混合式教学,能实现线上线下的互补。教师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时,要实现教学流程的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能主动融入学习状态中。混合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数学素养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微课导学:前置知识要点的结构化渗透

预习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陌生知识点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样他们在聆听教师讲解时,就能较好地掌握知识,能形成有深度的思考,但在当前小学生预习过程中,预习环节往往流于形式,部分学生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当作“耳边风”,只是简单应付式的看教材就算完成了预习任务。部分小学生对预习不感兴趣,加之教师布置的任务也过于笼统,他们或只是记某些概念,或记住个别公式。由于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预习,会让他们产生不耐烦的感受。为实现高效的混合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让他们能把握预习内容的重难点。教师要简要介绍知识点,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初步的认识。以苏教版四下“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内容为例,教师以微课的方式,以视频的方式录制教学视频。教师有条理地罗列知识点,方便学生进行选择。教师以动画的形式呈现这些知识点,并增加一些趣味的音乐元素。混合式学习能促进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的融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参与预习的兴趣。

2. 情境驱动:创设真实问题激发探究内驱力

由于有了预习的铺垫,学生进入正式的课上学习流程。但部分教师缺乏线上教学的经验,难以把握课堂的节奏。部分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在线上教学时也会脱离教师的监督,教师难以监督学生的学习全程,同时线上互动也不够方便,当学生有了问题时,无法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帮助,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师生更适应线下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能全程关注学生的表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并能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但线下教学也往往因教学形式较为枯燥,学生难以产生代入感。因而教师要发挥线上、线下的优势,以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以“认识 10 以内的数”内容教学为例,教师借助情境游戏导入课堂,为学生呈现“数字王国”的背景,让学生通过数字王国城堡游玩的情境,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教师为每位小学生发放卡片,上面写着 1 至 9 中的任意一个数字,并告诉他们:每个数字代表前往数字王国的火车的一个车厢。学生观察数字,重新排座,找准“车厢”的位置。教师再呈现一些情境图片,诸如数字城堡中园丁阿姨浇花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花有多少朵?数字城堡上方有小鸟唱歌的图片,让他们说说小鸟有多少个?情境的融入,能焕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能彰显混合式教学的价值。

3. 协同建构: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实践机制

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借助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借助小组互动学习,为他们布置合作任务,让他们在分享、合作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合理规划小组成员,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基础水平,将学优生与学困生按一定的比例搭配成一个学习小组。这样可以让学困生在学优生的带领下获得启发,能提升学习的效率。在小组互助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混合式学习,既能让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便利性,通过聊天软件、邮件等方式,让学生能投入到学习中,参与自由地互动。

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内容时,教师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统计学校周围公路的车流量。单个小学生难以顺利地完成任务,只有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分别负责一个路口的统计任务,然后再将数据汇集起来,以折线统计图的方式呈现。为让学生的统计更加严谨、更加客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互动的方式,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混合式学习,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能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 反思升华:双线融合下的归纳与答疑系统

学生通过预习与课堂学习,能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能促进知识的积累,也产生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但由于混合式教学融合了线上、线下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组织难免会出现一些混合。教师要为学生做好知识的梳理工作,将零散的知识整合为一个整体。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教师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整理重点知识,学生也可以借助网络求助,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与帮助。

如在学习“运算律”的内容时,部分学生易于混淆运算定律。教师在总结时,可以引领学生回顾加法、乘法的几种运算定律,帮助他们梳理、对比,让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教师针对学生呈现问题,为他们规划学习方案,让他们通过实践解决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部分学生在完成练习时缺乏灵活度,难以发现其中的简便计算方法,教师要通过提示,为他们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要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好零散的知识点,并对他们进行重组优化,以进一步提升学习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线上的丰富资源、线下的多元互动,让学生有多元选择学习方式的空间。这样既能摆脱时间、空间的制约,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活动,也能让学生与教师、同学一起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能促进知识经验的积累。混合式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线下与线上的拼接,而是取其精华,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秀环.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实践[J].亚太教育,2023(04):14-17

[2] 丁科州,咸富莲.小学数学“双线混融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J].现代交际,2021(14):183-185

[3] 张青春.标准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混合式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中国标准化,2023(24):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