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家园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脱颖
昆山开发区绿地幼儿园 江苏省昆山市 215300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历程里最为关键的两个环境,家园协同育人能够把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力量予以整合,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为完备的教育环境。处于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平台凭借其便利性、交互性以及资源整合性等诸多显著优点,为家园协同育人带来全新活力。
一、数字化平台用于家园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突破时空制约
以往传统的家园之间的沟通交流形式,比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都需要家长和教师在同一个时间以及地点进行碰面。数字化平台不存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家长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什么时候有空,都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登录平台,查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并且与教师进行留言对话,让家园之间的互动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显著提高了沟通的及时性以及灵活性。
(二)满足多元信息诉求
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多彩,包含学习、游戏、社交以及生活作息等多个层面。家长急切希望能够全面了解这些情况,但是传统的交流方式却很难做到系统且直观地呈现。数字化平台能够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从全方位、全过程记录幼儿在幼儿园的动态情况,满足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生活详细了解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向家长传递科学的育儿知识以及教育活动的指导建议。
(三)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共享
在现今社会,教育资源相当丰富,但分布却较为零散,幼儿园和家庭各自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能够充当资源汇聚的核心枢纽,幼儿园可以将园内优质的课程资源、专家讲座资料等上传到平台;家长则能够分享家庭独特的教育经验、亲子活动创意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各方资源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充实的教育内容[1]。
二、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家园协同育人模式搭建
(一)沟通交互模块
设立即时通讯区域,支持教师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私下聊天以及班级群聊,方便日常交流孩子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教育方面遇到的疑惑。设立留言板以及意见箱,家长随时都能够留言询问特定问题或者提出关于家园共育的建议,教师则定期进行查阅并作出回应。与此同时,开设语音通话与视频会议专门区域,遇到复杂问题或者需要深入沟通的时候,教师和家长能够进行语音或者视频交流,就好像面对面沟通一样,增强交互的真实感觉。
(二)幼儿成长记录板块
借助数字化的平台,为每一个幼儿塑造专属的成长记录档案。教师每日会将幼儿在课堂上发言的情况、于游戏里的表现以及饮食睡眠的质量等一般性信息输入至平台;还会定时上传幼儿的美术作品、手工制作成果、朗读的音频、舞蹈的视频等体现成果的内容。而家长同样能够补充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探索行为、兴趣爱好的发展态势、品德行为的表现等方面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和整合之后,会生成幼儿成长曲线相关报告,清晰呈现出幼儿的成长轨迹以及发展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三)教育资源供给板块
依据幼儿的年龄层次以及发展领域,把教育资源划分成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不同类别。在课程资源这一块,上传由幼儿园优秀教师精心策划的教学课件以及教学过程的实录视频;在育儿知识方面,则收集专家撰写的教养文章、教育机构制作的科普短视频,其内容涉及幼儿心理的发展规律、亲子之间的沟通技巧、习惯培养的策略等。除此之外,设置资源推荐的引擎,通过大数据剖析家长的浏览偏好以及幼儿的发展需求,智能化推送相适配的教育资源。
(四)家园活动组织板块
教师会在平台发布学期内家园活动的规划,其中包含亲子运动会、家长课堂、节日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的时间、地点、具体内容以及参与的要求。针对具体的活动,开通线上报名的途径,家长可直接在网上报名。活动开展期间,能够通过平台直播或者实时传送图片的方式,使得无法到达现场的家长也能够同步知晓活动情况。活动结束之后,上传活动的总结报告以及记录精彩瞬间的影像集,家长可以在平台上发表对于活动的感受与建议,为后续活动的优化积累经验。
三、数字化平台在家园协同育人中的应用举措
(一)强化平台使用培训
家园协同育人数字化平台能否发挥出良好效果,取决于教师与家长对其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幼儿园应当开展分层式的培训。对于教师,重点培训平台后台的管理技术,比如幼儿数据录入的规范标准、资源上传的审核流程、活动直播的操作技巧、数据分析报告的解读方法等,让教师成为平台应用方面的行家,能够高效借助平台开展家园共同育人的工作。针对家长,举办新手家长平台使用的入门培训,教导家长怎样下载并安装客户端、注册账号、绑定孩子的信息、找到常用的功能模块;制作图文结合的操作指南手册以及演示短视频,放置在平台显眼的位置,方便家长随时重温学习。对于老年家长等特殊群体,要提供一对一的帮扶与指导。
(二)健全激励与监督机制
对于家长层面来说,要构建起一种积分奖励性质的系统,家长只要参与平台上的互动沟通交流活动、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内容、配合幼儿园来完成家园共同教育的有关任务,而且要定期开展“优秀家长”的评选工作,对于在平台上活跃度比较高、在家园协作配合方面表现格外突出的家长,进行公开性质的表扬。针对教师这一方面,要把平台实际使用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绩效方面的考核相互关联起来,像平台上家长给出的满意程度评价、家园活动组织开展所取得的实际成效、幼儿成长相关数据记录的完整程度等,全部都作为考核的指标。对于考核结果非常优异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选优秀先进等方面要优先予以考虑,这是健全激励与监督机制的具体体现 [2]。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家园协同育人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通过科学搭建平台架构,灵活运用平台功能,健全相关保障机制,能有效促进家园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行动协同。
参考文献:
[1] 王莹莹 , 程秀兰 . 家园社协同育人赋能农村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及运行机制 [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 2024, 43(2):121-126.
[2] 辛婷 ; 郝丽丽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家园社协同开发幼儿教育资源的研究 [J]. 时代人物 , 2024(3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