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性能电磁直线执行装置的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

作者

鲁哲

烟台职业学院 交通工程系 山东  烟台 264670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的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 年 11 月产销突破 1000 万辆,对车辆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元件提出了“高功率密度、快响应速度、低力波动”的严苛要求[1]。电磁直线执行装置作为直接输出直线运动的核心部件,相比传统“旋转电机 + 丝杠”等间接驱动方案,具有结构紧凑(减少30% 以上体积)、响应速度快(毫秒级阶跃响应)、能量转换效率高(提升 15%-20%)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智能座舱调节等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1.2 研究现状与不足

当前电磁直线执行装置研究存在三方面瓶颈:一是传统数值法(如有限元分析)计算周期长(单次仿真需3-5 小时),难以实现参数快速迭代;二是驱动力波动大(普遍超过15%),影响控制精度;三是温升显著(连续工作 30min 后温度超 60℃),导致磁性能衰减 [3]。国内外学者虽在结构优化(如动圈式、动磁式)和算法优化(如遗传算法)方面取得进展,但尚未形成“解析建模- 多目标优化- 试验验证”的完整体系 [4-5]。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以下创新解决上述问题: ① 采用 Halbach 阵列提升气隙磁通密度,优化电磁力输出; ② 建立电磁场与温度场解析模型,缩短计算周期至1 小时内; ③ 提出分段式PSO-GA 算法,实现“力密度提升 - 波动降低 - 温升控制”多目标优化。研究成果可为新能源汽车执行系统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助力地方高端制造产业升级。

1 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1.1 整体结构方案

通过对比动圈式与动磁式结构特性(如表 1 所示),选择动圈式方案:运动部件为线圈(质量仅 0.8kg) ),定子为永磁体与磁轭,有效降低惯性(动磁式惯性约为其 3 倍),提升响应速度。

1.2 关键部件设计

永磁体布置:采用Halbach 阵列,通过相邻永磁体磁化方向差 90 的梯度排布,使气隙磁通密度提升20%(仿真值达0.52T),且磁场分布更均匀[6]。

线圈设计:选用漆包铜线(直径 0.5mm) ),单层密绕工艺,匝数 1200 匝,电阻 2.5Ω,确保通流能力与散热平衡。

磁轭材料:采用 DT4 电工纯铁,降低磁阻,提升磁路利用率,外磁轭厚度 8mm ,内磁轭厚度5mm,兼顾结构强度与磁性能。

1.3 工作原理

基于洛伦兹力原理:当线圈通入电流 I 时,在 Halbach 阵列产生的磁场 B 中受到电磁力F=BIL(L为线圈有效长度),驱动线圈沿轴向做直线运动。通过控制电流方向与大小,实现双向、可调速运动。

2 解析模型建立

2.1 电磁场解析模型

磁势矢模型:基于麦克斯韦方程,建立圆柱坐标系下的磁场控制方程:

其中, Az 为磁矢势, μ0 为真空磁导率, μr 为相对磁导率, σ 为电导率, Jz 为电流密度。通过分离变量法求解,得到轴向磁场分布表达式。

等效表面电流修正:针对工程中“平行磁化磁瓦代替径向磁化磁环”的误差(约 8%-10%),引入等效表面电流模型,修正气隙磁通密度计算结果,使解析值与有限元仿真值误差降至 3% 以内 [7]。

2.2 温度场解析模型

损耗分析:线圈铜损 Pc=I2R (占总损耗 70%) ),磁轭磁滞损耗 Ph=khfB2 (为磁滞系数, f 为频率),涡流损耗 Pe=kef2B2

热网络模型:建立5 节点热网络(线圈- 骨架- 磁轭- 空气- 壳体),节点热平衡方程为:

其中, Ci 为热容, Rij 为热阻, Pi 为热源功率。求解得到稳态温升分布,线圈最高温度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 ⩽5C 。

3 参数优化方法

3.1 优化变量与目标

选取关键参数为优化变量:永磁体厚度 h( 5-15mm) )、线圈匝数 N(800-1600 匝)、气隙长度δ (0.5-2mm) )。优化目标:

最大化平均电磁力 Favg

最小化力波动 最小化线圈最高温度 Tmax

3.2 分段式 PSO-GA 算法

分段策略:前期(1-50 代)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全局寻优,快速收敛至最优解邻域;后期(51-100 代)采用遗传算法(GA)局部寻优,避免陷入局部最优。

优化结果:最优参数为 h=10mm , N=1200 匝, δ=1mm ,此时 Favg=178N , Tmax=55C ,较优化前( Favg=152N , , Tmax =65℃)性能显著提升。

4 试验验证

4.1 试验台搭建

试验系统包括:

供电模块:0-30V 直流电源,电流调节精度 ±0.1A

测试模块:拉力传感器(量程 0-500N ,精度 ±0.5%) ,激光位移传感器(分辨率 0.01mm⟩ );

温控模块:红外热像仪(测温范围 -20-150C ,精度 ±1C) )。

4.2 性能测试结果

输出力特性:在2A-20A 电流下,输出力线性度良好( R2=0.998 ),20A 时最大力 178N,与仿真值(180N)误差 1.1% 。

力波动特性:在±5mm 行程内,力波动率7.5%,满足精密控制需求(行业标准 ⩽10%) 。温升特性:20A 连续工作 30min 后,线圈温度稳定在 53C ,低于优化目标(55℃),验证散热设计有效性。

5 讨论与展望

5.1 结果分析

试验结果与仿真的微小误差 (⩽2%) )源于装配间隙(实际气隙比设计值大 0.1mm)与材料参数偏差(磁轭实际 \mu_r 略低于理论值)。优化后的力密度达 22.25N/kg ,优于同类产品(约18N/kg),力波动与温升指标均满足新能源汽车执行系统要求。

5.2 产业化建议

成本控制:采用注塑工艺批量生产线圈骨架,降低加工成本 30% ;

可靠性提升:通过浸漆处理增强线圈绝缘性能,满足IP67 防护等级。

5.3 未来工作

将研究拓展至: ① 多物理场耦合(电磁- 结构- 热)分析; ② 宽温域(-40-125℃)性能优化,适应极端工况。

结论

本文通过结构创新与算法优化,研制的高性能电磁直线执行装置实现了“高力密度 - 低波动- 低温升”的综合性能提升。主要成果:

采用动圈式结构与Halbach 阵列,提升响应速度与磁通密度;

建立解析模型,缩短计算周期至1 小时内,精度满足工程需求;

分段式PSO-GA 算法实现多目标优化,试验验证了方案可行性。

研究为电磁直线执行装置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完整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先润,葛文庆,李波。一种新型动力换挡执行机构设计与分析 [J].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24,22(04):479-483.

[2] Knig N, Nienhaus M. Position Estimation for Solenoid Actuators by EddyCurrent Variations[J]. Sensors, 2020, 20(12):3441-3446.

[3] 邹嘉杰 . 小功率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设计与优化方法研究 [D]. 华南理工大学,2020.

[4] Fu C, Lu J, Ge W, et al. Review of Electromagnetic Energy RegenerativeSuspension[J]. CMES, 2023, 135(3):1179-1824.

[5] 马先润,李波,葛文庆,等。新能源特种车辆直动阀控动力分配装置设计 [J]. 机床与液压,2023,51(24):98-101.

[6] Duan L, Lu H, Zhao C, et al. Influence of Halbach Arrays on PermanentMagnet Motors[C]. ICAICA, 2020:994-998.

[7] 许珍,林旻,李金恩。基于Maxwell 的电磁阀导磁部件分析与优化[J]. 机床与液压,2021,49(04):151-154.

作者简介:鲁哲(1984—),男,山东人,硕士,职业 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变速箱优化等。

基金信息: 2024 年度校本科研项目“高性能电磁直线执行装置研究”(编号:2024XBYB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