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实践
李竹
前郭县园林绿化管理所 吉林省松原市 138000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传统灌溉方式在园林绿化中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不均匀等问题,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节水、节能、高效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园林绿化中,不仅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还能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质量,促进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节水灌溉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节水灌溉技术是针对传统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高效灌溉方法,旨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精准供给,在农业、园林绿化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滴灌技术是节水灌溉的典型代表之一。它通过低压管道系统,将水与肥料、农药等精准地输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水以点滴的形式缓慢渗出,就像给植物进行“精准输液”,极大地减少了水分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蒸发与渗漏损失。这种技术尤其适用于干旱地区以及需水精准的作物和花卉种植,不仅能显著节约用水,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微喷灌技术则另有一番特点。它利用低压水泵和管道系统,将水加压后通过微喷头喷洒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覆盖在植物周围的地表。与滴灌不同,微喷灌不仅能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局部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为植物创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在蔬菜种植、花卉培育以及城市园林景观灌溉中,微喷灌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渗灌技术是将特制的渗水管埋入地下一定深度,水通过渗水管的微孔缓慢渗入土壤,直接为植物根系提供水分。由于水分在地下输送和渗透,大大减少了地面蒸发,保持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呼吸和生长。而且,渗灌系统基本不占用地面空间,不影响地面的农事操作和景观效果。
这些节水灌溉技术各具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的作物种类、种植环境、水资源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
二、节水灌溉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实践
在园林绿化领域,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实践正逐步改变传统灌溉模式,为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滴灌技术在园林绿化中展现出精准高效的特性。对于一些名贵花卉和需水精细的灌木,滴灌能将水分和养分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附近土壤。比如在城市公园的花坛区域,通过铺设滴灌管道,按照植物的生长需求设定滴水速度和时长。这样不仅避免了水分的过度蒸发和流失,还能确保每一株植物都能获得充足且适量的水分,促进其健康生长,同时大大节约了用水量。
微喷灌技术则适用于大面积的草坪和较为开阔的园林绿地。它可以将水以细小的水滴形式均匀地喷洒在植物表面和周围空气中。在夏季高温时段,微喷灌不仅能起到灌溉作用,还能通过水分蒸发降低周围环境温度,为植物创造适宜的生长小气候。例如在大型广场的草坪灌溉中,微喷灌设备定时开启,细密的水珠均匀覆盖草坪,使草坪始终保持翠绿鲜嫩,且相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显著。
渗灌技术在一些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且不希望地面有明显积水的园林区域得到应用。将渗灌管埋入地下一定深度,水缓慢渗入土壤,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像一些珍稀树木的种植区域,采用渗灌技术可以避免因地面灌溉导致的水土流失和树木根系受损问题,同时精准控制土壤湿度,满足树木生长需求。
通过这些节水灌溉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实践应用,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还提升了园林植物的生长质量,为打造美丽、生态、可持续的城市园林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 节水灌溉技术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节水灌溉技术在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对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园林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成本问题是首要挑战。节水灌溉设备的购置费用较高,像先进的滴灌、微喷灌系统,其管道、喷头、控制器等部件价格不菲,再加上安装调试成本,使得许多园林绿化项目因资金有限而望而却步。而且,后期设备的维护、更新也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进一步增加了运营成本。
技术适配性不足也较为突出。不同地区的园林植物种类、气候条件、土壤性质等差异较大,但现有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多是通用型设计,难以精准满足多样化的园林灌溉需求。例如,在一些土壤渗透性差的地区,采用常规的滴灌技术可能导致水分积聚,影响植物根系呼吸;而在干旱多风地区,微喷灌的水分蒸发损失可能过大。
专业人才匮乏同样制约着技术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涉及水利、园林、自动化控制等多学科知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和日常管理。但目前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数量有限,导致部分园林项目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时,出现设计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出台补贴政策,降低项目初期投资成本;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植物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同时,加强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开展技术培训,培养更多专业人才。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水平,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节水灌溉技术在园林绿化应用中虽具节水增效等诸多优势,但现存问题阻碍其进一步推广。成本方面,设备购置、安装及后期维护费用高昂,让不少项目却步;技术适配性上,通用型设计难满足不同地区园林的多样化需求,影响灌溉效果;专业人才匮乏,致使技术应用出现设计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等情况。为推动其广泛应用,政府需出台补贴政策降低项目成本;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适配性强的技术与设备;高校等应加强专业建设并开展培训,培养专业人才。多方协同发力,才能提升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水平,实现园林绿化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天淇 . 园林绿化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N]. 北京日报 , 2023-01-10 (006).
[2] 李春霞 . 园林绿化节水灌溉关键技术探析 [J]. 居舍 , 2021, (20): 98-99.
[3] 刘鑫. 天津地区园林绿化节水灌溉技术研究[D]. 天津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