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区域活动中多元文化绘本投放与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李世维

遵义市播州区城南幼儿园 563100

一、引言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全球化深度交融的当下,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未来公民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使命。幼儿阶段作为认知与价值观奠基的关键期,接触多元文化教育对其世界观形成至关重要。多元文化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叙事形式,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融入生动故事,如同一扇扇窗,为幼儿打开认知世界多元文化的通道。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组织形式,强调幼儿的自主性探索,将多元文化绘本科学投放入区域活动,并辅以创新教学策略,既能激发幼儿对异文化的好奇心,又能促进其语言、认知、情感等多维发展。基于此,深入探究区域活动中多元文化绘本的投放与教学策略,具有显著的现实教育意义。

二、多元文化绘本在区域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拓展幼儿文化视野

幼儿天生对世界充满探索欲,多元文化绘本通过丰富的内容载体,向幼儿展现全球多元风土人情。例如《世界的一天》以跨国家视角,描绘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日常场景,让幼儿直观感知时间同步下的生活方式差异,帮助其建立“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知框架,打破文化认知的局限性。

(二)培养文化理解与包容的态度

阅读多元文化绘本的过程,是幼儿接触异文化价值观的过程。如《爷爷的肉丸子汤》通过邻里互助的故事,既传递了分享的普世价值,又展现了特定文化中的生活哲学。幼儿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能逐步消解对文化差异的陌生感,建立“差异即丰富”的认知,为未来适应多元社会奠定情感基础。

(三)促进幼儿语言与认知发展

多元文化绘本的语言兼具生活化与文学性,幼儿在阅读中可自然习得丰富词汇与表达结构。同时,绘本中渗透的建筑、艺术等文化元素能激发认知潜能,如《神奇的树屋》系列融合历史地理知识,让幼儿在冒险叙事中提升观察力与逻辑思维,实现“故事阅读”与“认知发展”的双向赋能。

三、区域活动中多元文化绘本的投放策略

(一)依据幼儿年龄与兴趣筛选绘本幼儿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需匹配差异化绘本资源。

在小班中选择画面简洁、主题贴近生活的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以温馨叙事传递爱的普适主题,符合低龄幼儿的情感认知水平。

在中班中侧重故事性与情节性,如《大卫,不可以》通过儿童行为规范的跨文化共性,引导幼儿理解规则意识,契合中班幼儿社会化发展需求。

在大班中可引入哲理性内容,如《失落的一角》以隐喻叙事引发成长思考,同时融入多元文化符号,满足大龄幼儿的深度认知需求。

此外,需关注个体兴趣差异,如为动物爱好者提供《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通过动物象征的跨文化解读激发阅读热情。

(二)考量绘本内容丰富性与文化代表性投放绘本需兼顾文化多样性与领域丰富性。

均衡选取东西方经典作品,如西方经典童话《灰姑娘》的不同地域版本、东方文化符号鲜明的《花木兰》,展现中外文化中的性别角色认知差异;同时纳入少数民族文化题材,如《玛尼的蓝披肩》,体现国内文化多元性,从而实现文化覆盖。

领域融合上,应涵盖艺术、科学等多元主题,如《艺术大魔法》以创意叙事介绍绘画流派,而《海底小纵队》系列渗透自然科学知识,拓宽幼儿文化认知维度。

(三)注重绘本质量与适读性

优质绘本需兼具艺术价值与阅读适配性。

一是制作精良,画面需细腻传达文化细节(如《我爸爸》通过夸张画风塑造父亲形象),文字需朗朗上口,符合幼儿语言习得规律。

二是梯度设计,遵循“图画为主 - 图文并茂 - 文字渐增”的进阶原则,为低龄幼儿提供《小熊很忙》等立体互动绘本,通过动手操作增强阅读趣味性;随阅读能力提升,逐步过渡至《失落的一角》等文字量较大的作品。

(四)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深入体验情境化

教学可增强文化感知的沉浸感。以《端午节的故事》为例,教师可在阅读区布置艾草、龙舟等传统元素,播放节庆音乐,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包粽子、赛龙舟的画面,随后组织彩泥模拟包粽活动,让幼儿通过多感官体验,直观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实现“阅读认知”到“实践感知”的转化。

(五)互动式教学,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互动设计互动式教学需贯穿阅读全流程。

在阅读前,通过“猜猜故事发生在哪里”等问题激发预测兴趣;

当处于阅读中时,可以在关键情节提问(如《三只小猪》中“不同材料盖房的文化寓意”),引导幼儿联结生活经验思考;

处于阅读后,应当组织跨版本对比讨论,或开展角色扮演,如模仿不同文化背景下角色的语言风格,强化文化差异认知,同时锻炼语言表达与协作能力。

(六)跨领域融合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多元文化绘本跨领域融合教学可作为跨学科学习的载体,有以下几个领域。

一是语言领域:以《海底小纵队:极地大冒险》为例,引导幼儿复述冒险故事,提升叙事能力;

二是艺术领域:基于绘本画面开展极地主题绘画,或模仿异域音乐节奏进行韵律活动;

其次是科学领域:结合绘本内容讲解极地气候、动物特性等知识;

最后是社会领域:探讨团队合作、环境保护等议题,实现“文化认知”与“综合素养”的协同发展。

四、结语

多元文化绘本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运用,是幼儿接触世界、理解差异的重要路径。通过精准化投放策略(年龄适配、文化多元、质量把控)与创新化教学策略(情境体验、互动参与、跨域融合)的协同作用,可充分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助力幼儿构建包容开放的文化心态,为其未来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奠定基础。幼儿教育工作者需持续探索实践,让多元文化之花在区域活动中绽放,滋养幼儿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周洪松。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有声有色 [J].中国教育新闻网,2025-01-13.

[2] 周洪松。河北沧州运河区: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有声有色 [J].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5-02-16.

[3] 打造绘本教学新样态 [J].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4-07-21.

[4] 借助原创绘本走进儿童精神世界 [J].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5-03-02.

[5] 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 [J].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01-08.

[6] 绘本的“魔力”[J].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12-09.